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第三季度信息化建设投资调查
2002-12-23 17:03:55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A-
A+
电力18讯: “电老虎”“硬”“软”通吃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IT产品总体采购金额近22亿元,硬件所占比例最大,为58.9%;服务(包括系统集成服务)次之,软件所占比例小于信息服务。
季度采购IT产品22亿元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IT产品总体采购金额近22亿元,硬件所占比例最大,为58.9%;服务(包括系统集成服务)次之;软件所占比例小于信息服务(见图1)。
图1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IT市场结构分布图
第三季度电力行业主机类产品采购有所增长,其中以台式PC增长最快,采购量达7.77万台,PC服务器采购量为0.09万台、笔记本电脑采购量为0.345万台。具体PC产品采购情况见图2。
图2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PC产品采购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网络产品采购金额达0.475亿元,其中,交换机和路由器采购占网络产品总投资的80.6%,具体采购见图3。
图3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网络产品采购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软件采购达4.47亿元。其中,以应用软件所占比例最大,超过72%,平台软件次之,中间软件比例最小(见图4)。
图4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软件采购整体结构
其中,应用软件采购主要集中在管理软件部分,采购金额投资达0.356亿元,具体管理软件投资结构见图5。
电力行业财务软件和ERP软件的投资比例较高,同时,ERP软件是先进管理理念的体现,它的成功实施必然会以流程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前提条件,而行业改革才刚刚起步,其必然会引起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部分电力主体认为ERP市场并不成熟,仍持观望的态度。
此外,由于电力行业管理软件种类比较繁杂,象ERM、MIS和营销管理等软件在本文中并没有进行细分,统一划归为其它类,这并不表示这些软件在电力行业没有市场。而实际上,在电力行业争一流和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MIS和营销管理等系统应用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统一招标采购IT产品占50%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性,一般在“四统一”采购原则的指导下,行业IT产品采购的主要方式是:上级部门推荐,由电力采购主体自身统一招标购买,约有50%左右的行业IT产品采购使用这种方式。随着招标相关法制、法规逐步得到完善,这种采购方式将被更多的行业用户使用。另外,具体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也会影响到产品的采购方式和最终决策部门,也就是说,存在着行业纵向统一购买等其它的方式。
对软件采购呈上升态势
电力行业软件产品采购存在较大的差别。从第三季度电力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可以看出,电力行业对软件的采购比例呈上升态势,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对应用软件需求加大,如调度自动化、营销系统、监测系统等。在软件应用方面,由于行业的独特性,一些大型电力企业凭借自身具有的计算机技术实力,一些系统倾向于采取自行开发的方式,因此,在软件系统平台的选取上,存在着自主开发和外部采购等多种方式。具体在各电力公司采取哪种方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电力主体、软件产品等因素。其中,电力主体因素包括:本身计算机技术水平、领导倾向等;软件因素包括:软件通用性、软件系统应用规模等。
行业用户倾向合作开发
总结目前的应用软件实际情况,可以这样进行分类,一类是行业特性较强的软件,这类软件商业化程度低,且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联系密切。如电网EMS高级应用软件、故障投诉,停电管理、潮流分析、状态检修工程软件、生产设施在线监视系统等,主要采取自行开发或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目前,行业用户倾向选择合作开发的方式,并多数合作的科研机构或单位与行业用户具有共同的地域性。此外,也普遍存在着采用其他同行开发并成功运行的成熟软件,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IT厂商,进入这类软件市场的进入壁垒是相当高的。另一类是,如MIS、CRM、ERP、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的通用性相对较强的软件,商业化程度高,市场比较成熟,与业务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主要是通过招标进行购买,与中标厂商进行分期、分批合作的方式。第二类软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是,纵观第三季度和前期的项目建设情况,在不同的软件市场,有一些厂商拥有较强的实力。
电力<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IT产品总体采购金额近22亿元,硬件所占比例最大,为58.9%;服务(包括系统集成服务)次之,软件所占比例小于信息服务。
季度采购IT产品22亿元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IT产品总体采购金额近22亿元,硬件所占比例最大,为58.9%;服务(包括系统集成服务)次之;软件所占比例小于信息服务(见图1)。
第三季度电力行业主机类产品采购有所增长,其中以台式PC增长最快,采购量达7.77万台,PC服务器采购量为0.09万台、笔记本电脑采购量为0.345万台。具体PC产品采购情况见图2。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网络产品采购金额达0.475亿元,其中,交换机和路由器采购占网络产品总投资的80.6%,具体采购见图3。
2002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的软件采购达4.47亿元。其中,以应用软件所占比例最大,超过72%,平台软件次之,中间软件比例最小(见图4)。
其中,应用软件采购主要集中在管理软件部分,采购金额投资达0.356亿元,具体管理软件投资结构见图5。
电力行业财务软件和ERP软件的投资比例较高,同时,ERP软件是先进管理理念的体现,它的成功实施必然会以流程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前提条件,而行业改革才刚刚起步,其必然会引起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部分电力主体认为ERP市场并不成熟,仍持观望的态度。
此外,由于电力行业管理软件种类比较繁杂,象ERM、MIS和营销管理等软件在本文中并没有进行细分,统一划归为其它类,这并不表示这些软件在电力行业没有市场。而实际上,在电力行业争一流和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MIS和营销管理等系统应用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统一招标采购IT产品占50%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性,一般在“四统一”采购原则的指导下,行业IT产品采购的主要方式是:上级部门推荐,由电力采购主体自身统一招标购买,约有50%左右的行业IT产品采购使用这种方式。随着招标相关法制、法规逐步得到完善,这种采购方式将被更多的行业用户使用。另外,具体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也会影响到产品的采购方式和最终决策部门,也就是说,存在着行业纵向统一购买等其它的方式。
对软件采购呈上升态势
电力行业软件产品采购存在较大的差别。从第三季度电力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可以看出,电力行业对软件的采购比例呈上升态势,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对应用软件需求加大,如调度自动化、营销系统、监测系统等。在软件应用方面,由于行业的独特性,一些大型电力企业凭借自身具有的计算机技术实力,一些系统倾向于采取自行开发的方式,因此,在软件系统平台的选取上,存在着自主开发和外部采购等多种方式。具体在各电力公司采取哪种方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电力主体、软件产品等因素。其中,电力主体因素包括:本身计算机技术水平、领导倾向等;软件因素包括:软件通用性、软件系统应用规模等。
行业用户倾向合作开发
总结目前的应用软件实际情况,可以这样进行分类,一类是行业特性较强的软件,这类软件商业化程度低,且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联系密切。如电网EMS高级应用软件、故障投诉,停电管理、潮流分析、状态检修工程软件、生产设施在线监视系统等,主要采取自行开发或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目前,行业用户倾向选择合作开发的方式,并多数合作的科研机构或单位与行业用户具有共同的地域性。此外,也普遍存在着采用其他同行开发并成功运行的成熟软件,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IT厂商,进入这类软件市场的进入壁垒是相当高的。另一类是,如MIS、CRM、ERP、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的通用性相对较强的软件,商业化程度高,市场比较成熟,与业务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主要是通过招标进行购买,与中标厂商进行分期、分批合作的方式。第二类软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是,纵观第三季度和前期的项目建设情况,在不同的软件市场,有一些厂商拥有较强的实力。
电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