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他们,是不一样的烟火
在东非高原的古老国度里,在人类起源的开端之处,在奔流不息的青尼罗河畔,有这么一群奋进青年,舍弃了灯火阑珊的城市繁华,来到车马淳朴的寂静山沟,用自身的行动讲述着青年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故事,演绎着“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精神指引下的海外传奇,传播着友好、和谐的古老中华文化。他们默默无闻,但熠熠生辉。埃塞复兴大坝的建造史永远抹不掉他们的痕迹,这个穷困落后的国家发展史也必将浓墨重彩地给他们记上一笔,他们,是水电四局复兴大坝金结项目部中平凡而又普通的一员。
在岗爱岗 爱岗敬业
王洋洋2014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现在已经是项目部工程管理部主任。参加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勇挑重担。“在岗爱岗,爱岗敬业”是他的职业理念,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埋头苦干,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他都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丝不苟地落实。
从调入项目部至今,他带领团队优化施工方案,严控产品质量,规范过程资料,得到了项目部各位同事的好评和监理的认同,所在部门也被评为2019年度先进办公室。他把对钢结构事业的一片赤诚融于他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绽放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王洋洋除了是一名奋发向上的有志青年,还是一名不称职的奶爸。他的女儿于2019年7月份出生,但至今他还没真真切切地抱过一回。女儿出生的时候,他从国内抵达项目部现场仅仅两个多月,那时项目部处于筹建前期,各项事务繁杂,技术方案的编撰、前期临建施工质量控制、组织体系的架设等,都需要用人。当时的他主动选择坚守岗位,选择留下来开疆拓土。若问他遗憾吗?自然是遗憾!但是人生就是如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追随钢结构梦想的他,虽多了一份遗憾,但他的人生却因敢于有梦、敢于追梦、敢于圆梦而熊熊燃烧。他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疫情结束后回家抱一抱他那粉雕玉琢的闺女。
既然选择 风雨兼程
莫黄玲,女,2018年入职,2019年6月份调入埃塞复兴大坝金结项目部,现任项目部综合管理员,主要负责人事、党群和宣传等工作。若你到项目部上找她,无需指引,听声就能辩位。她在项目部可是“名人”,项目部200多名员工没有不认识她的。她的出名不仅因为她的泼辣,更因为她的踏实好学、兢兢业业。
国外从事人事管理工作难度要比国内大。首先是当地的文化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其次是语言沟通的障碍;再者就是人事管理的方式与国内的大相径庭。莫黄玲刚开始接手工作时一筹莫展,但是由于她的勤奋好学和钻研精神,她很快就上手了。现在的她已能独当一面,挑起人事管理的大旗。
莫黄玲是一名来自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女生,项目部筹建之初,她是第一个报名的女生,也是第一个到达项目部现场的女生。若你问她为什么要选择到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工作,你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我想体验一番在深沟里仰望星空的滋味,我想到世界贫困的地区看看,我想为他们生活的改变尽绵薄之力。虽然非洲的环境与国内的环境有天壤之别,尤其是项目部现场,远离城市,生活条件也单一,但她从来没有产生退却心理,一直乐观面对,她一直挂在嘴边的是:既然选择,风雨兼程。怀揣着“心怀善意方能行高致远”信念的她,终将行走到她所想要到达的远方。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杨海云,31岁,埃塞复兴大坝金结项目部金属结构厂冷作工,自进入项目部工作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在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要求,为厂内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一是他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交办的工作,不管是钢衬的拼装还是压力钢管渐变段的整体组装,只要是经过他手出来的活,都是有质量保证的。二是他始终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他能熟练掌握各种工艺标准和安全规范,在工作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并督促手下的当地员工安全高效的生产,在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没有安全事故发生。三是遵守各项质量技术的要求,在其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细心完成技术质量要求的相关工作,严格监控产品的质量,为厂内生产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杨海云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海外工作还是第一回。刚进场时,由于语言沟通交流的障碍及项目现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有些无所适从。但是经过自我调节及自身的勤奋好学,他不断克服困难,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领出了一批毫无金属结构安装经验的当地员工,目前他一人带领10多名当地员工开展工作。
在杨海云带领的当地员工眼里,他就是他们的老师,教会他们谋生的技能,为他们的人生撒下希望的种子。在非洲大地上,企业的社会职责除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外,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希望。杨海云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企业的担当,为毫无工作技能的当地员工点燃了星星之火。
回归纯朴 助跑未来
邹齐欣和曹晖是项目部2019年新入职的两名小伙。入职之初,邹齐欣在国际公司机关进行实习后,而曹晖则在涿州从事做标工作,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相遇于金结项目部。
邹齐欣是个踏实可靠的小伙,也是新入职的大学生里面表现较为突出的一个。他主要负责项目部的合同管理工作,虽然他有专业优势,但是理论与实际之间始终隔着一道鸿沟。工作之余,他仔细研读项目的合同文件,合理利用FIDIC条款及特殊条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解决了项目所出现的一些变更索赔问题。他也经常到生产车间及大坝安装现场和一线的职工交流学习,丰富自己在钢结构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他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总是不遗余力地继续学习合同管理的知识及提高英语口语与写作表达能力。现在的他已能做到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无障碍交流并能独立起草项目部变更索赔报告及其他相关信函。
曹晖是项目部年龄最小的一位员工,长得也最为秀气,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他迅速地成长起来。他现在担任项目部生产调度员一职,按时准确报送负责的报表与资料、积极协调厂内和现场的生产工作、安排厂内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等,进场至今,在工作开展方面,他已如鱼儿得水一般得心应手。
他们说,来项目部工作之前,他们已无数次设想过这边的生活,来了之后也确实体验到了这边条件的艰苦。但是淳朴、艰苦的环境下给了他们思考的机会、沉淀自我的机会,这也不失为一种收获。从艰苦走出去的人生,必将无惧风雨。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发光。他们只是项目部数十名青年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国企业海外青年职工的缩影,他们用他们如花绽放的青春书写了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海外故事。“一带一路”上,企业因为有他们而出彩,中国也会因为有他们而更加响亮。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