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煤电去产能须与体制改革协同推进

  2017-06-18 11:42: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A- A+
电力18讯:   在有关部门频繁调控督导下,一度高位运行的煤价持续向“合理区间”回落,此前凸显的煤电顶牛有所缓和。但是,缓解并不意味着结束。要想从根本上消弭矛盾,必须统筹推进煤、电去产能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

  作为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业,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一直处于此起彼伏的“零和博弈”状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2003年,煤炭价格一路走低,煤企日子不好过,而火电企业保持着不错的利润。但自2003年以后,煤炭行业进入“黄金十年”,火电企业则日益困难。2012年之后,形势再次反转,煤价一落千丈,火电盈利大幅增加。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持续几年,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同比大涨,到今年一季度已有近四成上市火电企业陷入亏损,而上市煤企业绩则普遍飘红,近九成净利翻倍。

  正因为是“零和博弈”,煤电矛盾屡屡爆发。最激烈的当属2011年山西中南部13家电厂多次“联名上书”,直至派负责人赴京向国家相关部门请求调高电价。今年3月,宁夏7大火电厂又联名向当地经信委反映,煤价上涨导致火电企业经营困难,要求解决问题,相关煤企却明确回复,不会降价,不签约则断供。

  事实上,政府有关部门一直试图调和煤电矛盾。从早期的电煤计划价格,到后来的煤电联动,再到两次电煤最高限价,又到最近调研督导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及履约情况,多举措增加煤炭有效供应,推动煤价回归。然而,这一切努力作用有限,从中长期看,过多使用“有形之手”,对于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体系也是不利的。

  煤电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仍应从“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找寻。虽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先于煤炭,但后者却更早地实现了市场化定价,而前者仍由政府管控。起初,很多人将两者的顺利联接,寄望于煤电价格联动,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存在着联动不及时和调整幅度不到位等问题。

  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6年,因触发煤电联动机制而调整电价仅四次。去年煤价一年基本翻倍,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却因幅度不足而未上调。再则,由于煤炭和火电这两大产业去产能等供给侧改革未能同步进行,与此前相比,火电行业面临着不小的过剩压力,对价格波动更加敏感,可在新一轮体制改革进展有限的情况下,又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转移压力。此外,煤炭、电力及下游用户利益联动机制不完善,尤其是煤价剧烈波动处于不合理区间时,上下游往往博弈大于合作。

  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的“煤电顶牛”问题,首先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把“计划电”变成“市场电”,实现“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联动。在此过程中,寻求价格平衡区间,使上下游行业都能找到合理的生产空间。其次,完善煤炭企业、火电企业、用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发展和联动机制,寻求用市场方法解决矛盾。比如煤电双方可以向对方产业发展,或者通过资本市场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风险对冲。当然,这需要和国企改革等相配套。第三,应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协调推进煤炭和电力行业去产能,尤其是电企应抓住时机调整结构,提高效率,淘汰落后,降低能耗,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https://www.ce.cn/cysc/ny/gdxw/201706/12/t20170612_23559878.shtml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