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之际 细看电力信息化
2004-02-17 13:15: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讨论电力信息化以前,我们不能脱离电力行业的行业特点和背景分析。基于目前严峻的电力供需矛盾和发电市场的初步放开,大量资本介入到电力基本建设中去,这决定了未来几年内电力行业将保持较高的基建投资规模。而电力信息化建设也会随之保持一定的增长。电力行业信息化将根据细分的业务类别,形成各有特色的信息化需求。
发电企业的特殊需求
发电企业虽然目前独立出来成为了市场主体,但其供应链并不完整。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销售环节上,国家对电力产品销售尚未放开,基本上是国家 (电网公 司)统购统销,只有极少部分电力销售在地方电网开展,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者农村。而对于发电企业直接向大企业供电这种销售模式,国家目前暂时没有放开。
因此,发电企业的价值链中最缺乏的就是销售环节,其“惟一”大客户就是电网公司,因此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对销售环节需求度不高。而发电企业作为生产企业,其核心功能就是电力生产,而电力生产涉及电厂建设、发电能源采购(煤 、水 )、电力生产等环节。同时电力生产对安全要求较高,发电设备数量庞大,因而对设备的维护需求也较高。通过以上对价值链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发电企业对各大信息系统的需求:
E RP:发电行业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其对E RP的需求并不像传统制造业那么高。其信息化需求首先保证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高效,但随著发电企业逐步认识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在未来竞争中的关键作用,有的企业提出了“安全第一、成本领先”的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在保证工业自动化系统高效运行的情况下,E RP系统在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方面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财务、采购、库存模块与E AM系统的无缝集成有效地降低了各个成本中心的运营成本,最终降低整个企业的发电成本,为企业在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带来更多的利润。
E AM:发电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对设备维护、安全运营的要求极高,E AM系统对发电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E AM产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设备维护,其功能已经向E RP系统衍生。反过来,传统的E RP产品也在向E AM系统衍生。发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取合适的信息系统,不可贪大求全,也不可舍本逐末。
发电企业因其业务特性决定了其产品不能储存、结构单一、缺少营销环节等特点,因此其对C RM、 PDM系统、S CM等系统的需求都不高,而只要定制相应的管理系统即可满足需求。
供电企业I T 需求分析
供电企业即电网公司的业务模式与发电企业有很大不同,其作为发电企业的下游,买入电力产品在整个售电市场进行分配,这决定其经营模式将是面对巨大的终端客户进行电力销售和供应。虽然国家目前对电网公司的定位主要还是一个公共事业单位,主要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因而在电力价格方面有严格限定,并未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放开价格。但由于电网面对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电力消费者,其信息化对销售环节的需求相对较高,对E RP系统和C RM系统都有局部需求。但目前从供电企业实施E RP的情况看,效果均不太理想,基本停留在财务管理的层面上,很难发挥E RP的整体效果。所以供电企业对实施E RP持谨慎态度,目前信息化建设基本是定制开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电力系统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和融资渠道,以及充足的资金而开展起来的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覆盖了电力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这种情况恰好导致了该领域的信息化需求较为复杂,但多种经营在电力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信息化需求也处于摸索阶段。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发电企业的特殊需求
发电企业虽然目前独立出来成为了市场主体,但其供应链并不完整。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销售环节上,国家对电力产品销售尚未放开,基本上是国家 (电网公 司)统购统销,只有极少部分电力销售在地方电网开展,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者农村。而对于发电企业直接向大企业供电这种销售模式,国家目前暂时没有放开。
因此,发电企业的价值链中最缺乏的就是销售环节,其“惟一”大客户就是电网公司,因此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对销售环节需求度不高。而发电企业作为生产企业,其核心功能就是电力生产,而电力生产涉及电厂建设、发电能源采购(煤 、水 )、电力生产等环节。同时电力生产对安全要求较高,发电设备数量庞大,因而对设备的维护需求也较高。通过以上对价值链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发电企业对各大信息系统的需求:
E RP:发电行业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其对E RP的需求并不像传统制造业那么高。其信息化需求首先保证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高效,但随著发电企业逐步认识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在未来竞争中的关键作用,有的企业提出了“安全第一、成本领先”的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在保证工业自动化系统高效运行的情况下,E RP系统在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方面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财务、采购、库存模块与E AM系统的无缝集成有效地降低了各个成本中心的运营成本,最终降低整个企业的发电成本,为企业在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带来更多的利润。
E AM:发电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对设备维护、安全运营的要求极高,E AM系统对发电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E AM产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设备维护,其功能已经向E RP系统衍生。反过来,传统的E RP产品也在向E AM系统衍生。发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取合适的信息系统,不可贪大求全,也不可舍本逐末。
发电企业因其业务特性决定了其产品不能储存、结构单一、缺少营销环节等特点,因此其对C RM、 PDM系统、S CM等系统的需求都不高,而只要定制相应的管理系统即可满足需求。
供电企业I T 需求分析
供电企业即电网公司的业务模式与发电企业有很大不同,其作为发电企业的下游,买入电力产品在整个售电市场进行分配,这决定其经营模式将是面对巨大的终端客户进行电力销售和供应。虽然国家目前对电网公司的定位主要还是一个公共事业单位,主要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因而在电力价格方面有严格限定,并未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放开价格。但由于电网面对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电力消费者,其信息化对销售环节的需求相对较高,对E RP系统和C RM系统都有局部需求。但目前从供电企业实施E RP的情况看,效果均不太理想,基本停留在财务管理的层面上,很难发挥E RP的整体效果。所以供电企业对实施E RP持谨慎态度,目前信息化建设基本是定制开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电力系统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和融资渠道,以及充足的资金而开展起来的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覆盖了电力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这种情况恰好导致了该领域的信息化需求较为复杂,但多种经营在电力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信息化需求也处于摸索阶段。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