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供电公司“集抄集收”完善提升版正式上线
2013-07-10 16:33: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7月8日上午,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客户中心片区经理王伟明前往华通花园, 对该小区一处未能成功采集数据的电表装置,进行现场运行维护。此后,他又来到另一用户家里,现场解答峰谷电价和阶梯电价计算方式,并给出节能建议。王伟明说,将不同业务“打包处理”,这样既节约了人力,又提升了效率。
高效率源自绍兴供电公司对营销“集抄集收”工作的完善与提升。今年2月,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的主导下,绍兴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开展“集抄集收”深化应用试点工作,在城区范围内对营销相关班组进行了人员重组和业务归并,成功实践“大班组、多专业”的“集抄集收”新型业务管理模式。7月1日,该公司“集抄集收”完善提升版正式“上线”。
问题显现需提升
“集抄集收”是电费抄表模式的重大变革,体现了集约、智能、高效的现代特征。通过一年的磨合与改进,绍兴供电公司“集抄集收”推广应用已初具规模,在减员增效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需要在发展中逐渐完善提升。”绍兴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茹传红介绍,在“集抄集收”模式推进过程中,逐渐显露出采集运维与现场补抄工作不协调、传统电费核算模式制约整体工作效率、低压配变台区管理手段缺失、电费催收方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集抄集收”模式尚存提升空间。
这其中,因管理制约和职责分离而拖累效率的问题最为凸显。在采集运维和现场补抄这一实例中,抄表班人员认为,采集运维的不及时,增加了现场补抄的工作量。而负责运维的人员则认为,很多客观原因造就了运维难度,发现、处理故障需要程序和时间。采集班班长胡建光告诉笔者,“不同班组人员之间协调不畅,是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如何密切专业组间的联系,实现“集抄集收”的精益化管理?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在原“集抄集收”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省公司“集抄集收”完善提升方案,并授意绍兴供电公司率先试点。很快,旨在破解各类管理问题的五个课题组在绍兴公司客户中心破茧而出,一场关乎变革的疾风劲吹营销战线。
班组重构走在先
“集抄集收”模式的完善提升,编制方案是关键。作为方案起草人之一的电费组骨干沈志宏表示,从今年5月开始,他和他的“战友”历经了8轮次的方案讨论、调整,参与了两轮的模拟环境测试,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调整涉及的流程、权限和功能逐一作了梳理。直至7月1日,绍兴公司“大班组、多专业”的“集抄集收”业务管理模式正式开始运作。
在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该公司对涉及“集抄集收”业务开展的相关班组进行工作职责归并和重组。一方面撤销自动抄表班,将自动抄表班的自动抄表及相关职责划归采集班;将高压客户电费催收职责划归高压用电检查班。另一方面,在城区撤销低压用电检查班、抄表班,整合低压用电检查班和抄表班,以及采集班的低压客户现场采集运维职责,成立片区经理班。同步成立现场稽核班,增设采集运维技术岗位,确保“集抄集收”模式切实发挥“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的应用成效。
新近走马上任的片区经理姒越峰介绍,一个班组内有多个专业,实施片区管理,可以实现专业协同,破解原来各班组间工作职责界限模糊、工作协调不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片区管理还可以充分发挥售后用电业务人员的优势,提高电费催收效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多方保障更精益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维护涉及岗位调动人员利益,保障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在“集抄集收”完善提升之初,绍兴公司同步启动深化应用配套保障工程,范围涵盖组织、制度、技术、人员、安全和宣传六大方面,同时组织各类人员深化业务培训,为该模式的全地区推广奠定基础。
“集抄集收”完善提升工作成功迈出第一步,预期成效可观。采集运维和补抄“一体化”管理后,人员配置可以更加精简,低压用电检查、抄表、核算、催费等人员合计缩减22人,缩减比例达到23.2%;同时,整体运作可以更加高效,全年车辆需求可从5136辆次减少到3696辆次,节省比例28.04%;管控能力显著增强,补抄人员参与采集日常运维,大大提高现场采集故障处理率,提升电费回收的空间。
“在此次完善提升工作中,有50人左右涉及班组变动和岗位变动,若不及时关注员工思想动态,会影响工作平稳推进。”客户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磊表示,中心已建立员工思想动态跟踪机制,开展人员谈心活动,及时了解职工诉求,解答职工疑问,缓解职工压力。引导职工把改革当成一次机遇、一次锻炼、一次比较和一次提升,鼓励员工树立信心,抓住机遇提升自我,投身企业改革发展浪潮之中。(王林波 方洁 王力军)
高效率源自绍兴供电公司对营销“集抄集收”工作的完善与提升。今年2月,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的主导下,绍兴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开展“集抄集收”深化应用试点工作,在城区范围内对营销相关班组进行了人员重组和业务归并,成功实践“大班组、多专业”的“集抄集收”新型业务管理模式。7月1日,该公司“集抄集收”完善提升版正式“上线”。
问题显现需提升
“集抄集收”是电费抄表模式的重大变革,体现了集约、智能、高效的现代特征。通过一年的磨合与改进,绍兴供电公司“集抄集收”推广应用已初具规模,在减员增效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需要在发展中逐渐完善提升。”绍兴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茹传红介绍,在“集抄集收”模式推进过程中,逐渐显露出采集运维与现场补抄工作不协调、传统电费核算模式制约整体工作效率、低压配变台区管理手段缺失、电费催收方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集抄集收”模式尚存提升空间。
这其中,因管理制约和职责分离而拖累效率的问题最为凸显。在采集运维和现场补抄这一实例中,抄表班人员认为,采集运维的不及时,增加了现场补抄的工作量。而负责运维的人员则认为,很多客观原因造就了运维难度,发现、处理故障需要程序和时间。采集班班长胡建光告诉笔者,“不同班组人员之间协调不畅,是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如何密切专业组间的联系,实现“集抄集收”的精益化管理?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在原“集抄集收”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省公司“集抄集收”完善提升方案,并授意绍兴供电公司率先试点。很快,旨在破解各类管理问题的五个课题组在绍兴公司客户中心破茧而出,一场关乎变革的疾风劲吹营销战线。
班组重构走在先
“集抄集收”模式的完善提升,编制方案是关键。作为方案起草人之一的电费组骨干沈志宏表示,从今年5月开始,他和他的“战友”历经了8轮次的方案讨论、调整,参与了两轮的模拟环境测试,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调整涉及的流程、权限和功能逐一作了梳理。直至7月1日,绍兴公司“大班组、多专业”的“集抄集收”业务管理模式正式开始运作。
在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该公司对涉及“集抄集收”业务开展的相关班组进行工作职责归并和重组。一方面撤销自动抄表班,将自动抄表班的自动抄表及相关职责划归采集班;将高压客户电费催收职责划归高压用电检查班。另一方面,在城区撤销低压用电检查班、抄表班,整合低压用电检查班和抄表班,以及采集班的低压客户现场采集运维职责,成立片区经理班。同步成立现场稽核班,增设采集运维技术岗位,确保“集抄集收”模式切实发挥“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的应用成效。
新近走马上任的片区经理姒越峰介绍,一个班组内有多个专业,实施片区管理,可以实现专业协同,破解原来各班组间工作职责界限模糊、工作协调不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片区管理还可以充分发挥售后用电业务人员的优势,提高电费催收效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多方保障更精益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维护涉及岗位调动人员利益,保障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在“集抄集收”完善提升之初,绍兴公司同步启动深化应用配套保障工程,范围涵盖组织、制度、技术、人员、安全和宣传六大方面,同时组织各类人员深化业务培训,为该模式的全地区推广奠定基础。
“集抄集收”完善提升工作成功迈出第一步,预期成效可观。采集运维和补抄“一体化”管理后,人员配置可以更加精简,低压用电检查、抄表、核算、催费等人员合计缩减22人,缩减比例达到23.2%;同时,整体运作可以更加高效,全年车辆需求可从5136辆次减少到3696辆次,节省比例28.04%;管控能力显著增强,补抄人员参与采集日常运维,大大提高现场采集故障处理率,提升电费回收的空间。
“在此次完善提升工作中,有50人左右涉及班组变动和岗位变动,若不及时关注员工思想动态,会影响工作平稳推进。”客户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磊表示,中心已建立员工思想动态跟踪机制,开展人员谈心活动,及时了解职工诉求,解答职工疑问,缓解职工压力。引导职工把改革当成一次机遇、一次锻炼、一次比较和一次提升,鼓励员工树立信心,抓住机遇提升自我,投身企业改革发展浪潮之中。(王林波 方洁 王力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