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组后的电力行业IT需求趋势
2003-04-18 20:09:21 来源:刘炜(《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A-
A+
电力18讯: 可能是电信和金融近几年的平缓增长让喜欢刺激的IT界觉得少了些兴奋,所以电力行业的改组刚刚完成就赢得了部分IT厂商的“热吻”,让人恍惚觉得又回到了当年的电信时代,觉得今天的电力行业会跟当年的电信行业一样可以让IT界一显身手,创造又一个奇迹。不过,在电力行业一向称老大的新惠普却保持了特别的冷静,称电力行业今年的变化不是很大,自己今年也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其中似乎又透着另一种玄妙。
市场篇
IT基础建设依旧
电力行业爆出的一长串数字是让IT界兴奋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仅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建设上的投资就有:电网投产330千伏及以上线路5104公里,变电容量1859万千伏安;电网开工330千伏及以上线路7269公里,变电容量3788万千伏安;电源新开工544 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开工440万千瓦;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未含县城电网改造),其中,电网投资442亿元,电源投资36 亿元。
电力行业项目涉及的数额之大也是让IT厂商动心的原因之一。举个例子,据说广东省在“十五”期间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达到了600亿的额度,平均每年投资100多亿,这在其他行业是非常罕见的。
行业规模的扩大多少会拉动IT需求的增长。其中,IT可以占到多大的份额?市场主要在哪里?
惠普电力行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军认为,首先应该冷静看待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IT投资的增幅。改组虽然完成,但整个电力行业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基建项目上马比较多,在这些项目中,纯IT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而今年电力行业的用户需求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一段时间内这一行业的IT需求热点主要还会集中在IT基础建设上。
所有的应用需求都是基于很底层的基础架构之上的,所以先需要挖地基、需要打桩,电力行业的IT建设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而惠普就是要帮助企业打好“地基”,提供优秀的硬件基础平台,这也是惠普的优势。
在电力行业,惠普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庞大的根系,与康柏合并后,惠普在这一行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以用电营销部分为例,70%的系统使用的都是惠普的UNIX服务器。
王军介绍说,在惠普硬件基础平台的架构之上,今年对增值渠道合作伙伴会有更多投入,特别是对高端的增值伙伴,在产品平台、应用和售后方面会有更多支持。
王军认为,2003年IT的市场机会可能会集中在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用电营销以及传统调度自动化(EMS)的升级改造。惠普目前的合作伙伴主要集中在调度、配网和用电营销几个应用层面。
专业―电力系统集成的鸿沟
电力系统集成的水有多深?如果其他行业是太平洋的话,电力行业也许就是马里亚那海沟。
极强的专业性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几乎把电力行业的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一分为二。离生产环节越近,项目实施中对IT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越高,壁垒也就越高,相反,离生产环节越远,壁垒则越低。
在发电、输电两个环节上,目前主要由少数几家与清华大学和一些国内电力研究机构有渊源的“学院派”背景IT企业所把持,比如国电南瑞、清华同方等等。这一部分市场进入者少,所以竞争不是特别激烈。
而在配、售两个环节,由于进入的门槛低,进入的IT企业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在电力行业有多年经验的王军感叹,很多过去做电力的公司,现在都不见了,这一行业也在逐渐经过淘汰和整合,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一些大的公司、一些比较专注和专业的公司。
尽管竞争激烈,还是有有实力的厂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
去年,在IT分销圈内声名赫赫的威达集团收购了一家做电力行业系统集成的公司,成立了宇电威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始涉足电力行业系统集成。而且1年下来还颇有收获,去年完成了9000万元的合同金额。电力系统选择SI的标准是必须有业内经验、业绩和成功案例。一般不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而是邀标的方式。具体的就是选取几家经常与之合作的设备提供商进行推荐,或者自己直接确定几家SI,然后在这些推荐或自己选择的SI中进行招标。所以说,没有一定的电力行业业绩根本无法介入这个行业。
宇电威达前身的系统集成公司在电力行业已经做了3年。宇电威达副总经理刘兵说,他们最初是从最简单和基本的设备采购入手的,之后一点点从硬件到软件,从小项目到大项目做了起来。
不过,随着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等市场化行为的普遍,这种高壁垒应该会有变化。
2002年底中国电力行业进行的分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力工业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是在行业反垄断历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无论最终市场化的程度怎样,电力行业改组这一打破垄断的努力对IT厂商在这一行业一贯的操作模式还是产生了冲击,包括邀标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从IT的角度看,专业性强造成电力系统比较封闭。电力系统历经多年的垄断,现在厂网分离虽然是想将其打破,但由于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所以一两年内可能都是<
市场篇
IT基础建设依旧
电力行业爆出的一长串数字是让IT界兴奋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仅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建设上的投资就有:电网投产330千伏及以上线路5104公里,变电容量1859万千伏安;电网开工330千伏及以上线路7269公里,变电容量3788万千伏安;电源新开工544 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开工440万千瓦;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未含县城电网改造),其中,电网投资442亿元,电源投资36 亿元。
电力行业项目涉及的数额之大也是让IT厂商动心的原因之一。举个例子,据说广东省在“十五”期间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达到了600亿的额度,平均每年投资100多亿,这在其他行业是非常罕见的。
行业规模的扩大多少会拉动IT需求的增长。其中,IT可以占到多大的份额?市场主要在哪里?
惠普电力行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军认为,首先应该冷静看待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IT投资的增幅。改组虽然完成,但整个电力行业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基建项目上马比较多,在这些项目中,纯IT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而今年电力行业的用户需求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一段时间内这一行业的IT需求热点主要还会集中在IT基础建设上。
所有的应用需求都是基于很底层的基础架构之上的,所以先需要挖地基、需要打桩,电力行业的IT建设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而惠普就是要帮助企业打好“地基”,提供优秀的硬件基础平台,这也是惠普的优势。
在电力行业,惠普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庞大的根系,与康柏合并后,惠普在这一行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以用电营销部分为例,70%的系统使用的都是惠普的UNIX服务器。
王军介绍说,在惠普硬件基础平台的架构之上,今年对增值渠道合作伙伴会有更多投入,特别是对高端的增值伙伴,在产品平台、应用和售后方面会有更多支持。
王军认为,2003年IT的市场机会可能会集中在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用电营销以及传统调度自动化(EMS)的升级改造。惠普目前的合作伙伴主要集中在调度、配网和用电营销几个应用层面。
专业―电力系统集成的鸿沟
电力系统集成的水有多深?如果其他行业是太平洋的话,电力行业也许就是马里亚那海沟。
极强的专业性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几乎把电力行业的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一分为二。离生产环节越近,项目实施中对IT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越高,壁垒也就越高,相反,离生产环节越远,壁垒则越低。
在发电、输电两个环节上,目前主要由少数几家与清华大学和一些国内电力研究机构有渊源的“学院派”背景IT企业所把持,比如国电南瑞、清华同方等等。这一部分市场进入者少,所以竞争不是特别激烈。
而在配、售两个环节,由于进入的门槛低,进入的IT企业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在电力行业有多年经验的王军感叹,很多过去做电力的公司,现在都不见了,这一行业也在逐渐经过淘汰和整合,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一些大的公司、一些比较专注和专业的公司。
尽管竞争激烈,还是有有实力的厂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
去年,在IT分销圈内声名赫赫的威达集团收购了一家做电力行业系统集成的公司,成立了宇电威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始涉足电力行业系统集成。而且1年下来还颇有收获,去年完成了9000万元的合同金额。电力系统选择SI的标准是必须有业内经验、业绩和成功案例。一般不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而是邀标的方式。具体的就是选取几家经常与之合作的设备提供商进行推荐,或者自己直接确定几家SI,然后在这些推荐或自己选择的SI中进行招标。所以说,没有一定的电力行业业绩根本无法介入这个行业。
宇电威达前身的系统集成公司在电力行业已经做了3年。宇电威达副总经理刘兵说,他们最初是从最简单和基本的设备采购入手的,之后一点点从硬件到软件,从小项目到大项目做了起来。
不过,随着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等市场化行为的普遍,这种高壁垒应该会有变化。
2002年底中国电力行业进行的分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力工业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是在行业反垄断历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无论最终市场化的程度怎样,电力行业改组这一打破垄断的努力对IT厂商在这一行业一贯的操作模式还是产生了冲击,包括邀标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从IT的角度看,专业性强造成电力系统比较封闭。电力系统历经多年的垄断,现在厂网分离虽然是想将其打破,但由于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所以一两年内可能都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