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撑见实效 晋中供电公司状态评价分中心成立侧记
2013-10-15 16:21:19 来源:英大网
A-
A+
电力18讯: “自从成立状态评价分中心,我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一个一个设备停电检查了,只要通过现场检测和状态评价系统就能对设备情况一目了然。”晋中供电公司状态评价分中心主任张震高兴地说。10月14日,他通过状态检修远程监测系统,监测220千伏北田站实时情况,为该公司开展秋季220千伏变电站综合大检修提供了技术保障。
晋中公司深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状态评价分中心,建立了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红外图谱管理、直流设备远程维护、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视频实时监控系统五大类系统。同时已收集了8座220千伏变电站的设备投运前信息、运行信息、缺陷信息、检修试验信息等设备状态信息,全面推行电网设备“大检修+状态检修,打造“设备健康理疗中心”,使晋中电网“体检”变得更加科学。
一线把脉探病情
“绝缘子脏污受潮容易引起放电,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引发变电站停电。”8日凌晨2点,评价中心专责姜少华在220千伏变电站现场做红外线诊断,识别红外诊断和紫外成像图谱,掌握变电站外围的环境情况。
通过全面落实状态评价工作各项措施,该公司生产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各种检修试验装备和在线监测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红外诊断、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SF6红外检漏、紫外检测等技术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不仅为缺陷处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使得从基层一线人员到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也得到较大提升。实现对设备状态信息的科学采集和科学评价,并与线路检修策略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整个线路维护的生产流程,使生产管理体系得到优化
坐诊开方除病根
定期检修的例行“出诊一刀切”的检修模式,没有将设备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现象。晋中公司通过成立状态评价中心,收集设备“病历”,增加“临床”经验,打破“医”一时的定期检修的例行检查,形成“坐诊”实时“医”的新模式。
近年来,晋中电网规模迅速扩大,电网设备数量急剧增加。按照原来的定期检修方式,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检修人员日益紧缺,晋中公司应用检修管理新方式,以设备状态信息为基础,利用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等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对全部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开展状态评价工作,协助运检部制定检修决策和检修计划。同时组织专家队伍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设备运行等方面实施全过程技术监督。在设备发生异常时通过查阅所收集的设备各种状态信息资料,结合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数据,对设备进行全面诊断分析,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为状态检修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支撑。
截至目前,该公司在7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安装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成分在线监测装置14台,占总数的41.17%;在4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SF6气体压力在线监测装置114台;在3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动作次数在线监测装置9组;在5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开关柜内各刀闸触点和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装置239台;在4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汇控柜、机构箱、端子箱内温湿度在线监测装置153台;在220千伏北田站安装PT多点接地在线监测装置1台和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2台。在3座变电站安装变电站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3套。
提质增效显疗效
“有了‘内窥镜’”,我一个人就能看清了晋中电网“体内”几十个变压器了”。评价中心专责张国亮说。
“内窥镜”指的是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管理系统。在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中,晋中公司以这套系统为支撑,以设备状态评价为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采用状态检修模式,调整了设备预试检修工作时机,有效地减少规程规定的周期性生产工作量,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可用率指标,减少了电网操作次数和非正常运行方式的时间。同时把有限的精力集中投入到“异常状态”及“严重状态”的设备管理上,让设备管理及大修、技改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司生产运行工作减少了很多额外工作量和检修费用,据介绍,截至目前,仅公司110千伏及以上设备就减少试验工作量10%,避免损失费用500万元,设备停电检修工作量减少50%以上。
晋中公司深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状态评价分中心,建立了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红外图谱管理、直流设备远程维护、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视频实时监控系统五大类系统。同时已收集了8座220千伏变电站的设备投运前信息、运行信息、缺陷信息、检修试验信息等设备状态信息,全面推行电网设备“大检修+状态检修,打造“设备健康理疗中心”,使晋中电网“体检”变得更加科学。
一线把脉探病情
“绝缘子脏污受潮容易引起放电,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引发变电站停电。”8日凌晨2点,评价中心专责姜少华在220千伏变电站现场做红外线诊断,识别红外诊断和紫外成像图谱,掌握变电站外围的环境情况。
通过全面落实状态评价工作各项措施,该公司生产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各种检修试验装备和在线监测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红外诊断、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SF6红外检漏、紫外检测等技术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不仅为缺陷处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使得从基层一线人员到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也得到较大提升。实现对设备状态信息的科学采集和科学评价,并与线路检修策略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整个线路维护的生产流程,使生产管理体系得到优化
坐诊开方除病根
定期检修的例行“出诊一刀切”的检修模式,没有将设备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现象。晋中公司通过成立状态评价中心,收集设备“病历”,增加“临床”经验,打破“医”一时的定期检修的例行检查,形成“坐诊”实时“医”的新模式。
近年来,晋中电网规模迅速扩大,电网设备数量急剧增加。按照原来的定期检修方式,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检修人员日益紧缺,晋中公司应用检修管理新方式,以设备状态信息为基础,利用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等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对全部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开展状态评价工作,协助运检部制定检修决策和检修计划。同时组织专家队伍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设备运行等方面实施全过程技术监督。在设备发生异常时通过查阅所收集的设备各种状态信息资料,结合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数据,对设备进行全面诊断分析,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为状态检修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支撑。
截至目前,该公司在7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安装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成分在线监测装置14台,占总数的41.17%;在4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SF6气体压力在线监测装置114台;在3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动作次数在线监测装置9组;在5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开关柜内各刀闸触点和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装置239台;在4座220千伏变电站安装汇控柜、机构箱、端子箱内温湿度在线监测装置153台;在220千伏北田站安装PT多点接地在线监测装置1台和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2台。在3座变电站安装变电站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3套。
提质增效显疗效
“有了‘内窥镜’”,我一个人就能看清了晋中电网“体内”几十个变压器了”。评价中心专责张国亮说。
“内窥镜”指的是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管理系统。在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中,晋中公司以这套系统为支撑,以设备状态评价为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采用状态检修模式,调整了设备预试检修工作时机,有效地减少规程规定的周期性生产工作量,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可用率指标,减少了电网操作次数和非正常运行方式的时间。同时把有限的精力集中投入到“异常状态”及“严重状态”的设备管理上,让设备管理及大修、技改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司生产运行工作减少了很多额外工作量和检修费用,据介绍,截至目前,仅公司110千伏及以上设备就减少试验工作量10%,避免损失费用500万元,设备停电检修工作量减少50%以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