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减碳先达峰 助力碳中和

  2021-11-14 12:09:03    来源:国家电网报 睿加 李慧
A- A+
电力18讯: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

  势在必行

  双碳政策分为两步走:“先达峰,再中和”。目前全球已经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说:“发达国家在碳达峰实现路径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从产业结构看,多数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美国接近80%,其主导产业大多以高端加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所以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低。”

  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仍处于上升期,当前对能源消耗、工业化建设等活动有更高需求。

  中国船舶第七一四研究所节能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谭效时表示:“在融入全球的双碳行动中,发展中国家应注重在以下方面发力:加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升清洁化水平;其次,不断降低新能源、储能等方面的系统成本与边际成本,以推动碳市场建设;再者,综合考虑新能源利用效率与电力系统整体效益、安全稳定水平之间的关系,促成二者有机统一。”

  路径不同

  截至2021年年初,已有127个国家承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但由于各国实际能源情况、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实现路径将不尽相同。

  一方面,各国一次能源结构不同导致其碳排放量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客观能源结构差异所带来的现实影响。另一方面,各国新能源的发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李岩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虽然在逐渐下降,但是仍有部分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国家以调整能源结构为基础,积极致力于新能源转型,力图通过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双碳目标。2020年,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氢能产业,如欧盟发布《欧盟氢能源战略》,德国和法国分别发布和启动《国家氢能战略》。同时,各国也不断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勠力同心

  目前,虽然全球为应对气候危机,通过历次气候大会达成了阶段性减排共识,但在具体措施上,各国仍难以达成一致。比如关于减少碳排放的责任归属,从历史累计数据来看,自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的碳排放就已经进行,而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起点相对较晚,因而各国就以累计碳排量还是现行碳排量分担责任展开博弈。

  双碳目标的实现虽然存在很多阻力,但多国正采取实际行动。

  纵观全球碳市场,碳汇交易已经从森林碳汇走向海洋碳汇、湿地碳汇等自然资源碳汇交易,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延伸;碳现货、碳期货等碳衍生品促进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这有助于提高全球整体的减排能力。

  在法律制度方面,英国、瑞典、法国、新西兰等国已将碳中和写入法律,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与欧盟现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框架指令》等规定详细、可操作性较强。

  正如剑桥大学环境、能源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研究员、三一学院博士后许通所言:“环境气候议题应回归科学本位,避免政治化对立。”降低碳排放涉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大家命运与共。各国应共同携手,共享技术、经验等资源,以促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原载10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7版)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9第十七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

2019-09-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重磅!输变电工程将进入三维数据

2018-07-26

真型实证技术助力配网接地故障

2018-06-30

热点排行
  • · 无人机配网“试飞”——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与江门台山供电局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配网机巡作业样板示范单位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迟永宁:新的风电并网技术要求和国际情况对比
  • · 山东济宁供电公司成立电力大数据实验室
  • · 云南电网公司上半年机巡里程突破6.5万公里
  • · 河北电科院山区输电线路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介绍
  • · 打造“单兵作战武器”
  • · 国内首例利用无人机清除特高压线路缺陷
  • · 四川电科院:成功研制特高压换流阀晶闸管级综合检测系统
  • · 安徽合肥公司:全国首座35千伏站外移动变电站投运
  • · 国网湖北电力开展2019年科技储备项目评审工作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