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去产能评论一丨直面煤炭去产能
本报评论员
开栏的话 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吹响了煤炭去产能的总动员号角,明确了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成为未来几年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脱困升级的行动指南。
去产能居今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首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煤炭行业被列入化解过剩产能第一梯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这又是一场非打赢不可的攻坚战,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即日起,本报推出“煤炭去产能”系列评论,集中探讨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的总体形势、主要任务、政策措施、职工安置和组织实施等问题。敬请关注。
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公布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划定了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的红线,强调了近期“四个严格治理”的路径,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实施责任。国务院的决定,吹响了煤炭产业去产能的总动员号角,也是推动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线图,更是未来几年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脱困升级的行动指南。
明大势,知进退。煤炭是我国目前的主力能源,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也是受经济大势影响较大的典型周期性行业。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三期叠加”,问题相互交织,有效需求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在这个大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五项重点任务中“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党中央、国务院把煤炭行业列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第一梯队,既是党和政府推动行业脱困的顶层设计,也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目前,煤炭行业进入了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这一“四期并存”的 发展阶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产业现有生产能力40亿吨左右,在建规模11亿吨,合计产能超过51亿吨。
而从2015年的情况看,国内产量约37亿吨加上进口2亿吨,完全可以满足煤炭需求,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在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煤炭价格连续大幅度下滑,煤炭价格也从几年前的800多元/吨下跌到370元/吨,回到了12年前的水平。在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煤炭企业效益严重缩水,目前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90%。在总量过剩的同时,煤炭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2015年底,全国建设生产煤矿总数约1万处,其中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约6000多处,产量仅占10%左右。煤矿数量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也是煤炭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劳动生产率不高,安全生产隐患较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全面提高效率。具体落实到煤炭行业,目前最紧迫、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 “做减法”,就是“去产能”。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专家认为,从生产要素角度看,退出产能就是要主动告别煤炭生产,将原来煤炭生产涉及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彻底转移,煤炭资源要素妥善“封存”;减量重组就是要根据市场形势,主动调整各种要素配置,使要素边际效用最大化,避免投入越多、亏损越多。但无论是退出产能还是减量重组,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主动”二字,这对煤炭 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很多煤炭企业经历过举世无双的“黄金十年”,难以一下子清醒地面对产能过剩的残酷现实,可能还抱着等待、观望的侥幸心理----等等看政府还有没有其他大手笔救市措施?不主动采取去产能行动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不行。近两年来,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已召开了超过50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救市政策不断加码,先后出台了严控新增煤炭产能、降低煤炭行业资源税、取消各煤种的零进口税率、实施煤电联动、减免煤炭收费和基金等扶持政策,开展了严查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等专项行动。但政府救市政策的内涵始终是清晰的,就是从规范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环境着手,推动行业脱困升级。
这些措施为行业去产能定标准、把方向、作支持,是为了让行业去产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企业如果不能参透政府行为的逻辑,则只能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处于被动。
有的企业根据过去几十年的老经验可能还存在这样的幻想―――以时间换空间行不行?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不行。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近几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煤价已经跌回到了2004年的水平,用过去的老黄历来看待经济新常态,恐怕就熬不过眼前这道坎。国务院明确指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必须有序退出。指望靠着新贷款还旧账,靠着政府救济度日的“僵尸企业”必须退出。从我国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不可逆转 的大趋势,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和能源消耗强度是硬约束和天花板。
煤炭行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的困难,国务院在今年1月份就专门召开三次会议专题研究煤炭钢铁行业的脱困升级问题。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革命,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以退为进”是我国古老的智慧,只有退够,才能前行,正所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煤炭行业依靠上项目、铺摊子、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煤炭去产能,拖不得,也拖不起,否则,长此以往,优质企业也要被拖垮。
煤炭行业要果断丢掉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及时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瘦身减负的信念不动摇,坚持市场倒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开拓产能利用空间,积极去产能,主动去产能,坚决打赢脱困升级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心中有
2019-09-30
- 仅靠煤改气拉动 三年后中国天
2018-11-24
- 能源辣评| 因为制氢,煤炭和风电
2018-08-29
- 胡评:能源局光伏发电补贴继续不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