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渝军:集团企业的信息化规划
2012-08-29 08:53:23 来源:赛迪网
A-
A+
电力18讯:
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
整个集团企业在中国的整体经济中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这是因为集团企业基于自身的集体资源容易购置产业链和产业小环境,所以对整个经济主导作用十分明显。同时规避新兴市场、产业风险和领导新兴产业上也有影响力和资源基础。
集团企业行业分布特点,一个是产生规模经济和产业整合的行业,还有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然后是国家特殊的行业,涉及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
总体来讲,影响我们目前集团企业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产业层面上。目前产业的趋同性要求我们提升集团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同行业的集团企业来讲,竞争的能力目前已经从依存存量资产的优势转变成为拥有优秀管理能力的优势。
第二是在战略层面上,集团战略部署变化明显加快,影响集团企业的发展。再有集团企业战略结构不稳定性也影响着集团企业的发展。在管理层面上,集团企业与集团发展战略的不匹配,以及管控模式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也影响整个集团企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总结认为,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成为集团企业整体战略落实的关键。企业集团的管理能力就是指战略执行能力、资源平衡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通过优化战略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制,如何实现集团整体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目前集团企业由于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以及跨所有制、多元化特点,使其具有普通单一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但同时集团企业也由于其规模的庞大、管理分散带来诸多问题,导致了三大困惑。主要是权利制约、协调难、资源集中、优化配置难、信息共享、反馈难。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在业界已经成为共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被动式反应变成主动式规划,从而提高预防防范风险和应对方式,降低内部摩擦成本,最终形成集团企业的协同战略部署的执行。
建立一流的集团企业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要有一流的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国内集团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应用需求是什么状况呢?经过我们的研究认为,目前从四个纬度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战略发展方面,集团企业没有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信息化价值。另外在管理能力方面没有将集团企业的变革与信息化相结合,在集团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管控模式、责权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
然后是业务协同方面,业务关联性高的集团企业,在协同设计等方面,缺乏信息集成的应用,信息知识缺乏统一规划,成员企业各行其事。水平较高的企业在集团也不能得到信息共享,信息孤岛林立,所以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减少他们的差距,通过高效规划,实现在战略决策上的科学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利益协调合理化以及财务业务一体化、产业管理精细化等等。
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经过前面的关键的分析之外,提出了信息化规划的思路,简单说一下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我们强调战略一致性思路,我们的信息化战略一定支持集团发展战略。信息化规划的主要层次和内容主要从三个层面:
首先要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然后建立信息化架构,然后我们要具体落实信息化规划,从上到下是具体实现的过程。首先要规划适应集团发展战略和信息化战略,对集团发展战略体系进行分解、剖析和理解。提炼出一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等,分析他们与信息化战略的相关性,最后总结出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得出信息化战略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将来的信息化整体发展蓝图。
其次机遇战略建立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包括五方面:应用体系、信息体系、技术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体系,应用体系一定是建立在业务流程梳理优化上,规划适应集团业务系统架构,涉及集团总部和各成员企业,信息体系一定要根据集团企业的信息主题来进行统一信息资源部署,治理统一的信息标准,为信息共享建立标准。
技术体系从集团企业整体角度规划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最关键的是提出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然后信息安全体系从组织、制度、流程、标准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对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安全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
最后要规划企业IT组织和服务管理绩效和风险控制等内容。这是我们的应用体系架构规划的逻辑模型,包括了确定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信息需求、信息技术需要的应用功能、需求、流动等等,来构成集团的应用体系。最后进一步落实集团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了IT建设的实施策略,解决管理优化与系统实施的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再有解决IT建设实施计划,包括组织、基础设施、核心系统等,还有IT投资效益问题,最后还要分析IT风险和管理的问题。
集团信息化要成功必须关注的几个保障措施:
一个要加强领导,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光是一把手重视。同时不仅要有领导重视,还要建立近期监督机制和检查办法,督促各企业的执行,以及有效的人才与资金支持。
第二方面强调以业务为主导,业务部门驱动IT建设,将来集团信息化建设也要强化业务主导思路。
第三方面是规范化,集团企业要强调信息化规范,加强人才培养、突出专业分工化,借助外脑,定期开展信息化评估。最后要讲究效益,慎重投资,加强投资保护。
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
整个集团企业在中国的整体经济中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这是因为集团企业基于自身的集体资源容易购置产业链和产业小环境,所以对整个经济主导作用十分明显。同时规避新兴市场、产业风险和领导新兴产业上也有影响力和资源基础。
集团企业行业分布特点,一个是产生规模经济和产业整合的行业,还有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然后是国家特殊的行业,涉及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
总体来讲,影响我们目前集团企业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产业层面上。目前产业的趋同性要求我们提升集团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同行业的集团企业来讲,竞争的能力目前已经从依存存量资产的优势转变成为拥有优秀管理能力的优势。
第二是在战略层面上,集团战略部署变化明显加快,影响集团企业的发展。再有集团企业战略结构不稳定性也影响着集团企业的发展。在管理层面上,集团企业与集团发展战略的不匹配,以及管控模式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也影响整个集团企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总结认为,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成为集团企业整体战略落实的关键。企业集团的管理能力就是指战略执行能力、资源平衡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通过优化战略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制,如何实现集团整体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目前集团企业由于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以及跨所有制、多元化特点,使其具有普通单一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但同时集团企业也由于其规模的庞大、管理分散带来诸多问题,导致了三大困惑。主要是权利制约、协调难、资源集中、优化配置难、信息共享、反馈难。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在业界已经成为共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被动式反应变成主动式规划,从而提高预防防范风险和应对方式,降低内部摩擦成本,最终形成集团企业的协同战略部署的执行。
建立一流的集团企业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要有一流的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国内集团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应用需求是什么状况呢?经过我们的研究认为,目前从四个纬度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战略发展方面,集团企业没有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信息化价值。另外在管理能力方面没有将集团企业的变革与信息化相结合,在集团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管控模式、责权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
然后是业务协同方面,业务关联性高的集团企业,在协同设计等方面,缺乏信息集成的应用,信息知识缺乏统一规划,成员企业各行其事。水平较高的企业在集团也不能得到信息共享,信息孤岛林立,所以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减少他们的差距,通过高效规划,实现在战略决策上的科学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利益协调合理化以及财务业务一体化、产业管理精细化等等。
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经过前面的关键的分析之外,提出了信息化规划的思路,简单说一下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我们强调战略一致性思路,我们的信息化战略一定支持集团发展战略。信息化规划的主要层次和内容主要从三个层面:
首先要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然后建立信息化架构,然后我们要具体落实信息化规划,从上到下是具体实现的过程。首先要规划适应集团发展战略和信息化战略,对集团发展战略体系进行分解、剖析和理解。提炼出一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等,分析他们与信息化战略的相关性,最后总结出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得出信息化战略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将来的信息化整体发展蓝图。
其次机遇战略建立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包括五方面:应用体系、信息体系、技术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体系,应用体系一定是建立在业务流程梳理优化上,规划适应集团业务系统架构,涉及集团总部和各成员企业,信息体系一定要根据集团企业的信息主题来进行统一信息资源部署,治理统一的信息标准,为信息共享建立标准。
技术体系从集团企业整体角度规划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最关键的是提出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然后信息安全体系从组织、制度、流程、标准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对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安全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
最后要规划企业IT组织和服务管理绩效和风险控制等内容。这是我们的应用体系架构规划的逻辑模型,包括了确定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信息需求、信息技术需要的应用功能、需求、流动等等,来构成集团的应用体系。最后进一步落实集团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了IT建设的实施策略,解决管理优化与系统实施的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再有解决IT建设实施计划,包括组织、基础设施、核心系统等,还有IT投资效益问题,最后还要分析IT风险和管理的问题。
集团信息化要成功必须关注的几个保障措施:
一个要加强领导,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光是一把手重视。同时不仅要有领导重视,还要建立近期监督机制和检查办法,督促各企业的执行,以及有效的人才与资金支持。
第二方面强调以业务为主导,业务部门驱动IT建设,将来集团信息化建设也要强化业务主导思路。
第三方面是规范化,集团企业要强调信息化规范,加强人才培养、突出专业分工化,借助外脑,定期开展信息化评估。最后要讲究效益,慎重投资,加强投资保护。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