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综合能源服务 > 正文

综合能源服务路在何方

  2020-12-28 10:21:54    来源:中国能源网 
A- A+
电力18讯: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637号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称:综合能源服务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对于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综合能源服务取得了初步发展成效,但在发展方向、业务规范、项目管理、市场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将加强规划指导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有序发展。

  对此,相关专家对记者表示,综合能源服务与新能源高度耦合,有利于能源系统整体能效提升。

  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综合能源服务成为适应提升全社会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能源企业竞争和合作的新焦点。

  国网发展部新能源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韩蓄指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转型提出更高的要求。

  “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化进程。其中,冷热电联供、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网络等关键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丰富了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领域,为能源供需双方提供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韩蓄表示。

  南方电网能源研究院企业研究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兵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加速发展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相应的业务场景,寻求商业化的应用。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带动能源与数据经济融合发展。“总体来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总体规模和潜力都比较大。单就能效提升来讲,已经达到一万亿市场规模。”

  起步阶段难题多

  当前,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些难题。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去年底发布的《综合智慧能源研究报告》显示,市场主体接受价格偏高的新能源有一定的过程。综合智慧能源多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基础,供能成本明显高于传统的燃煤供能成本,同时,部分项目高投入、低回报也是导致其无法盈利、难以持续运行的重要原因。

  雷兵解释道,综合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相对传统能源来说,业务的规模比较有限,经济性相对较差,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问题以及功能协同接入的问题上,有待技术上更大的突破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韩蓄认为,综合能源服务有利于解决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些问题:如,能源结构高碳;资源禀赋不均;能源强度较高;市场僵化等。

  “以上海为例,某科学城平均每一度电能生产25-30元左右产值,这个数值在发达国家是50-60元,在北京大概是7-15元。当前我国以电为核心,产生的产值能效比较低。综合能源服务是要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多能互补一体化、终端能源智慧化和电力交易市场化。同时,探索能源与其他基础设施融合建设,降低土地投资成本,加强智慧能源管理。这涉及区块链等诸多商业模式。但是当前,大部分业主并不想参与现货交易,因为一旦参加现货交易可能要去补贴,这将影响到业主的收益。”韩蓄表示。

  多方入手解决经济性难题

  目前来看,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电气化、清洁化能源高质量发现为电动汽车、储能等业态带来市场空间。传统能源供给企业从单一的能源生产供给方转变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637号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称:综合能源服务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对于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综合能源服务取得了初步发展成效,但在发展方向、业务规范、项目管理、市场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将加强规划指导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有序发展。

  对此,相关专家对记者表示,综合能源服务与新能源高度耦合,有利于能源系统整体能效提升。

  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综合能源服务成为适应提升全社会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能源企业竞争和合作的新焦点。

  国网发展部新能源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韩蓄指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转型提出更高的要求。

  “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化进程。其中,冷热电联供、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网络等关键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丰富了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领域,为能源供需双方提供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韩蓄表示。

  南方电网能源研究院企业研究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兵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加速发展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相应的业务场景,寻求商业化的应用。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带动能源与数据经济融合发展。“总体来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总体规模和潜力都比较大。单就能效提升来讲,已经达到一万亿市场规模。”

  起步阶段难题多

  当前,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些难题。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去年底发布的《综合智慧能源研究报告》显示,市场主体接受价格偏高的新能源有一定的过程。综合智慧能源多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基础,供能成本明显高于传统的燃煤供能成本,同时,部分项目高投入、低回报也是导致其无法盈利、难以持续运行的重要原因。

  雷兵解释道,综合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相对传统能源来说,业务的规模比较有限,经济性相对较差,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问题以及功能协同接入的问题上,有待技术上更大的突破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韩蓄认为,综合能源服务有利于解决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些问题:如,能源结构高碳;资源禀赋不均;能源强度较高;市场僵化等。

  “以上海为例,某科学城平均每一度电能生产25-30元左右产值,这个数值在发达国家是50-60元,在北京大概是7-15元。当前我国以电为核心,产生的产值能效比较低。综合能源服务是要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多能互补一体化、终端能源智慧化和电力交易市场化。同时,探索能源与其他基础设施融合建设,降低土地投资成本,加强智慧能源管理。这涉及区块链等诸多商业模式。但是当前,大部分业主并不想参与现货交易,因为一旦参加现货交易可能要去补贴,这将影响到业主的收益。”韩蓄表示。

  多方入手解决经济性难题

  目前来看,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电气化、清洁化能源高质量发现为电动汽车、储能等业态带来市场空间。传统能源供给企业从单一的能源生产供给方转变为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但想要解决经济性难题,则需要多方入手共同引导市场。

  雷兵表示,要打造开放共赢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让电网企业从单一供电服务商转向综合服务提供商,并呈现出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的特征,从而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

  同时,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各个业态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要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另外,无线充电等技术有待突破,要形成商业模式的落地应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会不断促进新的需求,将带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吴俊宏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发力,解决综合能源服务难题: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作用;第二,要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相关电源企业、电网企业、咨询机构的相关责任;第三,完善支持政策,支持参与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增量配电改革及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第四,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全过程监管项目规划编制、核准等。

  为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但想要解决经济性难题,则需要多方入手共同引导市场。

  雷兵表示,要打造开放共赢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让电网企业从单一供电服务商转向综合服务提供商,并呈现出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的特征,从而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

  同时,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各个业态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要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另外,无线充电等技术有待突破,要形成商业模式的落地应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会不断促进新的需求,将带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吴俊宏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发力,解决综合能源服务难题: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作用;第二,要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相关电源企业、电网企业、咨询机构的相关责任;第三,完善支持政策,支持参与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增量配电改革及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第四,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全过程监管项目规划编制、核准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国网能源研究院洪博文:综合能源

2019-04-1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天津大学贾宏杰: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
  • · 王冬容:推进综合能源服务需要打破“能源烟囱”
推荐阅读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