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红子:电力ERP实施的现实意义
2012-04-16 14:02:12 来源:温红子
A-
A+
电力18讯: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每年新增约1亿千瓦发电装机的速度加快电力建设,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电荒”问题,到2010年底电力装机达9.5亿千瓦。预计未来5年,电力装机增长仍将适度快于GDP增速,将新增至少4.95亿千瓦。
对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大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支撑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运营可视化的新要求。
在组织扁平化方面,当企业规模一定时,管理跨度决定企业层级,管理跨度越小,则企业层级越多。而在决定管理跨度的因素中,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越强,直接统属的下级就越多,管理跨度就越大,相应所需组织层级就越少。如果能够提高信息信息系统中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能力,则必然能够增大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减少组织层级,实现组织扁平化。
在流程标准化方面,受限于我国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多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执行随意性大等问题。而以ERP为代表的应用系统,把业务流程固化到系统中,杜绝了人为因素,把人员、业务、物资、资金置入统一的流程并加以紧密集成,实现真正意义的标准化管理。ERP是一个实时应用系统融入了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体现了企业的各种管理规则、标准、程序和制度,较之纸质的规章和无形的规范而言,这些管理规范更容易被贯彻执行。
在企业运营可视化方面,围绕业务运营管理的应用系统,可以在业务活动、制造活动发生的同时,把各环节及其相关数据信息清晰地展现在管理者和有关人员面前,增加透明性和公开性,支持企业领导者的科学决策。
总体来看,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电力信息化无论从指导思想、实践方式和建设效果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过程,通过ERP实施,来支撑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运营可视化的新要求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电力ERP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每年新增约1亿千瓦发电装机的速度加快电力建设,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电荒”问题,到2010年底电力装机达9.5亿千瓦。预计未来5年,电力装机增长仍将适度快于GDP增速,将新增至少4.95亿千瓦。
对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大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支撑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运营可视化的新要求。
在组织扁平化方面,当企业规模一定时,管理跨度决定企业层级,管理跨度越小,则企业层级越多。而在决定管理跨度的因素中,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越强,直接统属的下级就越多,管理跨度就越大,相应所需组织层级就越少。如果能够提高信息信息系统中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能力,则必然能够增大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减少组织层级,实现组织扁平化。
在流程标准化方面,受限于我国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多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执行随意性大等问题。而以ERP为代表的应用系统,把业务流程固化到系统中,杜绝了人为因素,把人员、业务、物资、资金置入统一的流程并加以紧密集成,实现真正意义的标准化管理。ERP是一个实时应用系统融入了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体现了企业的各种管理规则、标准、程序和制度,较之纸质的规章和无形的规范而言,这些管理规范更容易被贯彻执行。
在企业运营可视化方面,围绕业务运营管理的应用系统,可以在业务活动、制造活动发生的同时,把各环节及其相关数据信息清晰地展现在管理者和有关人员面前,增加透明性和公开性,支持企业领导者的科学决策。
总体来看,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电力信息化无论从指导思想、实践方式和建设效果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过程,通过ERP实施,来支撑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运营可视化的新要求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电力ERP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