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及指标体系探讨
2003-03-28 21:04:03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发电企业竞争力概述
企业竞争力研究源于西方。对企业竞争力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始于实业界和政府,它们对竞争力的关注点和研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因而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企业是从自身生存与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竞争力的,多采用管理学所涉及的微观分析方法,如对企业战略、成本、质量、生产过程、市场营销及财务等方面的分析。随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关注,其研究方法除了微观分析方法外,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对涉及企业竞争力的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如国家的经济体制、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实业界和政府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与研究推动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 一般而言,可将企业竞争力理解为基于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和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
发电企业竞争力是指发电企业在竞争性发电市场中,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发电市场、持续发展、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
这里的发电企业是指拥有单个或数个发电厂的发电公司。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又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内部能力。
1.内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发电公司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发电企业最重要的有形资源是其拥有的各种发电厂。发电企业的无形资源包括其土地使用权、流域开发权、品牌、企业文化、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有形资源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企业文化、品牌等重要的无形资源则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具有稀缺发电资源的发电企业,将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发电厂的调峰能力、水电厂的调节能力、发电厂高效率的设备和技术等,都是发电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
2.内部能力
内部能力主要是指发挥发电企业各种资源的生产效率和有效性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发电企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组织能力,可使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多个部分融洽而有效的合作。同时要创造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吸引具有各种技能、管理才能、销售才能等方面的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储备人力资源。
3.外部因素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行业、技术状况等。具体而言,涉及到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模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同业竞争者的威胁等。
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电厂,由于电力需求增长较快,电厂的生产能力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电价承受能力,为发电厂创造了获利的可能。
电厂所处电网是否有网络阻塞、电力供需是否平衡等,也会影响发电公司的获利能力。电力供大于求的电网,电厂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相反,电力供不应求,电厂的获利空间就会大一些。
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发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为清洁发电的电厂创造了可能的获利渠道。
发电市场的竞争态势,对发电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有很大影响。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通过对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发电企业的显性竞争力和潜在竞争能力,借鉴国内外有关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按照科学法、层次性、导致性可比性原则,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自身指标和区域指标组成。
1.企业自身的指标用于描述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企业自身指标。包括下列13个方面:
(1)经营规模
主要指标包括装机容量、资产总额、售电量、销售收入和单机容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可以获得规模效益,电厂的装机容量和资产总额是最能反映电厂规模的主要指标,单机容量对机组构成作出有效补充说明。售电量和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
(2)机组效率与可靠性
主要指标包括机组热效率、供电煤耗率、等级可用率、强迫停运率等。
(3)经营能力
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从企业的资金流动效率来评估,主要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4)经营安全能力 企业经营安全与否反映了其生存能力的高低,可从企业资本结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主要指标包括自有资本构成比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利息偿付比率)。
(5)盈利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6)资本运营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加值(EVA)、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7)市场影响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发<
企业竞争力研究源于西方。对企业竞争力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始于实业界和政府,它们对竞争力的关注点和研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因而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企业是从自身生存与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竞争力的,多采用管理学所涉及的微观分析方法,如对企业战略、成本、质量、生产过程、市场营销及财务等方面的分析。随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关注,其研究方法除了微观分析方法外,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对涉及企业竞争力的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如国家的经济体制、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实业界和政府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与研究推动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 一般而言,可将企业竞争力理解为基于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和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
发电企业竞争力是指发电企业在竞争性发电市场中,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发电市场、持续发展、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
这里的发电企业是指拥有单个或数个发电厂的发电公司。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又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内部能力。
1.内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发电公司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发电企业最重要的有形资源是其拥有的各种发电厂。发电企业的无形资源包括其土地使用权、流域开发权、品牌、企业文化、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有形资源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企业文化、品牌等重要的无形资源则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具有稀缺发电资源的发电企业,将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发电厂的调峰能力、水电厂的调节能力、发电厂高效率的设备和技术等,都是发电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
2.内部能力
内部能力主要是指发挥发电企业各种资源的生产效率和有效性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发电企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组织能力,可使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多个部分融洽而有效的合作。同时要创造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吸引具有各种技能、管理才能、销售才能等方面的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储备人力资源。
3.外部因素
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行业、技术状况等。具体而言,涉及到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模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同业竞争者的威胁等。
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电厂,由于电力需求增长较快,电厂的生产能力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电价承受能力,为发电厂创造了获利的可能。
电厂所处电网是否有网络阻塞、电力供需是否平衡等,也会影响发电公司的获利能力。电力供大于求的电网,电厂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相反,电力供不应求,电厂的获利空间就会大一些。
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发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为清洁发电的电厂创造了可能的获利渠道。
发电市场的竞争态势,对发电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有很大影响。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通过对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发电企业的显性竞争力和潜在竞争能力,借鉴国内外有关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按照科学法、层次性、导致性可比性原则,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自身指标和区域指标组成。
1.企业自身的指标用于描述发电企业竞争力的企业自身指标。包括下列13个方面:
(1)经营规模
主要指标包括装机容量、资产总额、售电量、销售收入和单机容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可以获得规模效益,电厂的装机容量和资产总额是最能反映电厂规模的主要指标,单机容量对机组构成作出有效补充说明。售电量和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
(2)机组效率与可靠性
主要指标包括机组热效率、供电煤耗率、等级可用率、强迫停运率等。
(3)经营能力
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从企业的资金流动效率来评估,主要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4)经营安全能力 企业经营安全与否反映了其生存能力的高低,可从企业资本结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主要指标包括自有资本构成比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利息偿付比率)。
(5)盈利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6)资本运营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加值(EVA)、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7)市场影响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