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带来挑战:如何规避市场操控?

  2019-08-05 12:59:3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双重因素叠加背景下,经营性行业发用电计划迎来全面放开,市场化交易电量将大幅提升。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原则上全部放开,支持中小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

 

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行业电力用户以及电力生产供应所必需的厂用电和线损之外,其他电力用户均属于经营性电力用户。这是继2018年煤炭、钢铁、有色、建材4个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放开、全电量参与交易之后,能源主管部门扩大放开发用电计划的电力用户范围。

 

此番扩围意味着更多市场主体可不受电压等级及用电量的限制进入电力市场。据国金证券测算,以2018年用电数据测算,全部经营性用户用电量约38041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6%。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此前披露的一季度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3月,全国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4.6%,占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6795亿千瓦时)的26.8%,占经营性行业用电量的50.5%。也即一季度经营性行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53%。据国金证券研报预计,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全面放开,有望在今年带来 2000亿—3000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增量。

 

根据《通知》,经营性电力用户全面放开参与市场化交易主要形式可以包括直接参与、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其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明确的市场化方式等。各地要抓紧研究并合理制定中小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方式,中小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也可以放弃选择权,保持现有的购电方式。各地可结合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针对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设定一段时间的过渡期。电网其中须承担兜底:退出市场化交易或未选择参与市场化交易的中小用户,在再次直接参与或通过代理方式参与市场化交易前,由电网企业承担保底供电责任。

 

《通知》鼓励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签订合同时,以灵活可浮动的形式确定具体价格,价格浮动方式由双方事先约定。

 

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如此大体量的电量放开都将对电力市场产生规模效应。在培育电力用户的市场意识、释放市场化红利、给中小企业更多市场选择权的同时,市场主体的激增与分散化,对监管体系和机构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全面放开,是对新电改9号文‘三放开、一独立’的积极落实,反映出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方向。”为多个电改项目提供咨询的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展曙光表示,发用电计划放开意味着参与电力市场的主体增多、交易电量大幅增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跃度,倒逼国内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对于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交易机会,交易品种将更为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放开发用电计划的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意识较强,具有前期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经验。与之相比,一般工商业用户的年用电量更小、但基数庞大,由此带来的交易电量激增必然对现有的市场机制形成冲击。

 

展曙光认为,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全面放开带来的诸多挑战应格外重视。比如,除了对现有市场机制的挑战外,市场主体数量和交易规模的快速放大“市场监管者能否监管得住、如何确保监管到位”?如何规避市场操控?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之后,电改如何从近年来的“机制调整”进入更彻底的“体制改革”阶段?以上都是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吴俊宏则看好经营性行业发用电计划的放开对用户侧能源投资与服务市场的撬动作用。“经营性电量的全面放开对于培养经营性电力用户这类优质用户的市场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能再将电力市场置身事外,而这种市场意识的建立,对于用户侧能源投资与服务市场无疑是最大的利好。这份文件就好比催化剂一样,在它的刺激和执行下,转供电、储能、分布式发电等等用户侧能源投资与服务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与市场价值。”

 

吴俊宏认为,大体量的全面放开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虽然公司被“管道化”提速,但是在“准许收入”的定价模式下,其经营影响已然不大;对于传统火电企业而言,进一步增大了其市场营销压力,更多电量需要通过市场解决;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而言,虽然有优先发电计划、“保量保价”、“保量竞价”等机制保障,但仍然加大了市场竞争以及投资回收风险;对于售电公司而言,虽然有更多电量份额可以去争取,但也意味着市场将进入更专业的阶段,竞争也将更加残酷;对经营性电力用户而言,既要选择是否进入市场,又要面临进入市场的风险,但市场意识的“被动”养成,能够让他们主动去考虑并接受专业的用户侧能源服务。

(来源:澎湃新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