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率提升纪实
2013-07-31 12:59: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70%与96%之间的差距究竟是多少?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里,它们显示出,这是一个以万为单位的庞大用电客户群。2013年4月,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发出关于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关键指标专项提升工作的通知。依照通知要求,全省的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要在7月底达到96%。而同期,安庆供电公司的这个数据是70%。这对已成功安装了26万3千多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庆公司来说,他们需要在三个月内查出并解决近8万户用电信息采集不成功的问题。
工作从早上6点30分开始
童明华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30分左右开始,然后在晚上21点左右结束。这样的作息时间他从4月份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
童师傅是安庆公司计量部运维采集一班班长,是此次采集率专项提升工程的主要责任班组。“自接受这个任务后,全班人就没有正经地休过双休日,谁都不想公司因为这项工作而成为拉低全省平均数的‘差生’嘛。”
童师傅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无法采集到信息的客户资料从系统中导出,然后再按照路线远近划分好片区,等班组其他工作人员到齐,他会召开一个简单的站班会,分配工作,重复安全注意事项。7点40分左右,他就和同事们一起汇入早高峰的人流,开始一天的奔波。
安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城区小巷蜿蜒曲折、四通八达,那些散落在小巷中、建于不同年代的住宅群,令这个城市看上去更像是一座迷宫。
“首先我们要核对7万多户采集失败的电能表条码号,然后实地确认电表地址和条码号一致,之后再一一核定他们所属的电源点,最后再从电能表到采集器、集中器再到主站一路顺藤摸瓜查找采集失败的原因。”童明华说:“有时穿行在大街小巷中,我们会有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为1%的提升付出100%的努力
7月7日,周日,大暑。当天上午10点左右,孙雷在集贤北路一幢80年代的住宅楼里,从楼前到楼后,从一楼到五楼,来来回回已经查找了半个钟头。根据资料显示,这里应有60户用户,而他却始终只找到59块电能表。“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信息采集成功率越到后来上升得越缓慢的原因之一。”孙雷对眼前的困难似乎早有预料。
童明华、孙雷和同事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奔忙,安庆公司的采集成功率此时已经提升到了92%。“前期排查解决的都是比较集中的低采集率台区或者住宅群,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更多是零散用户,就像今天这样。”孙雷一边介绍着情况,一边仍仔细地查看着楼里的角角落落最终,负责该片电费核收的同事赶过来,协助孙雷在楼顶的违建阁楼里找到了这块电表。
每天行驶60多公里,排查100多户用户,是孙雷近三个月来的工作常态。他说:“上了90%之后,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可以用踏破铁鞋来形容。采集器接线不牢、电力线载波干扰、集中器故障,甚至是电能表时间不准确都有可能对采集成功率形成影响,我们除了挨家挨户排查以外,没有任何轻巧的办法。要用100%的努力换取每个1%的提升。”
冲刺“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
7月22日,根据省公司营销部通报,安庆公司的信息采集率升至95.97%,位列全省第五位。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内城区范围内还曾一度升至97%以上。
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周达到目标,童明华非常高兴却也不失清醒:“所有人都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努力,但后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7月28日,他和班组成员们一起做一周小结:“还有一万多户没有采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确保现有采集成功率稳定性的前提下,如何再进一步提高采集率……”当天下午17点,班组的内勤人员根据现场返回的数据,进行着采集点变更,流程修改等工作。之后,童明华将根据她们提供的数据情况来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7月29日,安庆公司营销部就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及应用管理再次进行部署:逐一清理零星散户,每周上报散户清理及施工进度情况。各部门加强沟通,通力合作,组织力量对终端断线以及获取不到数据的终端现场进行消缺;与厂家技术人员联系,对所有故障终端集中器、不合格采集模块进行升级、更换,确保集中器稳定运行,载波链路畅通,采集系统信息下发准确无误。
安庆公司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人员正用 100%的努力冲刺100%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祝捷)
工作从早上6点30分开始
童明华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30分左右开始,然后在晚上21点左右结束。这样的作息时间他从4月份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
童师傅是安庆公司计量部运维采集一班班长,是此次采集率专项提升工程的主要责任班组。“自接受这个任务后,全班人就没有正经地休过双休日,谁都不想公司因为这项工作而成为拉低全省平均数的‘差生’嘛。”
童师傅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无法采集到信息的客户资料从系统中导出,然后再按照路线远近划分好片区,等班组其他工作人员到齐,他会召开一个简单的站班会,分配工作,重复安全注意事项。7点40分左右,他就和同事们一起汇入早高峰的人流,开始一天的奔波。
安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城区小巷蜿蜒曲折、四通八达,那些散落在小巷中、建于不同年代的住宅群,令这个城市看上去更像是一座迷宫。
“首先我们要核对7万多户采集失败的电能表条码号,然后实地确认电表地址和条码号一致,之后再一一核定他们所属的电源点,最后再从电能表到采集器、集中器再到主站一路顺藤摸瓜查找采集失败的原因。”童明华说:“有时穿行在大街小巷中,我们会有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为1%的提升付出100%的努力
7月7日,周日,大暑。当天上午10点左右,孙雷在集贤北路一幢80年代的住宅楼里,从楼前到楼后,从一楼到五楼,来来回回已经查找了半个钟头。根据资料显示,这里应有60户用户,而他却始终只找到59块电能表。“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信息采集成功率越到后来上升得越缓慢的原因之一。”孙雷对眼前的困难似乎早有预料。
童明华、孙雷和同事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奔忙,安庆公司的采集成功率此时已经提升到了92%。“前期排查解决的都是比较集中的低采集率台区或者住宅群,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更多是零散用户,就像今天这样。”孙雷一边介绍着情况,一边仍仔细地查看着楼里的角角落落最终,负责该片电费核收的同事赶过来,协助孙雷在楼顶的违建阁楼里找到了这块电表。
每天行驶60多公里,排查100多户用户,是孙雷近三个月来的工作常态。他说:“上了90%之后,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可以用踏破铁鞋来形容。采集器接线不牢、电力线载波干扰、集中器故障,甚至是电能表时间不准确都有可能对采集成功率形成影响,我们除了挨家挨户排查以外,没有任何轻巧的办法。要用100%的努力换取每个1%的提升。”
冲刺“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
7月22日,根据省公司营销部通报,安庆公司的信息采集率升至95.97%,位列全省第五位。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内城区范围内还曾一度升至97%以上。
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周达到目标,童明华非常高兴却也不失清醒:“所有人都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努力,但后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7月28日,他和班组成员们一起做一周小结:“还有一万多户没有采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确保现有采集成功率稳定性的前提下,如何再进一步提高采集率……”当天下午17点,班组的内勤人员根据现场返回的数据,进行着采集点变更,流程修改等工作。之后,童明华将根据她们提供的数据情况来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7月29日,安庆公司营销部就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及应用管理再次进行部署:逐一清理零星散户,每周上报散户清理及施工进度情况。各部门加强沟通,通力合作,组织力量对终端断线以及获取不到数据的终端现场进行消缺;与厂家技术人员联系,对所有故障终端集中器、不合格采集模块进行升级、更换,确保集中器稳定运行,载波链路畅通,采集系统信息下发准确无误。
安庆公司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人员正用 100%的努力冲刺100%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祝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