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供电局“视诊仪”成巡视好帮手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琳 程志秋 报道 “看,这就是白坭站10千伏陶瓷Ⅰ线#16塔16T11刀闸的运行情况,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刀闸的绝缘瓷瓶部分没有裂纹,刀闸动静触头接触良好。” 佛山三水供电局白坭供电所副所长何伟璋左手拿着一台平板显示器,右手指远处的“新型工具”高兴地说,“视频都是通过它传递过来的,有了这个‘视诊仪’,即使不登杆塔,运维人员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设备的运行情况。”
近日,三水供电局白坭供电所自主创新将智能摄像头和绝缘棒结合在一起,并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功能,研制出在巡线时可对高处配网设备进行便捷诊视的好帮手。
解难题!源于一次打车的灵感
“如何高效又便捷的诊视出设备故障”是在白坭所运维班一次班前会中被提出的,这个一线难题一直困扰着何所长。直到有一天,何所长下班用打车软件叫了快车回家,上车后发现司机的后视镜上装着行车记录仪,清晰地记录着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司机师傅看我一直盯着行车记录仪看,就跟我聊起了形成记录仪的种种好处,‘一旦发生事故,行车记录仪可以清晰的记录下来’,师傅的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何所长笑称,研制的灵感是来自一次平凡的打车经历。
既然车辆事故可以被记录,那运行中的设备缺陷和故障为什么不可以用智能摄像头记录呢?第二天,何所长在运维班的班前会上将这个想法与运维班一线员工进行了探讨,大家肯定了用智能摄像头进行设备巡视的创新做法,并决定成立专项小组对其进行设计和研制。
都说好!一线巡视好帮手
以往,运维班组成员开展设备巡视时都是用望远镜、红外成像仪等工器具,但是望远镜只能发现设备底部和部分外表面比较严重的缺陷,发现不了设备上面和微小的缺陷,而红外成像仪只能发现设备的发热缺陷。如果每个设备都需要攀爬上去才能诊断其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较多。针对这个情况,专项小组组员刘家洋提出将智能摄像头安装在绝缘棒的上端,并在智能摄像头部件中装入智能卡,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与平板显示器的连接实现图片和视频的传递。经过近10天的努力,这个巡视新型设备诞生了。“有了这个设备,我们巡线时就可以在地面‘诊视’设备是否存在缺陷。”专项小组给设备起了一个醒目的名字――视诊仪。
有了这个新工具,高处设备的很多隐蔽缺陷便“无所遁形”。7月29日,白坭供电所运维班使用“视诊仪”进行设备巡视时,发现龙池站10千伏岗头线#36塔36T11刀闸绝缘瓷瓶表面有雷击痕迹,班长梁维尧立即做好记录并将情况进行了上报。白坭供电所决定利用8月15日岗头线计划停电的机会,对缺陷刀闸进行更换,避免发生故障跳闸事件。“像绝缘瓷瓶有裂纹这种很隐蔽的缺陷‘视诊仪’都可以发现,并将缺陷进行影像记录,这大大方便了我们根据影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尽早将隐患消除。” 白坭供电所运维一线员工对“视诊仪”赞不绝口。
专项小组目前已制成4台“视诊仪”供应白坭所的日常巡视工作。据悉,专项小组正在完善“视诊仪”的各项功能,计划使用伸缩棒代替绝缘棒提高其灵活度,并再制作10台送往三水局其余5个供电所,把高处设备巡视的好帮手“推销”出去,共同降低三水供电局的设备故障率,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