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电力:漫谈信息化之“福”
2002-11-28 13:16:5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萧伯纳曾有一个生动的说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辽电人希望藉此文和同行广泛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沈阳,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电),此行的目的地。
出租车驶过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时候,司机大哥指点说,看,那就是五里河!啊呀,那就是五里河呀!记者惊喜交集,那可是中国足球的“福地”啊!“什么福地!看看中国足球和世界的差距吧!”司机大哥的语气带着隐隐的沉痛。
是啊,什么是“福地”?五里河只是成就了中国足球“误打误撞”走出国门的一瞬,前方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记者沉吟不语。
两台IBM 4381起步
东北电力集团以两台IBM 4381起步,保证对吉林、黑龙江及直属单位的数据传输功能。随着信息化提上议事日程,原先的配置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了。
一看辽电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潘明惠、副总工程师李如扬等,就知道是智慧型人物,不简单。
寒暄过后,言归正传。
在1999年辽电成立之前,是由东北电力集团进行全面管理。东北地区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步于1985年底,在国内第一批引进了IBM公司的4381中型计算机系统,1992年,购置了第二台4381计算机用于扩展应用。在1997年之前,两台IBM 4381计算机以拨号入网的方式,保证对吉林、黑龙江及直属单位的数据传输功能。但尽管是有了170多个点,却没有实现真正的网络。同时,4381机主要的应用是电力系统的计算,因为没有数据库,因而很多需求也实现不了。
应用与网络平台同行
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形成了主干网、城域网、广域网三层网络结构。经过网络优化,信息网络视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多项应用全都开始应用。
穷则变,变则通!
要真正建立信息网络应用,就必须搭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平台。从1997年开始,东北电力集团投入近4000万元,全面启动东北电力信息网络系统。
到1997年底,已经搭了一个简单的平台,网络主干是155Mbps,到集团单位省级公司达到2Mbps,其他公司是64Kbps或者拨号,连接了15个电业局。1999年时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有15个单位从64Kbps升到了2Mbps。
2000年,经过与CableTron公司协商,将主干网升级到千兆,2Mbps到达所有42个单位,这时候的网络规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01年,从安全角度将网络进一步完善。截止到目前,经过从1997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已经形成了主干网、城域网、广域网三层网络结构。经过网络优化,信息网络视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多项应用全都开始应用。
与网络建设同步,应用开发也开始进行。1998年,辽电对13个数据部门进行数据规划,形成了20多个子系统。1999年3月份,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Web应用和办公自动化为重点,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全面支持省公司业务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完成了包括省公司和各部门30个子系统的应用软件集成开发。
招标之花落谁家
从产品技术到销售服务,辽电从每个方面都感受到了IBM雄浑的实力。IBM最终脱颖而出。
为了支撑整个信息网络平台,辽宁省电力公司需购置新的服务器,同时也为今后的ERP系统、营销系统创造一些环境。为公平、公开、公正起见,辽电以招标的方式进行。
在招标之前,辽电和准备投标的几家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考察了近半年的时间。辽电的招标采用投票方式,领导不参加,参加者主要是技术专家,包括审计、财务,还有调度的计算机人员等。
在众多竞争者中,IBM最终脱颖而出。辽电人购置了新的19台服务器,在这19台服务器当中,有17台选择的是IBM服务器。
选择IBM的原因有六个:
一是系统安全稳定,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IT系统必须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支持,而这方面正是IBM产品的特长;
二是IBM服务器的性能卓越,多次在国际性的评测中获奖;
三是因为IBM的服务器价格比较合理,在同样配置下有优势;
四是IBM的机器和辽电的应用需求一致;
五是IBM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很重视辽电项目,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
再有就是服务方面,能够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保证。恰好IBM的东北公司就设在沈阳,有一个庞大的队伍可以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服务器在辽电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办公自动化,在这里选择的IBM M85,是一款比较高档的小型机。两台M85做成双机集群。
二是在生产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辽电也是选用两台IBM M85。
此外,还有1
沈阳,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电),此行的目的地。
出租车驶过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时候,司机大哥指点说,看,那就是五里河!啊呀,那就是五里河呀!记者惊喜交集,那可是中国足球的“福地”啊!“什么福地!看看中国足球和世界的差距吧!”司机大哥的语气带着隐隐的沉痛。
是啊,什么是“福地”?五里河只是成就了中国足球“误打误撞”走出国门的一瞬,前方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记者沉吟不语。
两台IBM 4381起步
东北电力集团以两台IBM 4381起步,保证对吉林、黑龙江及直属单位的数据传输功能。随着信息化提上议事日程,原先的配置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了。
一看辽电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潘明惠、副总工程师李如扬等,就知道是智慧型人物,不简单。
寒暄过后,言归正传。
在1999年辽电成立之前,是由东北电力集团进行全面管理。东北地区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步于1985年底,在国内第一批引进了IBM公司的4381中型计算机系统,1992年,购置了第二台4381计算机用于扩展应用。在1997年之前,两台IBM 4381计算机以拨号入网的方式,保证对吉林、黑龙江及直属单位的数据传输功能。但尽管是有了170多个点,却没有实现真正的网络。同时,4381机主要的应用是电力系统的计算,因为没有数据库,因而很多需求也实现不了。
应用与网络平台同行
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形成了主干网、城域网、广域网三层网络结构。经过网络优化,信息网络视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多项应用全都开始应用。
穷则变,变则通!
要真正建立信息网络应用,就必须搭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平台。从1997年开始,东北电力集团投入近4000万元,全面启动东北电力信息网络系统。
到1997年底,已经搭了一个简单的平台,网络主干是155Mbps,到集团单位省级公司达到2Mbps,其他公司是64Kbps或者拨号,连接了15个电业局。1999年时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有15个单位从64Kbps升到了2Mbps。
2000年,经过与CableTron公司协商,将主干网升级到千兆,2Mbps到达所有42个单位,这时候的网络规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01年,从安全角度将网络进一步完善。截止到目前,经过从1997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已经形成了主干网、城域网、广域网三层网络结构。经过网络优化,信息网络视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多项应用全都开始应用。
与网络建设同步,应用开发也开始进行。1998年,辽电对13个数据部门进行数据规划,形成了20多个子系统。1999年3月份,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Web应用和办公自动化为重点,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全面支持省公司业务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完成了包括省公司和各部门30个子系统的应用软件集成开发。
招标之花落谁家
从产品技术到销售服务,辽电从每个方面都感受到了IBM雄浑的实力。IBM最终脱颖而出。
为了支撑整个信息网络平台,辽宁省电力公司需购置新的服务器,同时也为今后的ERP系统、营销系统创造一些环境。为公平、公开、公正起见,辽电以招标的方式进行。
在招标之前,辽电和准备投标的几家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考察了近半年的时间。辽电的招标采用投票方式,领导不参加,参加者主要是技术专家,包括审计、财务,还有调度的计算机人员等。
在众多竞争者中,IBM最终脱颖而出。辽电人购置了新的19台服务器,在这19台服务器当中,有17台选择的是IBM服务器。
选择IBM的原因有六个:
一是系统安全稳定,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IT系统必须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支持,而这方面正是IBM产品的特长;
二是IBM服务器的性能卓越,多次在国际性的评测中获奖;
三是因为IBM的服务器价格比较合理,在同样配置下有优势;
四是IBM的机器和辽电的应用需求一致;
五是IBM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很重视辽电项目,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
再有就是服务方面,能够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保证。恰好IBM的东北公司就设在沈阳,有一个庞大的队伍可以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服务器在辽电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办公自动化,在这里选择的IBM M85,是一款比较高档的小型机。两台M85做成双机集群。
二是在生产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辽电也是选用两台IBM M85。
此外,还有1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