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现基建工程“开门红” 奋力跑出绿色蒙电“加速度”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自治区重要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始终把清洁能源并网保供作为首要责任,主动担当自治区“两个率先”发展的主力军,坚定决心做好现代能源转型发展的大文章,2022年全年建设电网工程643项,新增线路4686千米,新增主变容量2896万千伏安,计划投资108.31亿元,其中投资占比49%以上的工程为新能源接入、重要用户供电等重点工程,需求紧迫、任务艰巨。
面对历年来最为繁重的建设任务和基建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集团公司基建积极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创新抓牢抓实“五大”举措,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实现基建工程“开门红” 。
2月10日,伊和乌素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克服疫情率先复工,全面拉开基建工程全年攻坚序幕。3月15日,英华500千伏变电站第一铲土方开挖,打破了新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早开工记录。3月28日,德义、蒙泰热电送出等工程相继取得林业行政许可手续,具备开工条件。3月31日,伴随157项工程的开启,全年基建工程开复工热潮全面掀开。
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添动能
基建工程关键核心在前期,前期工作的时间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实施阶段的效率。为抓好前期工作,公司深入实施两个“一体化”,切实将“对标一流企业提升行动”从理论转化为实践。
针对46项政策性保障性光伏、风电并网工程实行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构建一体化招标模式,及时弥补了传统可行性研究以及勘察设计时间跨度大、项目连续性不足等缺点,保障了项目设计的连贯性和深入度,进一步增强了工程前期工作的协同性。
针对英华、敖瑞等紧迫重点工程实行项目前期与工程前期一体化管理,统筹融合计划、基建部门业务工作,在明晰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业务有机融合,合理计划后延服务与基建节点前置,一体两翼,有效推动新建工程各项手续办理。
重点工程专班攻关寻突破
据悉,在2022年公司基建重大建设项目中,支撑性强、补短板的项目占比较大,有12项工程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工程,总体呈现点多面广、建设周期并行的特点。这对公司统筹组织策划、外围建设协调和建管力量配置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实现一体推进、上下协同,按照自治区、公司相关决策部署,公司及时组建以公司副总经理为组长的重点工程推进专班,成员涵盖公司各部门、各盟市供电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各旗县供电单位协调联络人,覆盖单位9家,共90余人。
在项目推进中,依托专班职能,各单位职能互补、信息共享,充分形成了建设单位主导,各行政区域属地供电单位承包的工作格局。按照每日管控、每周例会、每月调度的机制,工程推进实效性大大提高,蒙泰、德义、金山等重点工程林业行政许可批复、草原补偿到户效率以及建设用地批复较往常提高30%至40%。
关键节点精细管控促建设
英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被列入国家能源局电网主网架规划,是自治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电网工程,是包头地区通威、鑫元、大全、龙马、美科硅等新材料企业用电的重要保障。为帮助企业尽快投运,促进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司将该工程原本20个月的建设周期压缩为7个月。
“为实现后期的顺利建设,我们提前梳理各项工程节点,制定各项工程分解任务表,将工程从前期到建设全过程分解为200多项节点任务,并责任到人、时间明确。每日工作结束开展一次全面任务进度梳理,并配套了完善的跟进纠偏和激励督促机制,以确保工程按照计划正常推进。”包头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依照“英华模式”,公司在所有重点工程中全面推行分节点精细管控模式,将全过程建设周期内涉及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属地供电单位以及第三方咨询服务单位全部纳入管控对象,按照工期目标倒推各阶段工作,深入现场踏勘分析建设环境,从手续办理、材料供应、人员配置以及现场交通运输条件入手,合理排定推进计划,并从公司层面全程跟踪,统筹协调,有效确保各相关单位、人员思想统一、目标一致。
工前准备早抓尽抓做保障
“截至3月底,电网工程开复工157项,现场作业人员累计峰值达3100余人,在疫情突发的大环境下,工程开复工数量和进场人员的有序增加,得益于项目开工前准备的早抓尽抓。”公司工程建部副部长许开封介绍。
据统计,在2021年末项目冬歇期间,伊和乌素、乌审等20余项投资较高、规模较大的工程就已经确定了开春人员进场计划,并预定好返程人员行程。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部分低风险地区人员能够及时进场开展复工作业,有效保障了工程进度按期推动。此外,公司在年初相继组织了重点工程推进动员会、重点工程专项协调会、初步设计审查会、物资设备材料推进会、停电切改方案审查会,从不同维度对工程开复工组织机构建设、技术方案审查、临水临电临建准备、物资材料储备、停电切改安排等工作进行了详尽部署,对于今年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有可能出现的物资招采流标、劳务市场紧缺等风险,合理优化了招采策略和人员衔接,确保风险在可控在控范围内。
数字信息技术支撑强管理
在统筹推进数字化进程中,电网建设专业试点先行,率先分享数字化技术为工程建设管理带来的便捷高效红利。目前,基建信息化系统已经初步铺开应用,前期行政手续办理统计分析预警、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作业风险点预警监测等专业化功能模块已经实质化运作。通过平台一站式管理,高效率实现项目信息互通、集成共享、精细管控的目的。在搭建数字信息平台的同时,伊和乌素等项目同步深入实施“智慧工地”建设,充分拓展BIM技术,将数字化与安全、质量、环保紧密融合,逐步在安全智能预警、土建安装作业误差控制、环评水保智能监测等方面实现探索突破。与此同时,针对一季度突发疫情,公司持续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设计评审、现场开复工检查以及远程异地分散评标,充分保障了一季度项目应复尽复、应开尽开。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