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施工图明晰 “5G+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速

  2021-06-14 18:25:26    来源:国家电网报 记者郭倩
A- A+
电力18讯:

  新华社太原6月2日电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档加速。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与此同时,更多支持举措将推出,包括通过财政引导加快关键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打造5G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和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入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等,为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在山西省寿阳县,走进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井下500米生产现场,5G的连接让掘进机、采煤机具备了实时远程操控功能,工作人员可以远离井下高温、高湿、高粉尘等恶劣的工作环境,远程对爆破、采掘、传输全过程高清监测与控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视频监控装置还可以对井下工作人员状态进行识别和告警,提升异常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G技术高效支撑井下设备的远程操控,实现“机进人退”,极大降低井下工作强度,解决了传统人工作业操作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让矿工从“黑领”向“蓝领”转变。

  “我正在井下做安全检查,信号很好,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在山西焦煤集团庞庞塔煤矿,5G信号全面覆盖,井下安全人员正通过5G高清音视频通话与井上实时互联。在5G的赋能下,井下变电室、水泵房等均已实现无人系统运用,相关工人数量共计减少60人,预计每年节约成本超过750万元;井下8000多个传感器、1000余部摄像机组成全面感知网络,实时采集监测井下甲烷、风速等环境数据,为煤矿的智能控制和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这些是我国“5G+工业互联网”加快落地的缩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和5G发展进程中产业热情最高、创新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出台《“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动5G发展的通知》等政策,从引导产业界提升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应用、资源供给能力上协同发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去年年底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

  地方上也纷纷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5G的相关政策,目前已有近20个省市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资金渠道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部等地区围绕区域优势特色领域,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

  不过,在业内看来,我国“5G+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技术研发,拓展融合应用,不断完善产业生态。

  “我国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国家之一,5G技术、产业、应用均迈入无人区,特别是面向工业,推动5G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见、没有标准可依,需遵循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市场发展的规律,立足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5G发展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表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表示,当前“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正处于“样板间”向“商品房”转变的关键时期,技术产业生态正处于“边建设边完善、边应用边优化”的培育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建网成本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技术产业支撑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产需对接不畅等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的共性问题。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

  记者获悉,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产业基础的夯实提升、成熟模式的应用推广、创新模式的深化拓展、产业生态的发展壮大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快“5G+工业互联网”发展。具体包括,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通过财政引导,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关键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持续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动成熟模式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应用推广;打造3至5个5G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探索形成IT、OT、CT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以“5G+工业互联网”为重点,遴选2至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等。

  专家表示,下一步需通过“促创新、强供给、引需求、建生态”来不断激发和释放“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潜能和市场活力。曹蓟光建议,强化面向工业的5G技术创新,加强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提升5G产业供给能力,加强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的研发,大幅降低关键部件的成本,探索新型建网模式;针对重点行业打造一批网络建设、应用创新的标杆和样板,鼓励各地立足产业集群优势,创建“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同时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融入地方政策,从招商引资、人才培育、减税降费等方面设置更多有力政策。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9第十七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

2019-09-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重磅!输变电工程将进入三维数据

2018-07-26

真型实证技术助力配网接地故障

2018-06-30

热点排行
  • · 无人机配网“试飞”——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与江门台山供电局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配网机巡作业样板示范单位
  • · 山东济宁供电公司成立电力大数据实验室
  • · 河北电科院山区输电线路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介绍
  • · 国内首例利用无人机清除特高压线路缺陷
  • · 四川电科院:成功研制特高压换流阀晶闸管级综合检测系统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迟永宁:新的风电并网技术要求和国际情况对比
  • · 国网湖北电力开展2019年科技储备项目评审工作
  • · 云南电网公司上半年机巡里程突破6.5万公里
  • · 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全网率先投运智能仓储搬运机器人
  • ·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控平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