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力的市场化之路
2003-09-17 19:11:51 来源:网络世界
A-
A+
电力18讯: ■ 本报记者 王昱虹
业内人士评价,广州供电分公司的IT水平相比国内大多数电力企业,大概领先两到三年。
去广州供电分公司采访之初,曾经有过很多的期待,特别是几个电力系统的朋友听说了我的目的地之后,每个人的表态反差那么大,搞得一下特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跟他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一个电力部门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那里,他们那里的IT能比得上咱们北京吗?他们那里虽然有钱,经济也发达,但很少听到过他们那儿IT的声音。
也有人说,哦,广州供电分公司,那可是个不错的单位,据说当地的大学生毕业,最想去的单位就是那里。
还有朋友鼓励,去那里看看吧,他们那里厂网分开、市场化改革开始得早,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不过,广东人一向作风务实埋头做事,肯定不会象我们这儿,这么不计成本地搞什么ERP、CRM……
电力是个很难说清的事情,复杂的业务,复杂的IT,相互间的纠缠与关联,千头万绪。而在以往的电力话题采访里,每次试图抓住一条主线,或者理顺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总会无一例外地碰上一堆软钉子,告诉你这个资源垄断的行业有多么特殊而复杂,很多问题不能按市场化的逻辑来解释:明知有投入没产出的项目,为了所谓的社会效益或者门面,也会一掷千金;而很多当务之急的调整和改变,却会以老国企旧习难改做挡箭牌,继续维持它的传统。一些简单的问题到了这儿,或许就要再拐上几道弯,或者在别处行之有效的做法拿到这里就满不是那么回事。
没曾想,这些已经见怪不怪的经验,在见到了广州供电公司信息部的王柏勇经理时,一下全都派不上了用场。
王柏勇一条一条地捋着他们的IT脉络,思路细密地讲述着公司里每个IT事件的前因后果,广州供电分公司的IT面貌象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展开,简洁洗练的运笔,把电力公司里谁家都少不了的财务、营销、生产、计划等业务勾勒得虚实交错,骨架分明。
迷雾一样的电力IT,就这么清澈、坦诚地呈现在了眼前。
广东电力IT掠影
即便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人均收入普遍较高的广州市,电力部门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分配时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尤其在两三年前更是如此。
广东省电力集团作为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两年前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厂网分开,向电力市场化跨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广州市政府调整电价,平均每度电下调近 0.1元。对于每年卖电238亿度,年电费销售量达170亿元的广州供电分公司,这意味着一年减少了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电力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锐减,企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效益的关注,对企业资源优化、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要求,急迫地摆在了眼前。
作为信息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考虑自己如何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做些事情。
广州供电分公司对信息部门的作用看得很清。他们认为: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是一定要讲回报的,要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每个IT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或价值必须平行地从信息部门流动到其他业务部门,来提高主营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开始不断从业务应用的需求中,挖掘IT项目的机会,通过每个IT项目的实现,来提升主业的水平和能力。
广东电力集团的体制变革,尤其是业务的集中管理和预算管理,促使IT部门不得不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企业的信息规划,由此,IT项目管理和建设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项目管理上,他们提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体部署、规范建设,在建设模式上,他们更加强调数据集中、应用分布、基于业务流出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并更加关注系统的实用性。相对于过去集团所属各单位或下设机构的以需求引导、自主立项、分散开发的基本状况,现在的IT建设已经从各自为战、百花齐放进入到了更加有序发展的阶段。以广州供电分公司为例,过去在IT方面的各种举措,都是自己规划自己实施,现在,则要听从广电集团的统一调动和指挥。
相对集权化的管理,对信息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分散到统一、从孤岛到集中的良性驱动。
去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之后,开始对所辖的包括广东电力集团在内的南方五省电网公司的IT战略进行部署。在南方电网信息规划尚未出台之际,广州供电分公司根据广东电力集团“十五”信息规划,按照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财务营销流、计划工程流、生产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等四大IT应用
业内人士评价,广州供电分公司的IT水平相比国内大多数电力企业,大概领先两到三年。
去广州供电分公司采访之初,曾经有过很多的期待,特别是几个电力系统的朋友听说了我的目的地之后,每个人的表态反差那么大,搞得一下特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跟他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一个电力部门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那里,他们那里的IT能比得上咱们北京吗?他们那里虽然有钱,经济也发达,但很少听到过他们那儿IT的声音。
也有人说,哦,广州供电分公司,那可是个不错的单位,据说当地的大学生毕业,最想去的单位就是那里。
还有朋友鼓励,去那里看看吧,他们那里厂网分开、市场化改革开始得早,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不过,广东人一向作风务实埋头做事,肯定不会象我们这儿,这么不计成本地搞什么ERP、CRM……
电力是个很难说清的事情,复杂的业务,复杂的IT,相互间的纠缠与关联,千头万绪。而在以往的电力话题采访里,每次试图抓住一条主线,或者理顺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总会无一例外地碰上一堆软钉子,告诉你这个资源垄断的行业有多么特殊而复杂,很多问题不能按市场化的逻辑来解释:明知有投入没产出的项目,为了所谓的社会效益或者门面,也会一掷千金;而很多当务之急的调整和改变,却会以老国企旧习难改做挡箭牌,继续维持它的传统。一些简单的问题到了这儿,或许就要再拐上几道弯,或者在别处行之有效的做法拿到这里就满不是那么回事。
没曾想,这些已经见怪不怪的经验,在见到了广州供电公司信息部的王柏勇经理时,一下全都派不上了用场。
王柏勇一条一条地捋着他们的IT脉络,思路细密地讲述着公司里每个IT事件的前因后果,广州供电分公司的IT面貌象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展开,简洁洗练的运笔,把电力公司里谁家都少不了的财务、营销、生产、计划等业务勾勒得虚实交错,骨架分明。
迷雾一样的电力IT,就这么清澈、坦诚地呈现在了眼前。
广东电力IT掠影
即便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人均收入普遍较高的广州市,电力部门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分配时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尤其在两三年前更是如此。
广东省电力集团作为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两年前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厂网分开,向电力市场化跨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广州市政府调整电价,平均每度电下调近 0.1元。对于每年卖电238亿度,年电费销售量达170亿元的广州供电分公司,这意味着一年减少了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电力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锐减,企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效益的关注,对企业资源优化、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要求,急迫地摆在了眼前。
作为信息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考虑自己如何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做些事情。
广州供电分公司对信息部门的作用看得很清。他们认为: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是一定要讲回报的,要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每个IT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或价值必须平行地从信息部门流动到其他业务部门,来提高主营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开始不断从业务应用的需求中,挖掘IT项目的机会,通过每个IT项目的实现,来提升主业的水平和能力。
广东电力集团的体制变革,尤其是业务的集中管理和预算管理,促使IT部门不得不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企业的信息规划,由此,IT项目管理和建设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项目管理上,他们提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体部署、规范建设,在建设模式上,他们更加强调数据集中、应用分布、基于业务流出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并更加关注系统的实用性。相对于过去集团所属各单位或下设机构的以需求引导、自主立项、分散开发的基本状况,现在的IT建设已经从各自为战、百花齐放进入到了更加有序发展的阶段。以广州供电分公司为例,过去在IT方面的各种举措,都是自己规划自己实施,现在,则要听从广电集团的统一调动和指挥。
相对集权化的管理,对信息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分散到统一、从孤岛到集中的良性驱动。
去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之后,开始对所辖的包括广东电力集团在内的南方五省电网公司的IT战略进行部署。在南方电网信息规划尚未出台之际,广州供电分公司根据广东电力集团“十五”信息规划,按照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财务营销流、计划工程流、生产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等四大IT应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