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数字电力”的现实困境
2004-06-02 13:43: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文戴小廷(吉林)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军,电力企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发展而共同进步。为此,我国政府结合新形势,创新理念,提出在电力行业打造“数字电力”的口号。许多电力企业先后建立了厂(公司)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建立了一整套反应及时、网络互通、功能多样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一部分企业花费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最后却如雾里看花,收效甚微。
笔者从多家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个案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期望以此能给那些正在信息化道路上奔走的企业提供一些启示。
■信息化现状
东北电网覆盖着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广大地域。东北电力行业企业主要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火电企业中多数为国家投资建设的老电厂。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16日发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04年1月至2月份辽宁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144.55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1.95亿千瓦时;吉林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56.59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5.12亿千瓦时;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85.07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0.94亿千瓦时。东北电力企业分属于四个大公司,分别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初步建成了一系列财务、生产经营管理、各类电力自动化、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等各具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吉林省电力公司在使用统一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和基于GIS的输变电管理系统软件之后,下一步将投入运行全省统一的客服和营销管理系统,预计将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信息网覆盖,并应用到各基层供电营业所。再如吉林省的白城供电公司,其建立的送电线路卫星定位巡视系统、送配电工作票与操作票管理系统、需求侧电压检测系统等信息系统,都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安全、经济地生产、运营电力为基础的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地发供电,提高电网调度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变电站及保护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计量计费自动化系统、发电报价系统、电力交易系统等。
其中省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使用的主要是国外公司的产品,而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
2,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发供电企业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负荷管理、用户服务等系统。
3,以提高经济效益、优质服务为中心的电力客户服务系统。
电力客户服务系统提供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如集中抄表计费、用电查询、客户投诉、网上停电信息发布系统等。
总的来说,目前东北地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成长时期,还大有潜力可挖。
■现实困境
1,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
应该说,电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道路要比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风险,因为像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可靠运行,如果发生故障,必将直接导致发供电的中断,从而会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在设备执行故障自动化诊断时,技术人员也将面对一定程度的风险,即技术决策风险:假设设备诊断系统诊断设备良好,却出现了故障,企业将面临停机或停电事故;反之,如果发生故障误报,发供电机组将被迫停机检修,同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在推行信息化的道路上就更需要谨慎小心。因此,有时会使技术人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从而影响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信息人才紧缺
参与系统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并不能单纯由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特别是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开发中,不仅需要具有良好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力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具备良好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的管理者,而同时具有上述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中都比较紧缺。
而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方面,也需要大批懂技术、懂信息管理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军,电力企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发展而共同进步。为此,我国政府结合新形势,创新理念,提出在电力行业打造“数字电力”的口号。许多电力企业先后建立了厂(公司)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建立了一整套反应及时、网络互通、功能多样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一部分企业花费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最后却如雾里看花,收效甚微。
笔者从多家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个案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期望以此能给那些正在信息化道路上奔走的企业提供一些启示。
■信息化现状
东北电网覆盖着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广大地域。东北电力行业企业主要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火电企业中多数为国家投资建设的老电厂。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16日发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04年1月至2月份辽宁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144.55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1.95亿千瓦时;吉林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56.59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5.12亿千瓦时;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85.07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0.94亿千瓦时。东北电力企业分属于四个大公司,分别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初步建成了一系列财务、生产经营管理、各类电力自动化、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等各具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吉林省电力公司在使用统一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和基于GIS的输变电管理系统软件之后,下一步将投入运行全省统一的客服和营销管理系统,预计将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信息网覆盖,并应用到各基层供电营业所。再如吉林省的白城供电公司,其建立的送电线路卫星定位巡视系统、送配电工作票与操作票管理系统、需求侧电压检测系统等信息系统,都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安全、经济地生产、运营电力为基础的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地发供电,提高电网调度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变电站及保护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计量计费自动化系统、发电报价系统、电力交易系统等。
其中省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使用的主要是国外公司的产品,而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
2,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发供电企业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负荷管理、用户服务等系统。
3,以提高经济效益、优质服务为中心的电力客户服务系统。
电力客户服务系统提供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如集中抄表计费、用电查询、客户投诉、网上停电信息发布系统等。
总的来说,目前东北地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成长时期,还大有潜力可挖。
■现实困境
1,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
应该说,电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道路要比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风险,因为像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可靠运行,如果发生故障,必将直接导致发供电的中断,从而会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在设备执行故障自动化诊断时,技术人员也将面对一定程度的风险,即技术决策风险:假设设备诊断系统诊断设备良好,却出现了故障,企业将面临停机或停电事故;反之,如果发生故障误报,发供电机组将被迫停机检修,同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在推行信息化的道路上就更需要谨慎小心。因此,有时会使技术人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从而影响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信息人才紧缺
参与系统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并不能单纯由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特别是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开发中,不仅需要具有良好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力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具备良好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的管理者,而同时具有上述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中都比较紧缺。
而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方面,也需要大批懂技术、懂信息管理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