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亲 助力振兴
在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即,宁夏电建接到自治区党委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通知,要求委派3个工作队,9名工作人员到中卫、红寺堡区3个村开展为期2年的乡村振兴工作。通过人才、资金及智力扶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移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驻村以来,三个工作队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时刻坚持把“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职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配合各村委,齐心协力落实政策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建。
夯实堡垒 筑牢村党组织战斗力
刚入村时,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且企业和农村工作的性质和方法完全不同,导致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只能根据安排,积极配合村里开展各项工作,边干边学。
慢慢地,工作队通过班子成员谈话、查阅村上各种资料、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对村“两委”班子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经过分析,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公益岗成员文化程度配对较低,各村仅一名委员为大专文化,其他均系初中文化,工作逻辑性、系统性不强,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孙晓红,是公司派驻的塘坊梁村第一书记,在公司有过多年的党务工作经历,善于捕捉工作抓手。他认为,要想提高工作整体成效,首要从抓党支部建设入手。他们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学习掌握党中央有关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等。通过系统、全方位学习,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深刻认识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实践要求以及方法路径,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发挥带头作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组织生活会、村“两委”班子成员恳谈会等形式,深入分析、查摆自身存在问题,按照个人具体情况,制定措施,限期提高。过程中,发扬互帮互助精神,督促学习,不懂就问,互促提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近期目标。
目前,村“两委”班子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得到提升,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增强。
调整产业 探索村民致富新路径
在塘坊梁村,通过深入了解,孙晓红他们发现该村村民除大面积种植玉米、少量种植黄花外,再无其他农作物;部分村民养殖了一些滩羊、肉牛,整体来说,产业呈单一表象,且灌溉用水长期严重不足,结合历年村各种数据分析,若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村民收入势必下降。
为此,他们及时将现实情况写成分析报告,上报当地政府,在政府的多次统筹协调下,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步入正轨。
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公司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通过多次会议分析研究,村民代表、村民大会讨论,拟种植相对抗旱的连片紫花苜蓿、部分葵籽等作物,确保村民收入不降反增。
在喜沟村,通过调研、走访,他们发现,村集体支柱产业仅靠单纯的经营果林和养殖收入,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经济效果不强。针对这种局面,以张军宁为第一书记的工作队,多次和村“两委”探讨,拟以提高果林的多样化和精品化,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帮助村民采摘黄花
谋划先行 致力强村战略实施
结合塘坊梁村“地大无用、产业缺乏”实际,驻村工作队利用资源优势,多方联系、论证,拟在近期申报新能源项目,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采取土地入股或外租荒地的方式引进企业,力争2022年年初项目落地,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使为民办事服务落到实处。
作为以经营果林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喜沟村,建设果蔬冷库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该村虽2019年建成了果蔬冷库,但至今因配套设施不齐全,还未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他们发现,该村村委作用发挥不明显,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凝聚力。在张军宁他们的引导下,该村探索实施“基层党建+村规民约”工作模式,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申请项目补助金,购买完善果蔬冷库所需的安装叉车、货架、地磅等设备,健全冷库,计划以招租的形式出租,提高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举措的推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下一步,他们还将考虑在党员中树立一到二名致富带头人,加大支持力度,达到在其自身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
与当地政府领导及外来投资者谈招商引资
情系乡亲 设身处地送温暖
3名第一书记带领所属工作队员,走村下户了解村民困难和诉求。针对村民医疗知识匮乏、就医难问题,他们运用自身资源,联系自治区医院多个科室专家到村义诊,并讲解医疗常识和注意事项。村民开心的说到:“不用花钱,就能有大医院的大夫到家门口给我们检查身体,感谢党!”“听了今天的讲解真受益,知道了一些常见病,第一时间应该怎么防护”。看到村民们脸上开心的笑容,他们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七一期间,他们为5名困难党员申请了党内关怀专项资金,帮助渡过难关,共计发放慰问金3000元;为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发放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对因大病导致生活困难的朱维军、田玉发两位党员,自发购买米面油、月饼、书包文具等进行慰问,并帮助他们申请了扶贫贷款。
但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少量的资金扶持,仅仅是杯水车薪,只有扩大乡村经营范围的同时,把村里剩余劳动力输出出去,才是长效之计。为此,工作队与银川人力资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帮助解决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
乡村促振兴,国企在行动。公司派出的三个乡村振兴工作队,虽到任时间不长,确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尊敬,彰显了宁夏电建的国企担当。
邀请区医院医生到村议诊
自购物品慰问困难户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