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勉县电力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侧记
2013-09-09 11:36: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以前,一个台区要用5名抄表员工,外出花3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名员工用电脑3个小时就可完成,而且数据准确率达100%。”8月26日,陕西勉县电力局农电管理中心员工韩书斌高兴地说。其实,他所说的电量远程集抄只是该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今年,该局在供区的部分农村台区试点安装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为农电管理工作的好帮手。
看到破解难题的希望
勉县地区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地势十分险峻,全县70%以上的村位于大山深处。供区内线路复杂,设备维护量大,巡视、抄表、检修等工作安全隐患多,是勉县电力局农电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供电所的员工去抄表和检修,费时费力风险大,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较高。”在供电所工作过10年的韩书斌体会颇深。
如何把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安全条件差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勉县电力局面前的巨大挑战。“全局上下也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治标不治本。”韩书斌说。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让勉县电力局看到了希望。通过对老旧线路设备的逐步改进换代,使该局建成11个电气化乡镇,73个电气化村,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尝到甜头的他们决定运用新技术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今年年初,该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式开始建设。
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连续几个月的加班加点之后,勉县电力局在近百个农村台区安装智能电表、采集箱、智能配电箱。“安装设备苦点累点倒没啥,关键是要学会功能模块的使用,必须得摸准吃透!”那一阵子,韩书斌和安装队的同事们可没少下功夫。为了做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一片、应用一片”,该局强化建设与应用的同步推进,一方面协调设备生产厂家召开培训会,另一方面赴兄弟单位学习取经,使系统的上线率、准确率等指标达到和超过标准。
这些准备工作使该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很快发挥了作用,除大大减少了每个月的抄表工作量之外,线损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提升。依托这一系统,该局开展了试点台区实时线损模型配置、核对档案工作。通过比对总的实时电量信息和支路电量信息,该局理顺了台区中线路、变压器、村组、客户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SG186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档案与现场的一致,实现了线损计算由人工到自动的过渡,解决了统计不准确、线损超标查找原因难等弊端。“现在,局里的很多部门都来找我们帮忙,安全运检部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电压值判断是否有低电压现象,以便及时调整确保电压合格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系统的综合信息分析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发展趋势,为今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韩书斌对此很得意。
期待应用更加深入
“技术进步推动管理升级,而管理升级也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上升的过程。”韩书斌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的此番言论主要基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目前系统中的表计和装置仍然处在磨合阶段,调试维护的工作量较大,该局将电量远程集抄后省下的部分抄表人员转换职能,变成系统的管理和消缺人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重建设轻运维,必须全面掌握系统的综合知识,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水平。”韩书斌表示。
其实勉县电力局考虑得十分长远。相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种硬件上的提高发展,该局把管理方法、管理思维的变革看得更重要。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以来积累的大量数据,该局正在积极与生产MIS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接轨,力求建立一个能够为生产、用电、发策、营销等多专业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看到破解难题的希望
勉县地区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地势十分险峻,全县70%以上的村位于大山深处。供区内线路复杂,设备维护量大,巡视、抄表、检修等工作安全隐患多,是勉县电力局农电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供电所的员工去抄表和检修,费时费力风险大,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较高。”在供电所工作过10年的韩书斌体会颇深。
如何把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安全条件差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勉县电力局面前的巨大挑战。“全局上下也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治标不治本。”韩书斌说。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让勉县电力局看到了希望。通过对老旧线路设备的逐步改进换代,使该局建成11个电气化乡镇,73个电气化村,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尝到甜头的他们决定运用新技术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今年年初,该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式开始建设。
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连续几个月的加班加点之后,勉县电力局在近百个农村台区安装智能电表、采集箱、智能配电箱。“安装设备苦点累点倒没啥,关键是要学会功能模块的使用,必须得摸准吃透!”那一阵子,韩书斌和安装队的同事们可没少下功夫。为了做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一片、应用一片”,该局强化建设与应用的同步推进,一方面协调设备生产厂家召开培训会,另一方面赴兄弟单位学习取经,使系统的上线率、准确率等指标达到和超过标准。
这些准备工作使该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很快发挥了作用,除大大减少了每个月的抄表工作量之外,线损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提升。依托这一系统,该局开展了试点台区实时线损模型配置、核对档案工作。通过比对总的实时电量信息和支路电量信息,该局理顺了台区中线路、变压器、村组、客户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SG186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档案与现场的一致,实现了线损计算由人工到自动的过渡,解决了统计不准确、线损超标查找原因难等弊端。“现在,局里的很多部门都来找我们帮忙,安全运检部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电压值判断是否有低电压现象,以便及时调整确保电压合格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系统的综合信息分析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发展趋势,为今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韩书斌对此很得意。
期待应用更加深入
“技术进步推动管理升级,而管理升级也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上升的过程。”韩书斌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的此番言论主要基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目前系统中的表计和装置仍然处在磨合阶段,调试维护的工作量较大,该局将电量远程集抄后省下的部分抄表人员转换职能,变成系统的管理和消缺人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重建设轻运维,必须全面掌握系统的综合知识,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水平。”韩书斌表示。
其实勉县电力局考虑得十分长远。相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种硬件上的提高发展,该局把管理方法、管理思维的变革看得更重要。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以来积累的大量数据,该局正在积极与生产MIS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接轨,力求建立一个能够为生产、用电、发策、营销等多专业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