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信息流通离供电企业还有多远
2002-11-12 15:01:02 来源:中电新闻
A-
A+
电力18讯: 中国加入WTO,决不意味着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它更多的是意味着竞争和挑战。WTO的规则将让国人真真切切体会到“适着生存”的残酷。在WTO的规则之下,地方保护、行业优势都将 “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年是电力企业改革年,供电企业改革如何应对WTO的挑战?如何和现代企业接轨?都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在科技和管理上更快更强才能应对各种风险,也才能发展自己,最终成为真正强者,而当务之急是应加快发展“信息流通”。
信息流通制造了“沃尔玛”神话
是什么使传统的零售业成为聚敛财富的强有力之躯?为什么在它的魔杖之下,制造业、金融业纷纷为之效力?现代信息流通到底具有何种魔力?
沃尔玛是由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镇的山姆・沃顿创立的。从1962年开始,他用信息技术和新型流通组织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近几年,销售额每年以200-300亿美元的额度增长,目前,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开设了4000多家连锁店,2000年销售额1933亿美元。
高超的信息化手段使其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生。沃尔玛通过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专门为信息化管理服务,有一个足球场规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美国民信息化管理设施中最大。用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管理体系支撑其高效率的配送,使世界任何一个网点在十几秒内就可把深圳沃尔玛的资料调出来。当一个消费者在市场进行交易时,年龄、住址、邮政编码、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基础商业数据都被记录,纳入整体销售状况的企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沃尔玛的各级营业人员运用企业信息系统,实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和比较,最终整合成企业经营信息,如什么商品畅销,在什么时间畅销,销售变化周期有何规律,存量情况如何,何时需要补货等,实时传达至决策层。沃尔玛还把其商业信息网与供货商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沃尔玛建立起全球实时采购、配送系统,商品库存风险和物流费用大大降低,市场应变能力大大提高。迄今这一庞大的系统仍然是商业领域信息管理的典范之作。
一家传统产业中的零售企业――美国的沃尔玛,用了短短40年时间,超越了全世界所有银行和保险业等“大亨”,超过了引领“新经济”的IT企业,走进了世界500强的第一名。它超越了所有的“石油财团”,业绩排名世界第一。这就是沃尔玛神话。
信息流通离供电企业还有多远
在供电企业,电脑在前几年充其量只能算是个高级打字机,使用的软件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无非是算个帐,打个字,不要说单位之间的信息不通,就是同一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信息也不相通,部门独立,业务分割,“老死不相往来”。同一内容的数据你做我也做,重复劳动。信息变动,当事者不传达或传达慢了,别人就只好被动的等着吧。我们的电力营销软件数十年未曾改变,到现在只能算作计算用软件了,界面落后,操作复杂,用它来做管理只怕是越管越糊涂。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微软的视窗系统就已经升级换代六七次了,通用的办公软件差不多也是一年更新一次。就是国人熟知的财务软件也差不多是十四个月更新一次,否则就没有人用它。
到了网络时代,我们的电脑又成了内部信息发布工具。笔者浏览了国内几十家供电企业的网站,看到的内容几乎大同小异:最多的是本单位内工作动态,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不像个企业网站,倒像个新闻发布平台(通俗理解,就是企业内部办的小报)。作为企业来说,最为实质的东西很难找到,比如我们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样服务,客户接受我们服务的流程,售电的电价及电价的分类,最近的用电及优惠政策等那些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少之又少。
沃尔玛带给我们的启示
解读沃尔玛,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我们和这家零售业一样,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一户一表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客户的数量将是几何级的增长。而我们的企业人员不是增加而是要减少,这时候信息流通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我们需要相沃尔玛一样在任何一个办公地点,都能够把客户的住址、用电情况、电价等一一看个清楚;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一批数据进行分析,看客户用电量的变化,来指导电力生产、电费回收、降低线损。我们需要像沃尔玛那样的速度,一分钟之内能准确报出我们有多少客户,十分钟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营业情况一一道来。这些都要依赖于信息流通,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必须要走这一步。这是形势的要求,这不是说大话。
那种幻想通过“承包”或“买断”来经营供电营销的想法在某一特定地区,某一特定时间是可行的,但相对于整个供电的大数据量管理来说,那是原始的,真正的现代供电企业必须走信息流通这条路。(顾荣生)
信息流通制造了“沃尔玛”神话
是什么使传统的零售业成为聚敛财富的强有力之躯?为什么在它的魔杖之下,制造业、金融业纷纷为之效力?现代信息流通到底具有何种魔力?
沃尔玛是由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镇的山姆・沃顿创立的。从1962年开始,他用信息技术和新型流通组织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近几年,销售额每年以200-300亿美元的额度增长,目前,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开设了4000多家连锁店,2000年销售额1933亿美元。
高超的信息化手段使其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生。沃尔玛通过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专门为信息化管理服务,有一个足球场规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美国民信息化管理设施中最大。用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管理体系支撑其高效率的配送,使世界任何一个网点在十几秒内就可把深圳沃尔玛的资料调出来。当一个消费者在市场进行交易时,年龄、住址、邮政编码、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基础商业数据都被记录,纳入整体销售状况的企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沃尔玛的各级营业人员运用企业信息系统,实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和比较,最终整合成企业经营信息,如什么商品畅销,在什么时间畅销,销售变化周期有何规律,存量情况如何,何时需要补货等,实时传达至决策层。沃尔玛还把其商业信息网与供货商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沃尔玛建立起全球实时采购、配送系统,商品库存风险和物流费用大大降低,市场应变能力大大提高。迄今这一庞大的系统仍然是商业领域信息管理的典范之作。
一家传统产业中的零售企业――美国的沃尔玛,用了短短40年时间,超越了全世界所有银行和保险业等“大亨”,超过了引领“新经济”的IT企业,走进了世界500强的第一名。它超越了所有的“石油财团”,业绩排名世界第一。这就是沃尔玛神话。
信息流通离供电企业还有多远
在供电企业,电脑在前几年充其量只能算是个高级打字机,使用的软件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无非是算个帐,打个字,不要说单位之间的信息不通,就是同一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信息也不相通,部门独立,业务分割,“老死不相往来”。同一内容的数据你做我也做,重复劳动。信息变动,当事者不传达或传达慢了,别人就只好被动的等着吧。我们的电力营销软件数十年未曾改变,到现在只能算作计算用软件了,界面落后,操作复杂,用它来做管理只怕是越管越糊涂。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微软的视窗系统就已经升级换代六七次了,通用的办公软件差不多也是一年更新一次。就是国人熟知的财务软件也差不多是十四个月更新一次,否则就没有人用它。
到了网络时代,我们的电脑又成了内部信息发布工具。笔者浏览了国内几十家供电企业的网站,看到的内容几乎大同小异:最多的是本单位内工作动态,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不像个企业网站,倒像个新闻发布平台(通俗理解,就是企业内部办的小报)。作为企业来说,最为实质的东西很难找到,比如我们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样服务,客户接受我们服务的流程,售电的电价及电价的分类,最近的用电及优惠政策等那些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少之又少。
沃尔玛带给我们的启示
解读沃尔玛,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我们和这家零售业一样,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一户一表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客户的数量将是几何级的增长。而我们的企业人员不是增加而是要减少,这时候信息流通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我们需要相沃尔玛一样在任何一个办公地点,都能够把客户的住址、用电情况、电价等一一看个清楚;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一批数据进行分析,看客户用电量的变化,来指导电力生产、电费回收、降低线损。我们需要像沃尔玛那样的速度,一分钟之内能准确报出我们有多少客户,十分钟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营业情况一一道来。这些都要依赖于信息流通,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必须要走这一步。这是形势的要求,这不是说大话。
那种幻想通过“承包”或“买断”来经营供电营销的想法在某一特定地区,某一特定时间是可行的,但相对于整个供电的大数据量管理来说,那是原始的,真正的现代供电企业必须走信息流通这条路。(顾荣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