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上游来水多少?这个模型一算就知道

  2021-11-14 12:09:22    来源:国家电网报 高跃明
A- A+
电力18讯:

  

  “四川省水情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涪江上游武都水电站出库流量为69.2立方米每秒,与我们测算的数据基本一致。”10月21日,四川遂宁供电公司水电运行检修中心水电集控班班长谢常建交叉比对了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测算的水流量数据。枯水期即将来临,这个模型也将正式用于水电站库容调节数据分析。

  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是遂宁供电公司联合遂宁水文局研制的河道水流量精准测算模型,通过分析计算水电站相关数据得出河道实时流量,对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提升水电站发电量提供参考。

  测算准确率超90%

  遂宁市位于涪江中游,区域内河渠密布、水系复杂,在每年6~9月的主汛期极易发生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防汛任务重,水情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3月16日,遂宁供电公司员工在走访遂宁水文局时得知,遂宁水文局今年致力于提升河道水流量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实时修正水流数据,精准评估区域洪涝灾害影响,为防汛减灾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而要做到水流数据实时修正,实时获取上游来水情况是前提条件。了解这一情况后,遂宁供电公司提出可以通过对上游水电站的坝上水位、坝下水位、机组出力、闸门开度等数据进行整合计算,得出河道实时流量。经过多次讨论,双方决定联合研发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

  5月初,该模型研发成功后,遂宁供电公司以螺丝池水电站和它下游的射洪水文站作为测试点,开展多次测试,验证模型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测算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6月份至8月份,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陆续在涪江遂宁段的金华、螺丝池、过军渡等水电站应用。

  助力精准防汛减灾

  10月3日起,四川盆地西部、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涪江、嘉陵江出现近年来最强秋汛,涪江、嘉陵江干流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洪水。涪江洪峰过境遂宁期间,遂宁水文局使用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及时获取了涪江上游的来水情况。

  “以往,每到暴雨、洪峰来袭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要第一时间赶往各监测点抢测水文数据。”遂宁水文局水情预报室负责人颜虎说,“现在,我们通过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在办公室便可对涪江的来水情况进行全天候、全过程、无盲区的实时监测,不仅降低了人员作业风险、解决人力物力紧缺的问题,更有助于我们及时准确地修正相关数据。”

  现阶段,重庆潼南区和四川遂宁、绵阳三地水利部门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将依托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建设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共享汛期雨情、水情、灾情、险情信息,建立上下游汛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在应对本次秋汛过程中,通过共享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数据,涪江遂宁段下游的重庆市潼南区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了上游来水情况,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

  “面对涪江今年最强洪峰,我们根据遂宁市提供的河道实时水流量数据,精准绘制了洪峰过境潼南时的水情图,提前对处于低洼地段的群众和财产进行转移或保护,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重庆市潼南区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人说。

  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应用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后,河流上下游关联水电站便可运用监测数据,进行精细化的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保障运行水头和发电流量,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发电效益。

  金华水电站负责人邓定东说:“以前我们需要等待上游水电站发布数据才能知道河道水流量,生产工作安排一定程度上有些被动。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计算水流量,主动进行水电站库容调节,更科学地开展生产调度。”遂宁供电公司以该模型在涪江全流域应用为条件开展测算,预计每年可提升流域发电量10%到20%。

  根据实时混合下泄流量计算模型对上游来水情况的测算,枯水期前,全市水库、农业灌溉储水还可有计划地提前做好灌溉蓄水工作。而在枯水期,依托模型对上游来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有助于通过精准调度来协调发电用水和生态需水关系,进而提高电站生态流量;另一方面,水利部门还可利用该模型监控水电站生态流量,建立起监测预警机制,对不满足生态流量要求的水电站实施动态调度,减少河道干涸、水生物减少等情况发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9第十七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

2019-09-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重磅!输变电工程将进入三维数据

2018-07-26

真型实证技术助力配网接地故障

2018-06-30

热点排行
  • · 无人机配网“试飞”——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与江门台山供电局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配网机巡作业样板示范单位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迟永宁:新的风电并网技术要求和国际情况对比
  • · 山东济宁供电公司成立电力大数据实验室
  • · 云南电网公司上半年机巡里程突破6.5万公里
  • · 河北电科院山区输电线路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介绍
  • · 打造“单兵作战武器”
  • · 国内首例利用无人机清除特高压线路缺陷
  • · 四川电科院:成功研制特高压换流阀晶闸管级综合检测系统
  • · 安徽合肥公司:全国首座35千伏站外移动变电站投运
  • · 国网湖北电力开展2019年科技储备项目评审工作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