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立“芯” 记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电网“伏羲”核心装备攻关团队
今年五四青年节,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电网“伏羲”核心装备攻关团队(以下简称“‘伏羲’团队”)被授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是一支39人的青年团队,平均年龄32岁。凭着他们的奋斗和坚持,2021年2月19日,历时近十年、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
自此,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保障近千亿国产电网设备的供应安全。“伏羲”问世对继电保护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羲”也因此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荣誉6项,以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创新创效竞赛金奖,并亮相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以青年之名 担国之使命
“将芯片命名为‘伏羲’,代表电网装备核心器件从0到1的突破。”南方电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南网数字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鹏说,他同时也是“伏羲”团队首席带头人。
时间回到2013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的指导下,李鹏带领的南方电网智能芯片团队启动“伏羲”项目预研,“主控芯片作为电力二次装备核心元器件,涉及千万量级的电网关键装置,是电力工业控制的大脑,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手里,就卡住了我们的‘脖子’。”
“真正的自主化,必须基于真正的国产指令集。没有人去试错,国产化永远发展不起来。”当时,呼声最高的是用成熟的ARM核替代国产核,再退一步,则是采用进口通用芯片。关键时刻,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李鹏一锤定音:“伏羲”必须用国产核。
自此,李鹏与团队开展了艰难的探索与攻坚。至2018年,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芯片项目申报成功。
“伏羲”团队技术负责人习伟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2018年12月1日那一天,他远赴美国考察芯片前沿技术,在对标公司的大门前,刚拿出手机,就被相关人员制止。习伟在心里暗暗立誓,“伏羲不成,甘当罪人”“电网核心元器件绝不能仰人鼻息”。每当在研发中遇到难关,习伟便这样鞭策自己和团队持续向技术“无人区”前进。
芯片虽小,精细如丝,有成百上千道工序,更需要数十门学科学术的融通:精密光学、高分子物理、微环境控制……绕不开的技术壁垒,工程浩大,道阻且长。
2019年底,“伏羲”芯片第一版样片顺利交付,完全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和国产内核,从设计到封装全过程均在国内完成,综合性能是进口同类产品的1.5倍,网络风暴抵御能力提升了60倍。
电力芯片国产化“无人区”破局,“中国芯”镶嵌上南网创造的名号,如浩瀚星河微茫一束,这是“伏羲”团队迈出的第一步。
攻坚不畏难 自有凌云志
“伏羲”团队青年骨干姚浩与“伏羲”一同走过了八年时光。他负责的芯片研发验证环环相扣,是梯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仿真验证模板稀有,试验条件苛刻,他与团队三班倒保证按期投片。然而这只是起步,后续仍需解决产品寿命短、性能适配等问题。
“研发芯片看着光鲜,背后许多吃着泡面赶火车的日子,大家看不到。”“伏羲”团队软硬件专家陈军健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就着高铁上时断时续的信号远程开会,处理客户技术诉求。时光在晨昏间飞驰,他怀揣着初代“伏羲”,在颠簸中和衣而眠。
“伏羲”初生,推广也是难题。然而即便遭遇断供危机,大多数终端厂家依然对国产芯片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存疑。为国产芯片正名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单是说服厂家试用,就费了不少力气。好在技术方面我们有绝对的领先性。”陈军健与同为“伏羲”团队软硬件专家的陶伟建立了“客户服务357制度”——小问题3天闭环,一般问题5天,再复杂也绝不能超过7天。团队更是自主研发了配套软硬件平台及核心模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国产化替代阔步前行。时至今日,与“伏羲”交互相连的系统外部客户已达40余家。市场化的路子,立住了才算真本事。
闪光的青春 助业之大成
十年的时光,几个人的团队增长为几十人。新生力量萌发,团队日渐壮大。
“在国产芯片的加速发展期加入‘伏羲’团队,我感到十分荣幸。”踏出校门便来到“伏羲”团队的向柏澄,如今已在团队度过了两年时光。他与团队协同攻坚,一同肩负起实现电力芯片完全自主化的使命。
在芯片攻关的关键时期,向柏澄承担芯片模组硬件设计的重任。他也曾数次彷徨,是否能力不及,是否能扛下这重担。直至一次团队青年座谈会上,前辈们细数往事,他听着听着,心里如同打开了一扇宽广的窗,明白研发芯片要沉下心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努力不是踮起脚而已,还要学会助跑一下再跳”……坦诚的交谈彻底打消了他的困惑。
如今他已独当一面,“伏羲”迭代更新,他将大量的用户数据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归集、整理、仿真、推演、测试,深入到融合芯片的数字电网重大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中。
与他一样怀揣科研梦想,加入“伏羲”团队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勤练习中成长。而他们与“伏羲”芯片及数字电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彭雅莹 杨英杰)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网北京电力攻关隧道数字化模
2023-05-23
- 华为侯金龙: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
2023-05-11
- 爱旭数字能源CEO卢浩杰:持续创
2023-05-06
-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行业网络
2022-12-13
-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行业网络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