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智能配网应用水平――从威海供电公司配网运行指标看变化
2013-08-16 10:19:1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这是一组令人欣慰的数字――
2013年上半年,配网故障率由2.43次/百公里・年降为0.96次/百公里・年;
故障区间平均定位时间由60分钟降为30秒;
非故障区域平均恢复供电时间由90分钟降为3.5分钟;
配网故障平均恢复时间由2.15小时降为1.36小时;
客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由12.3分钟降为2.7分钟;
……
可喜变化的背后,是山东威海供电公司积极推进智能配网建设应用的结果。
配网多项指标全面向好
早在2011年8月,威海智能配网建设工程启动之初,该公司便提出要着眼于实用化,按照“建设重在应用”的原则,做到“改造一条、接入一条、应用一条”。
按照这个思路,该公司在智能配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同步”,即与流程优化同步、与精益管理同步、与人才储备同步。
该公司坚持安装、调试、运行流程化管理,抽调骨干力量成立配网调控中心,强化配网监控,快速消缺。坚持从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实战中积累经验,建立健全了《智能配电网运维管理办法》等11项运维、检修规章制度。坚持多渠道培养人才,采取现场操作、专家授课、技能比武等方法,强化配电、保护、通信等专业人才培训。
据统计,工程实施以来,该公司共新增和更换过载变压器145台,改造低压线路189千米,改造10千伏绝缘线路117千米,综合线损率由改造之初的3.27%降为目前的2.19%,10千伏线路图纸资料、系统数据完整率达到100%。
截至6月底,在反映城市配网自动化应用指数的5个关键指标中,威海供电公司有4个指标在全省领先。数据显示,自2012年4月27日配网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操作1054次,捕捉故障点95个,隔离故障点95个,减少10千伏故障停电总时户数3162个,减少电量损失58万千瓦时。
“正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三个同步’的工作思路,我们不仅于2012年11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直供区和县域中心区智能配电网全覆盖,而且锻炼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为智能配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威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孙承超深有感触地说。
加速实现配网自动化与抢修指挥平台交互使用
7月8日,威海供电公司在月度工作例会上,对深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又提出了新要求:着力推动配电自动化向400伏延伸,推进配网抢修指挥、组织、流程、制度、作业、装备、物资“7个标准化”,抓好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深入应用,完成车载视频、单兵视频等接入,实现配网故障的可视化抢修。
7月30日12时48分,受大风暴雨影响,威海10千伏里口线故障跳闸,配电监控中心及时发出事故告警。30秒后,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判定故障区间在24号杆分段开关以下。几乎与此同时,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收到事故报修工单,当值人员丛君宇通过系统迅速将工单派发至设备管辖单位――配电运检一班,并电话通知班长周卫东。12时52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已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了自愈,并短信通知停电区域客户。14时3分,故障区间抢修完毕,供电恢复。从故障发生到故障区间隔离,非故障区间负荷转供仅用时3分30秒,抢修仅用时1小时21分。
“业务整合后,我们狠抓配网自动化和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交互应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推行标准化抢修作业,对10千伏、0.4千伏电网故障抢修、计划停电、现场抢修过程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抢修效率。”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班长李晓志说。
据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文艳介绍,为从根本上保证抢修效率,威海供电公司按照抢修半径不超过5千米、到达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原则,在全市设立了13个抢修点,所有抢修车辆均配备了标准化工具和物料,以及GPS定位、轨迹追踪装置。其中有4辆抢修车还配置了车载视频,8个站点配置了单兵视频,目前均已顺利接入配网指挥抢修平台,实现了可视化抢修。
“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应用,就如同为我们配备了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不仅节约了运维检修人员的故障排查时间,为快速抢修提供了可靠保障,而且也保证了我们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极端恶劣天气下,能避免很多意外。”谈起配网自动化,配电运检室分管智能配网的负责人孙维杰这样说。
2013年上半年,配网故障率由2.43次/百公里・年降为0.96次/百公里・年;
故障区间平均定位时间由60分钟降为30秒;
非故障区域平均恢复供电时间由90分钟降为3.5分钟;
配网故障平均恢复时间由2.15小时降为1.36小时;
客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由12.3分钟降为2.7分钟;
……
可喜变化的背后,是山东威海供电公司积极推进智能配网建设应用的结果。
配网多项指标全面向好
早在2011年8月,威海智能配网建设工程启动之初,该公司便提出要着眼于实用化,按照“建设重在应用”的原则,做到“改造一条、接入一条、应用一条”。
按照这个思路,该公司在智能配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同步”,即与流程优化同步、与精益管理同步、与人才储备同步。
该公司坚持安装、调试、运行流程化管理,抽调骨干力量成立配网调控中心,强化配网监控,快速消缺。坚持从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实战中积累经验,建立健全了《智能配电网运维管理办法》等11项运维、检修规章制度。坚持多渠道培养人才,采取现场操作、专家授课、技能比武等方法,强化配电、保护、通信等专业人才培训。
据统计,工程实施以来,该公司共新增和更换过载变压器145台,改造低压线路189千米,改造10千伏绝缘线路117千米,综合线损率由改造之初的3.27%降为目前的2.19%,10千伏线路图纸资料、系统数据完整率达到100%。
截至6月底,在反映城市配网自动化应用指数的5个关键指标中,威海供电公司有4个指标在全省领先。数据显示,自2012年4月27日配网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操作1054次,捕捉故障点95个,隔离故障点95个,减少10千伏故障停电总时户数3162个,减少电量损失58万千瓦时。
“正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三个同步’的工作思路,我们不仅于2012年11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直供区和县域中心区智能配电网全覆盖,而且锻炼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为智能配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威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孙承超深有感触地说。
加速实现配网自动化与抢修指挥平台交互使用
7月8日,威海供电公司在月度工作例会上,对深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又提出了新要求:着力推动配电自动化向400伏延伸,推进配网抢修指挥、组织、流程、制度、作业、装备、物资“7个标准化”,抓好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深入应用,完成车载视频、单兵视频等接入,实现配网故障的可视化抢修。
7月30日12时48分,受大风暴雨影响,威海10千伏里口线故障跳闸,配电监控中心及时发出事故告警。30秒后,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判定故障区间在24号杆分段开关以下。几乎与此同时,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收到事故报修工单,当值人员丛君宇通过系统迅速将工单派发至设备管辖单位――配电运检一班,并电话通知班长周卫东。12时52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已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了自愈,并短信通知停电区域客户。14时3分,故障区间抢修完毕,供电恢复。从故障发生到故障区间隔离,非故障区间负荷转供仅用时3分30秒,抢修仅用时1小时21分。
“业务整合后,我们狠抓配网自动化和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交互应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推行标准化抢修作业,对10千伏、0.4千伏电网故障抢修、计划停电、现场抢修过程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抢修效率。”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班长李晓志说。
据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文艳介绍,为从根本上保证抢修效率,威海供电公司按照抢修半径不超过5千米、到达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原则,在全市设立了13个抢修点,所有抢修车辆均配备了标准化工具和物料,以及GPS定位、轨迹追踪装置。其中有4辆抢修车还配置了车载视频,8个站点配置了单兵视频,目前均已顺利接入配网指挥抢修平台,实现了可视化抢修。
“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应用,就如同为我们配备了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不仅节约了运维检修人员的故障排查时间,为快速抢修提供了可靠保障,而且也保证了我们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极端恶劣天气下,能避免很多意外。”谈起配网自动化,配电运检室分管智能配网的负责人孙维杰这样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