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风光大省”甘肃:以电为中心 构建综合能源发展格局

  2021-07-27 10:17: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新考题和新使命。为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大屏障,甘肃省提出要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对此,有关专家学者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甘肃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甘肃应积极作为,充分利用新能源存量优势,加速完善新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管理体制等瓶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国“双碳”目标如期实现贡献甘肃方案。


“风光”资源优渥  新能源发展扩容迎新机遇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甘肃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风光优渥”的特点突出,新能源基础雄厚,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张掖、金昌、武威、酒泉四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特别是甘肃省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资源有效储量分别为2.37亿千瓦和1亿千瓦以上,分别位居全国第五、第三,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的优越条件。但此前,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以及新能源发展阶段性、不连续性等特点,新能源投资受到一定限制。


经过“十二五”“十三五”快速转型,甘肃大力推动电力代替煤和油的消费。截至2020年底,甘肃太阳能装机981.55万千瓦,电源装机容量5620万千瓦,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占比41.9%,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包括水电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9%。全省发电量1787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2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28%,创历史最好水平;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432亿千瓦时,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加大电力外送,甘肃与20个省市开展电力省际输送,大送端电网的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以上措施,2020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监测预警结果显示,甘肃风电预警结果总体为橙色,其中河东地区为绿色;光伏评价结果河西地区为橙色,其他地区为绿色。


甘肃省新能源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宁渤、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涛、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发展战略研究处处长薛昭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表示,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至少增加7.2亿千瓦,每年新增装机不少于1亿千瓦。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区域,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甘肃省以风、光为主的清洁能源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发展机遇。


“可以说,新能源发展将成为甘肃省按期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所在。” 薛昭军说。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还需破解诸多难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甘肃新能源资源丰富,但全省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化石能源仍占60%以上,尤其“一煤独大”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若以新能源电力为突破口加速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还需要破解诸多难题。


据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目前甘肃省电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属于电能输出型省份,年均富余电量已超过300亿千瓦时,并逐年增加。而与此相对应,甘肃省仅有祁韶直流一条自有输电通道,远少于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另外,由于祁韶直流的配套火电厂机组未能完全建成投运,导致祁韶直流无法满功率运行。


汪宁渤介绍,目前,甘肃省电力系统主要依靠煤电调峰,系统现阶段最大调峰能力仅730万千瓦左右,而省内调峰实际需求为850万千瓦至1050万千瓦,且热电机组占比高,总规模占全省火电总装机的60.9%,同时冬季供暖对系统调峰能力影响也比较大。“十四五”期间,受煤电发展放缓、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等因素影响,甘肃省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愈加凸显。如果由于已核准的缓建、停建的火电项目不能按期投运,调峰缺口将达到470万千瓦至1560万千瓦。


同时,甘肃电力市场建设在省级层面没有统一牵头机构。据调研,发电计划、省间购售电计划以及省内现货市场建设由甘肃省工信厅牵头负责;省内直接交易由甘肃省发改委负责;辅助服务、省内替代发电市场又由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负责。多头管理导致统筹协调不够,制约了甘肃省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以电为中心 构建综合能源发展格局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常规能源形影不离,不能割裂开来看问题。统计显示,2010-2019年间,甘肃一次电力(新能源)消费总量显著上升,2012年超过石油,成为第二大消费能源。薛昭军等专家认为,甘肃省应该在盘活现有能源资源优势基础上,在新一轮以电为中心的能源资源格局构建中,构建培植优势、抢占市场,着力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能源发展新格局,最终迈向“双碳”目标。


薛昭军表示,到2025年,甘肃应推动风光电装机在现有规模基础上翻一番,超过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到65%,同时大力推进风储、光储示范项目建设。


“甘肃应在深度挖掘现有调峰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运用火电、抽水蓄能、燃气发电、储能等调峰方式,丰富电力系统调峰手段,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 汪宁渤认为。


孙涛等专家表示,需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持续推进“绿电外送”。孙涛提出,在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电力需求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在现有祁韶特高压输电工程基础上,甘肃应继续加大输电外送通道建设,加快“陇电”尤其新能源电力和常规能源电力向华东、华中、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打捆外送”,同时,进一步与中东部省份广泛签订协议,固化中长期外送交易份额。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行舟表示,未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电气化,有力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