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四点建议:科技创新助力能源互联网建设

  2019-09-14 10:31: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和加快国家电网“三型两网”建设的必然要求。围绕“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必要在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强化开放合作四个方面进行调整,使科技创新更好服务能源互联网+建设。

 

首先要提高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针对各科研单位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存在重复研究、交流不畅等问题,一是理清科研工作类型,优化资源配置,分类管理。要做好科研体系设计,把这些不同性质的工作从科研管理体系中甄别出来,让真正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凸显。二是以市场化规律协调产研关系。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产品化导向,从立项、研发、验收和成果转化全过程加强成果应用导向和市场导向管理。三是推行先进的科研和产品研发体系,以更好应对现有的科研体系往往只关注研究本身、成果与市场脱节、缺少产品化的理念和市场化的目标等问题。四是做好公司“内部”知识产权保护。有必要在公司内部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办法和机制,保护真正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环境,避免恶性竞争。

 

其次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实现全新的、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要从基础研究入手,支持开展基础性的理论、技术、平台研发,大力培养基础性科学人才。一是找准基础研究的定位和靶心。基础研究要有宏伟和远大的目标导向,其真正的标准是研究目标的意义能否经得起推敲。二是要在顶层设计下开放合作。实现基础研究创新的开放、跨专业合作,需要公司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分工合作、纠偏体系,并要确保参与单位的投入度。三是重点实验室要保持相对独立。应当赋予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当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更好发挥科研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四是合作共建国家双创基地。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在国家战略布局地区共建双创中心、积极与政府和社会投资机构共建双创产业园等方式,全面支撑电网新兴业务发展。

 

再次,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是加快项目分红,分享创新收益。通过建立差异化薪酬体系,在公司系统科技型企业建设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机制,使科技人员更加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二是成长激励、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深化行政+专家“双通道”建设,建立级数合理、透明度强、有吸引力的技术序列晋升职级,为专职研发人员建立稳定、畅通的职业发展道路。三是产业、科研、高校人员三角流动。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流动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兼职,实现企业与高校共赢。

 

最后,以技术装备出口提升创新水平。

 

自主创新要有全球视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的。一是紧跟高端市场前沿需求,指引创新前进方向。紧跟欧洲高端市场,充分了解海外工程需求,进而开展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实现从产品到市场、从市场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产品的良性循环。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高端竞争力。面对海外工程投标中公司和海外业主要求,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有必要针对性地学习先进的高端技术、设计理念和技术管理模式,实现公司技术上质的飞越。三是共享国际先进的科研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培育拥有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形成国际领先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2019年国网党校春季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来自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能源互联网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刘振亚与韩国有关方面举行会谈 宣介全球能源互联网中
  • 陕西地电:党委中心组学习不一般,清华教授带来能源互联网
  • 全国首个城市能源互联网建成 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
  • 全国首个城市能源互联网建成 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
  • 构建合作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 “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正当其时
  • 国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背后的国网智慧
  • 争当法治央企排头兵,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寇伟:争当法治央企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