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的三个真相
2003-07-24 09:44: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市场潜力很大”、“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下”、“人际关系壁垒较高”等,是外界对电力系统信息化的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现在看来,这些看法有些已不合时宜,有些甚至根本就不属实。
持“市场潜力很大”说法者,主要根据是国家电力系统体制改革可能带来一些市场化商机。但这些商机其实早在体制改革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是因为上届政府没有完成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决策,很多电力部门还“看不清方向”,所以影响了信息化进程。现在,改革进入正轨,市场开始启动,暂时呈现出一个增长爆发点。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电力信息化市场容量与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之前相比,基本持平。当然,也有人认为,电力部门“都很有钱”,同理可能“市场很大”,但事实却是:电厂信息化约占电力系统信息化整个市场八成以上,电厂市场化之后,作为一个成本中心,会根据市场来控制其成本,自然也包括信息化成本。国内某顾问公司有报告说,今年电力系统信息化采购市场约80亿元左右,这个说法也遭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批评。首先,它没有分清楚是哪些电力部门的信息化市场,据悉,仅电厂一项信息化市场,该报告就没有说清楚。在我国,电厂的股权结构很复杂,有国家直属电厂、部委直属电厂、企业自备电厂,仅企业自备电厂一项就有很大规模,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三大行业的自备电厂装机占容量就相当于三个省的规模,而这些电厂的市场都没有为很多报告所关注。另外,所谓的电力信息设备和产品也在发生变化,仅仅包含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市场容量与包含嵌入式设备的市场容量是无法相比的,二者不在同一数量级。所以,“市场潜力很大”的说法,本身就不够专业,自然无从谈起其准确性。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下”是持“市场潜力很大”说者的又一个论据,不过,事实却完全相反。据同方电子有限公司电力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洪斌介绍,我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在各个行业中仅次于电信、金融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与石油、化工、铁路、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相比,电力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以河南省电力系统为例,早在1998年前后,该省就已经布设了ATM光纤网,安装了Alpha双机备份集群和oracle最新版本的数据库,同时还实现了局内免费长途电话。外界之所以对电力系统留下这个印象,可能因为电力行业本身比较封闭,再加上整个行业对安全运营要求极高,以至于造成整个行业普遍在信息化问题上的保守态度,这些都给外界以“落后”的表现。此外,电力系统因为比较“有钱”,以前的信息化设备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在电力信息化领域,“一流设备,二流设计,三流管理”的流行说法就是例证。如何把这句话变为“一流的设备、设计和管理”,也许才是IT提供商的机会。
“人际关系壁垒较高”,也许在以前确实是主要的“市场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比较起作用,才给外界留下了“电力系统难进入”的印象。其实,正是因为电力系统十分注重安全,所以在选择其IT合作伙伴时,才不会随便接受对方。在电力系统信息化销售行为中,用户对陌生的IT提供商的第一反应是“你做过什么同类产品”。在这个行业,人们忌讳“第一个尝螃蟹”。所以,当很多IT厂商在向电力单位吹嘘其信息技术如何如何先进时,往往被用户一句反问所噎住:你做过两组30万千瓦机组的监控管理系统吗?四川某知名IT公司就曾经在这个问题上面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该用户在给安徽省某项目投标时,提出的方案承诺: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来定制其信息化系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其开发时间。但结果却是,该项目做了两年多、换了好几拨人,还是没有结束!
前期上述三个说法一度流传于世,包括一些大众媒体也有传播,但真实情况如何,还要深入到电力系统本身内部才能看得清楚。
持“市场潜力很大”说法者,主要根据是国家电力系统体制改革可能带来一些市场化商机。但这些商机其实早在体制改革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是因为上届政府没有完成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决策,很多电力部门还“看不清方向”,所以影响了信息化进程。现在,改革进入正轨,市场开始启动,暂时呈现出一个增长爆发点。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电力信息化市场容量与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之前相比,基本持平。当然,也有人认为,电力部门“都很有钱”,同理可能“市场很大”,但事实却是:电厂信息化约占电力系统信息化整个市场八成以上,电厂市场化之后,作为一个成本中心,会根据市场来控制其成本,自然也包括信息化成本。国内某顾问公司有报告说,今年电力系统信息化采购市场约80亿元左右,这个说法也遭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批评。首先,它没有分清楚是哪些电力部门的信息化市场,据悉,仅电厂一项信息化市场,该报告就没有说清楚。在我国,电厂的股权结构很复杂,有国家直属电厂、部委直属电厂、企业自备电厂,仅企业自备电厂一项就有很大规模,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三大行业的自备电厂装机占容量就相当于三个省的规模,而这些电厂的市场都没有为很多报告所关注。另外,所谓的电力信息设备和产品也在发生变化,仅仅包含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市场容量与包含嵌入式设备的市场容量是无法相比的,二者不在同一数量级。所以,“市场潜力很大”的说法,本身就不够专业,自然无从谈起其准确性。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下”是持“市场潜力很大”说者的又一个论据,不过,事实却完全相反。据同方电子有限公司电力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洪斌介绍,我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在各个行业中仅次于电信、金融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与石油、化工、铁路、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相比,电力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以河南省电力系统为例,早在1998年前后,该省就已经布设了ATM光纤网,安装了Alpha双机备份集群和oracle最新版本的数据库,同时还实现了局内免费长途电话。外界之所以对电力系统留下这个印象,可能因为电力行业本身比较封闭,再加上整个行业对安全运营要求极高,以至于造成整个行业普遍在信息化问题上的保守态度,这些都给外界以“落后”的表现。此外,电力系统因为比较“有钱”,以前的信息化设备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在电力信息化领域,“一流设备,二流设计,三流管理”的流行说法就是例证。如何把这句话变为“一流的设备、设计和管理”,也许才是IT提供商的机会。
“人际关系壁垒较高”,也许在以前确实是主要的“市场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比较起作用,才给外界留下了“电力系统难进入”的印象。其实,正是因为电力系统十分注重安全,所以在选择其IT合作伙伴时,才不会随便接受对方。在电力系统信息化销售行为中,用户对陌生的IT提供商的第一反应是“你做过什么同类产品”。在这个行业,人们忌讳“第一个尝螃蟹”。所以,当很多IT厂商在向电力单位吹嘘其信息技术如何如何先进时,往往被用户一句反问所噎住:你做过两组30万千瓦机组的监控管理系统吗?四川某知名IT公司就曾经在这个问题上面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该用户在给安徽省某项目投标时,提出的方案承诺: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来定制其信息化系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其开发时间。但结果却是,该项目做了两年多、换了好几拨人,还是没有结束!
前期上述三个说法一度流传于世,包括一些大众媒体也有传播,但真实情况如何,还要深入到电力系统本身内部才能看得清楚。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