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卡西姆电站的恋歌
“我的梦说别停留等待,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为你是我的梦”每天清晨,徐静都在这首她最喜欢的《我的梦》闹铃声中醒来,开始她在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的一天。
与其它同事不同,陪伴徐静的还有他的老公陈照。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经历了异地之恋,最后一起入职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在海外电站的建设中结下了爱情的果实。
从相识相知,到相随相守,从花样年华的莘莘学子到成熟稳重的职场达人,从风景宜人的老挝南欧江畔到广袤无垠的巴基斯坦阿拉伯海滩,虽没有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也没有花前月下的耳鬓厮磨,九年爱情风雨路,他们默默相依相伴,始终甜蜜如初恋。
相识:象牙塔里的美好回忆
陈照永远记得那个夏天,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他独自一人在南师大的图书馆自习,不经意间,他瞥见在靠窗的位子上坐着一个文静秀气的女生,她若有所思静静看书的样子深深的吸引了他。
“我想去和她搭讪,可又没有勇气,一下午也无法安心看书,只是惴惴不安的左顾右盼”,陈照后来说。
万事开头难,为了创造机会,在那以后的一个多月里,陈照几乎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去“邂逅”这位默默看书的女生。在经历了内心的多次挣扎之后,陈照终于用找到了与这位女生交谈的借口,也知道了这位小师妹的名字叫徐静。
随着慢慢的接触交流,陈照发现徐静不仅性格开朗随和,对人热情大方,而且非常注重细节,替他人着想。每次进出图书馆自习室,徐静总是轻手轻脚,以免影响他人自习。
见微知著,正是这些细节彰显更加坚定了陈照最初心中的认定。从此陈照更是全心陪伴徐静自习,照顾这个小师妹。
而陈照谦虚低调、朴实无华的性格以及对徐静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深深打动了徐静,从那一刻起,一颗爱情的种子开始在内心深处慢慢发芽,但谁都没有说破。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之间已到毕业之际,由于陈照要去宜昌读研,分别在所难免,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陈照实在难舍这份真情,在离校之际,陈照终于向徐静吐露了深藏在内心的爱慕之情,并送给了徐静一个定情之物---牛津英汉大辞典。
“从开始恋爱,陈照唯一送给我的礼物就是他用过的这本英汉牛津大辞典。”徐静说。
朴实无华的爱情就在他们俩人的心中扎根发芽。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两人分隔异地,每天的电话和节假日期间一张张车票串起了他们的思念。距离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更加坚定了早日相聚的那份期望。
相知:永远做你坚实的肩膀
2012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陈照应聘来到电建海投老挝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就职于商务合同部,负责免税材料设备申报和三个梯级电站的工程结算工作。
由于初入职场,缺乏实战经验,陈照在工作中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向老挝政府部门提交电站工程建设免税材料设备申请时,往往需要多次重复提交审核,加之政府部门审核速度慢,可能在国内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他们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里,陈照没有休息日,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11点甚至更晚。
在工作不太顺利的同时,家里也突发状况,那段时间恰逢连云港十年一遇的大雨,陈照在农村的家被淹了个底朝天,父母只好寄宿在亲戚家里,但由于身处国外,奈何鞭长莫及,陈照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丝毫没有办法。
此时的徐静仍在国内求学,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两人相隔千里之遥,每天徐静只能在电话里安慰陈照,给他打气鼓劲,正是在爱情信念的坚持和支撑下,陈照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阶段。
风雨过后方能见彩虹,在历经了种种磨难考验之后,通过陈照不轻言放弃的执着精神,工作也渐渐理顺,做起来得心应手,生活又走上了正轨。
2013年,带着对爱人的思念和牵挂,带着对电建事业的期待和向往,毕业后的徐静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电建海投老挝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从此开启了一段漂泊海外的电建爱情。
2014年5月20日,在这一个“我爱你”的喜庆日子里,在经历了5年的爱情长跑之后,在家人和同事的祝福声中,陈照和徐静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考虑到他们两个一直在项目公司,春节没有回家,公司领导特批了一个月的假期,可是小两口还没有来的及开始甜蜜的蜜月之行,陈照就由于工作原因需要提前结束休假,于是他们就放弃了这最美好的蜜月之行,结伴重返项目公司,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相守:在电建海投编织梦想
2015年6月10日,在海投公司的召唤下,他们又一起从老挝南欧江来到了巴基斯坦卡西姆港,成为了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的第一批员工,继续编织着他们的“电建梦”。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项目、中国电建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首个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项目,卡西姆港燃煤电站承载着电建希望,编织着中国梦想,该项目被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称为巴基斯坦的“一号工程”。
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建设2台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和海水淡化补水,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满足当地和世行环境保护标准。工程建设期为36个月,首台机组计划于2017年年底投产发电,2018年两台机组商业运行后,年上网发电量约90亿度,将为巴基斯坦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电力支持。
从熟悉的水电站到陌生的火电站,陈照和徐静在卡西姆港项目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和探索。
在卡西姆港项目,陈照依然就职于商务合同部,可与四年前的初生牛犊不同,在这里陈照依然成为了商务合同部的中流砥柱。不熟悉火电站流程,从零开始学习;不了解火电站专业词语,从头开始掌握;人手不够,那就加班加点,工作中的困难已不能成为干不好工作的借口,作为商务合同部专业工程师,陈照勇敢的接过重担,他既要与总承包商进行繁琐的商务结算,又要与巴基斯坦政府对接,推动土地注册等重要问题进展。陈照在工作中仔细认真、脚踏实地、充满干劲,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虽然与陈照同在卡西姆项目,但徐静白天上班时间几乎没有时间与陈照说上几句话。徐静在综合管理部负责发电公司文件收发管理工作,每天几十份的文件需要不同领导审阅、办理,同时还需要扫描、归档和发放,这已经让她忙的焦头烂额,这样她还兼任财务部的出纳,同时还负责部分行政接待任务。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徐静没有丝毫的怨言,她把所有的文件都归整的井然有序,把财务出纳账本记录的清清楚楚,凡是经她手的工作都有条有理,被领导称赞为“多面手”。在海投公司的年终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也许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认可。
在卡西姆港燃煤电站恶劣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下,虽远离城市的灯火辉煌,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但陈照和徐静却保持一颗良好的乐观心态,他们说很珍惜现在两个人都全身心去工作的时光,只要家庭和睦,父母身体健康,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
当问及最大的愿望时,徐静思索了一下说:“希望卡西姆港电站早日建成发电,回家生个小孩,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期盼吧”。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