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路灯由亮变靓 “三遥”实现“聪明”控制
2013-10-25 09:28:5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城市路灯是晶莹的宝石,镶嵌市井街衢; 城市路灯汇成闪烁的银河,照亮广厦万间;城市路灯象征着文明与繁荣,希望与未来……
时光荏苒,随着首都经济的腾飞,城市面貌已俏无声息的发生了数次变化,当你不经意间穿梭于都市闪烁的霓虹时,当你晚归路过小胡同回家时,当你夜晚行驶在城市的主干道时,当你夜晚……,你是否曾放下匆匆的脚步,留意过头顶的路灯,是它们默默地守候,才构成了你眼中靓丽的夜景,照亮了你夜晚脚下的路,让这夜的京城靓了起来。
曾经后台无法操控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北京路灯有自己的专用高压,直接从35千伏站出线,大街上很容易看见路灯10千伏线路。”北京城市照明运维检修部主任于景萍说。
路灯在有高压的年代,由于路灯变压器还很少,所以那会儿的亮灯几乎是同一时间的。但是无法后台操作,它是通过类似继电器触发装置似的控制开关灯。由于时令的关系每过一两个月,人为再调整一次时间,这样就又恢复到长时间的固定点的开关灯了。但路灯的开关与太阳的升降相差很多。“往往天还没亮,路灯就已经熄灭了。”于景萍这样告诉记者。
1995年后,路灯开始由变压器里的一个类似定时器的智能仪自动控制。它完全是根据以往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而设定的,这样就不免存在误差,工人每隔半年还要调校一次,这种自动仪器的缺点是不能及时根据需要调节灯的开关。
一天傍晚,长椿街上有外事活动,当时需要立即打开路灯。但因为机器定时控制路灯,不到时间路灯就不亮,最后只能再由人工来解决,耽误了时间。
“三遥”实现路灯“聪明”控制
2000年6月,照明中心开始引进路灯“三遥”技术,对路灯进行遥信、遥控、遥测。从此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已基本实现了电脑化自动监控。既可根据每个季节日出日落的不同时间进行开关灯控制,又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和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分组开关,还可以对天气变化造成的光照度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使城市照明开关更为科学合理。
这套系统的另一“聪明”之处在于,当路灯不亮时,可以迅速把信息反馈到操控后台,调度人员第一时间派人去现场维修,这对保持城市亮灯率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0月,照明中心开始了光照度采集终端的安装测试。这种终端又称“鹰眼”,它可以采集光照度信息,通过3G无线传输将信息递给后台,后台再根据所采集的信息,执行人性化的启闭路灯。
当时针转向2012年6月,北京城六区,58个“鹰眼”紧盯路面自然光照度变化。这58个“鹰眼”将随时把数据信息传送回城市照明监控指挥中心,使北京城六区路灯实现按照现场照度值的基准值控制开关灯时间。像去年的7・21等特殊天气时,“鹰眼”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化的开启路灯,保障了城市照明,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行。
京城路灯由亮变靓
北京在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的指引下,2012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照明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物联网项目启动了。它通过对设施供电状态、设施物力状态、工作业务状态、自然环境状态四个专题的可视化监测,终将实现北京城区24万盏路灯、近500处景观照明设施的一体化科学管理。
记者还了解到,监控指挥中心包含了一个“全球太阳光线追踪功能模块”,能够根据经纬度数据精密计算出全球任一地方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制定和修正北京地区的自动开关灯时刻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北京城市照明的“全景”监控。目前城市照明业务咨询、故障报修等便民服务的“一体通道”被打通,生产巡修、检修、抢修和保障等各个环节实现“无缝连接”。
记者在监控指挥中心看到,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监控大屏上,各个功能模块分工明确,将城市照明设施运行异常报警、各主要生产业务环节流程走向、资产生命周期预警以及自然条件实时变化、绿色节能展示等信息,集中展现出来,所有信息及数据一目了然。
当你行走街头,穿过五彩斑斓的灯光时,你会发现,生活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各式路灯分立两侧,车灯、树道灯、广告灯动静结合,使城市散发着蓬勃生命力。如今,长安街两侧一基基璀璨的华灯、后海造型别致的景观灯、八大处风情特色的庭院灯……各种灯型相配,使得北京这座古老的帝都再一次焕发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时光荏苒,随着首都经济的腾飞,城市面貌已俏无声息的发生了数次变化,当你不经意间穿梭于都市闪烁的霓虹时,当你晚归路过小胡同回家时,当你夜晚行驶在城市的主干道时,当你夜晚……,你是否曾放下匆匆的脚步,留意过头顶的路灯,是它们默默地守候,才构成了你眼中靓丽的夜景,照亮了你夜晚脚下的路,让这夜的京城靓了起来。
曾经后台无法操控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北京路灯有自己的专用高压,直接从35千伏站出线,大街上很容易看见路灯10千伏线路。”北京城市照明运维检修部主任于景萍说。
路灯在有高压的年代,由于路灯变压器还很少,所以那会儿的亮灯几乎是同一时间的。但是无法后台操作,它是通过类似继电器触发装置似的控制开关灯。由于时令的关系每过一两个月,人为再调整一次时间,这样就又恢复到长时间的固定点的开关灯了。但路灯的开关与太阳的升降相差很多。“往往天还没亮,路灯就已经熄灭了。”于景萍这样告诉记者。
1995年后,路灯开始由变压器里的一个类似定时器的智能仪自动控制。它完全是根据以往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而设定的,这样就不免存在误差,工人每隔半年还要调校一次,这种自动仪器的缺点是不能及时根据需要调节灯的开关。
一天傍晚,长椿街上有外事活动,当时需要立即打开路灯。但因为机器定时控制路灯,不到时间路灯就不亮,最后只能再由人工来解决,耽误了时间。
“三遥”实现路灯“聪明”控制
2000年6月,照明中心开始引进路灯“三遥”技术,对路灯进行遥信、遥控、遥测。从此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已基本实现了电脑化自动监控。既可根据每个季节日出日落的不同时间进行开关灯控制,又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和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分组开关,还可以对天气变化造成的光照度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使城市照明开关更为科学合理。
这套系统的另一“聪明”之处在于,当路灯不亮时,可以迅速把信息反馈到操控后台,调度人员第一时间派人去现场维修,这对保持城市亮灯率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0月,照明中心开始了光照度采集终端的安装测试。这种终端又称“鹰眼”,它可以采集光照度信息,通过3G无线传输将信息递给后台,后台再根据所采集的信息,执行人性化的启闭路灯。
当时针转向2012年6月,北京城六区,58个“鹰眼”紧盯路面自然光照度变化。这58个“鹰眼”将随时把数据信息传送回城市照明监控指挥中心,使北京城六区路灯实现按照现场照度值的基准值控制开关灯时间。像去年的7・21等特殊天气时,“鹰眼”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化的开启路灯,保障了城市照明,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行。
京城路灯由亮变靓
北京在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的指引下,2012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照明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物联网项目启动了。它通过对设施供电状态、设施物力状态、工作业务状态、自然环境状态四个专题的可视化监测,终将实现北京城区24万盏路灯、近500处景观照明设施的一体化科学管理。
记者还了解到,监控指挥中心包含了一个“全球太阳光线追踪功能模块”,能够根据经纬度数据精密计算出全球任一地方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制定和修正北京地区的自动开关灯时刻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北京城市照明的“全景”监控。目前城市照明业务咨询、故障报修等便民服务的“一体通道”被打通,生产巡修、检修、抢修和保障等各个环节实现“无缝连接”。
记者在监控指挥中心看到,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监控大屏上,各个功能模块分工明确,将城市照明设施运行异常报警、各主要生产业务环节流程走向、资产生命周期预警以及自然条件实时变化、绿色节能展示等信息,集中展现出来,所有信息及数据一目了然。
当你行走街头,穿过五彩斑斓的灯光时,你会发现,生活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各式路灯分立两侧,车灯、树道灯、广告灯动静结合,使城市散发着蓬勃生命力。如今,长安街两侧一基基璀璨的华灯、后海造型别致的景观灯、八大处风情特色的庭院灯……各种灯型相配,使得北京这座古老的帝都再一次焕发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