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余姚市供电局运用微信让工作更高效
2013-05-13 12:10: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浙江余姚市供电局的生产现场,微信成为员工提升工作效率、解决技术难题的快速通道,被广泛使用。
技术交流“随手拍”
“翁班,我巡线在35千伏凤梁3868线16号塔下,发现塔的线路避雷器好像和别的不一样。”4月22日,浙江余姚市供电局输电运检中心新员工小辉向班长翁建刚汇报情况。“具体是哪个部位,避雷器是什么型号的,带不带间隙?”
小辉拿出手机,每个角度都拍了一张照片,然后用微信发送给班长。“是带间隙的避雷器下方的弧形电极松动后脱落了,暂时不影响线路运行,按流程安排检修消缺!”班长用微信语音功能完成了现场教学分析。
“我们巡线员工都加入到微信群里了。”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朱建军说,余姚地形复杂多样,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58条35千伏线路,61条110千伏线路,9个巡线员每年要走1万多千米路,巡视的杆塔、金具型号各有不同,缺陷、隐患种类各异,利用微信现场技术交流,省心省力!
目前余姚市供电局仅输电、变电、配电3条生产线成立的技术响应群组已不下10个,吸引了55个班组、200余名青年员工参与。青年员工借助微信解决的生产技术难题有记录的就有20余条。
服务贴身“一线牵”
“阿胜师傅,我们厂新进了一台发电机,今晚就得用,可是接线有点问题!”4月18日下午4点,马渚供配电营业所值班员胡胜接到宁波正耀电器有限公司电工章志明的求助电话。
“章师傅,这个配电柜线路应该不烦琐,你先发个图片过来看看吧!”从所里到厂里来去要一个多小时,胡胜想,不妨试试通过微信快速为企业解决问题。
胡胜拿着手机上收到的配电柜照片与同事一起商讨。“这看起来像康明斯的发电机,我以前装过。”老师傅陈安芳指着发电机的照片说,“它的出线有4条,3根火线和1根零线,相序接错电动机就反转了!”“柜旁的这堆电缆得清理出去。”眼尖的小周指着图片的一角说。胡胜将大家的意见汇总后回了过去。半个小时后,章志明传来成功运行的消息:“你们虽然不上门,服务照样很到家啊!”
青工成长“搭快车”
“这标着‘1SH’的方框图形代表什么?”4月26日,变电运行二班的青年员工王飞利用午休时间恶补设备图纸知识。可一个陌生的图形符号成了“拦路虎”。他想起了工区新组建的技术响应微信群,马上把图纸用手机拍下来,传到微信群组上求解答。
1分钟后,一张现场实物图已经上传到群里,还备注了“大电流试验端子盒”。正在变电站现场巡视的张权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主变保护屏上的大电流试验端子盒,马上就拍了张照片传到微信群组上回复。“差动回路范围内的开关进行检修时,需要操作大电流试验端子。”值长王磊也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下子群里热腾起来。
“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共享性更加能促进青年员工交流成长。”余姚供电局培训中心负责人徐伟良说,在传统的青工讲坛等平台基础上,采用新媒体推动青工岗位成长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通道。(卢味红 陈潮洋)
技术交流“随手拍”
“翁班,我巡线在35千伏凤梁3868线16号塔下,发现塔的线路避雷器好像和别的不一样。”4月22日,浙江余姚市供电局输电运检中心新员工小辉向班长翁建刚汇报情况。“具体是哪个部位,避雷器是什么型号的,带不带间隙?”
小辉拿出手机,每个角度都拍了一张照片,然后用微信发送给班长。“是带间隙的避雷器下方的弧形电极松动后脱落了,暂时不影响线路运行,按流程安排检修消缺!”班长用微信语音功能完成了现场教学分析。
“我们巡线员工都加入到微信群里了。”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朱建军说,余姚地形复杂多样,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58条35千伏线路,61条110千伏线路,9个巡线员每年要走1万多千米路,巡视的杆塔、金具型号各有不同,缺陷、隐患种类各异,利用微信现场技术交流,省心省力!
目前余姚市供电局仅输电、变电、配电3条生产线成立的技术响应群组已不下10个,吸引了55个班组、200余名青年员工参与。青年员工借助微信解决的生产技术难题有记录的就有20余条。
服务贴身“一线牵”
“阿胜师傅,我们厂新进了一台发电机,今晚就得用,可是接线有点问题!”4月18日下午4点,马渚供配电营业所值班员胡胜接到宁波正耀电器有限公司电工章志明的求助电话。
“章师傅,这个配电柜线路应该不烦琐,你先发个图片过来看看吧!”从所里到厂里来去要一个多小时,胡胜想,不妨试试通过微信快速为企业解决问题。
胡胜拿着手机上收到的配电柜照片与同事一起商讨。“这看起来像康明斯的发电机,我以前装过。”老师傅陈安芳指着发电机的照片说,“它的出线有4条,3根火线和1根零线,相序接错电动机就反转了!”“柜旁的这堆电缆得清理出去。”眼尖的小周指着图片的一角说。胡胜将大家的意见汇总后回了过去。半个小时后,章志明传来成功运行的消息:“你们虽然不上门,服务照样很到家啊!”
青工成长“搭快车”
“这标着‘1SH’的方框图形代表什么?”4月26日,变电运行二班的青年员工王飞利用午休时间恶补设备图纸知识。可一个陌生的图形符号成了“拦路虎”。他想起了工区新组建的技术响应微信群,马上把图纸用手机拍下来,传到微信群组上求解答。
1分钟后,一张现场实物图已经上传到群里,还备注了“大电流试验端子盒”。正在变电站现场巡视的张权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主变保护屏上的大电流试验端子盒,马上就拍了张照片传到微信群组上回复。“差动回路范围内的开关进行检修时,需要操作大电流试验端子。”值长王磊也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下子群里热腾起来。
“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共享性更加能促进青年员工交流成长。”余姚供电局培训中心负责人徐伟良说,在传统的青工讲坛等平台基础上,采用新媒体推动青工岗位成长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通道。(卢味红 陈潮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