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信息化:运维更重要
2008-09-04 16:00:5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金和平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是中国工程界首次引进的大型集成化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隐含着西方的管理理念,同时又符合三峡的项目建设要求,为三峡工程的平稳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三峡工程总公司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管理中,建设管理系统、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很具代表性。
TGPMS覆盖工程建设
在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TGPMS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系统不仅为工程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同时也构建了一个高度紧密的体系,各方在这个系统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数据规范化集成性也明显地提高了。
在TGPMS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三峡工程现今已全面覆盖了三峡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算、进度、质量、安全、技术、物资设备和施工文档等。
TGPMS的应用使三峡工程的建设达到了质量保障、进度提前、节约较大资金这三个目标。具体体现在供应链管理原理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了施工工作系统的技术供应和物料供应的综合管理;创造性地实现了大型工程供应链、物流、价值流的协调统一;促进了管理优化和资源优化的配置,加快了资金流转、降低了库存,由此产生了几个亿的效益。
作为一种成功范例,TGPMS不仅被应用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也被三峡总公司应用到工程管理平台中。TGPMS现在已经成为总公司的后续工程开发和业务延伸的战略支撑,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目前,TGPMS系统在国内已得到广泛推广,不少大型水电工程、北京奥运会游泳场馆项目、京沪高速和铁道部所有的铁路客运高速项目也都相继采用了这套系统。
EAM覆盖生产管理
被业内简称为EPMS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是三峡工程总公司成功组织和实施的第二个企业级的大型集成化、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为电力生产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该项目从2002年5月份开始实施,2003年逐步投入运行。
三峡工程总公司的EPMS是引进“爱斯”的EAM平台来运作的。在引进EAM平台的过程中,三峡工程总公司通过BPR和自身实情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原来的系统上成功地实现了发电企业生产全部流程通过统一平台进行管理,以及各个子公司的高度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
EPMS还全面满足了三峡电厂设备维护和物资运行管理的要求。这个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是紧密集成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操作信息,都与此系统实现了共享。
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根据采集的电力生产过程可靠性指标生成缺陷报告和维护解决工单,保证资产能够得到及时地维护,并使巡检的数据可以自动进入系统等功能。
EPMS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检修资产维护的管理水平,也全面提升了三峡电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效益,使三峡电厂的扁平化管理得以顺利实现。
2004年8月,三峡工程总公司把这个系统推广到所有的生产管理中,包括可视化电厂、检修公司和提调中心,现在可视化电厂和检修厂的实施已经完毕,提调中心正在实施,所有的生产单位都通过这个EPMS来实施生产和资产运营维护管理。
围绕系统性能发展运维
三峡公司的IT运营维护管理做得非常成功。它主要围绕有效支持集团发展战略、有效支持业务目标和管理变革、优化已有的IT资源使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供更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营维护这几个方面,通过运营维护的管理,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性能。
根据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三峡工程总公司不断调整管理变革的需要,编制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整个信息化的架构,其中包括技术方向、IT组织、技术投资、运营维护策略等等。
对三峡工程总公司来说,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非常重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上线阶段,三峡工程总公司首先进行的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强调“先僵化后优化”,积极贯彻“先引进优秀的管理理念,然后再逐步优化”的建设思想。同时,在业务系统维护的过程中,监控业务的有效性,周期性地进行IT绩效评估。
三峡工程总公司的成功维护表明,在IT运营维护中,为了保证IT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体系,明确业务流程所涉及的岗位、相应的数据责任,保证业务流程中在系统里顺畅地完成;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和推进力度、增强对系统的认识、设置好控制点也是保证运行结果有效性的手段。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他们之所以关心三峡工程总公司的运维管理,目的是想知道在运营维护管理中,怎样才能优化IT资源的使用,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
首先,三峡工程总公司把人力资源作为切入点,开始了成功的运营维护管理。这么做的原因是公司认为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在市场化竞争时代取得胜利的法宝。特别在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的作用就更显突出。三峡工程总公司的人力资源运营维护,主要采用了集团化矩阵式架构,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总公司信息中心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信息服务管理,信息中心也属于一个集成化的服务体系。信息中心包括应用开发中心、系统管理中心、运营支持中心,为各个建设项目和电厂提供这样一个集成化的矩阵式管理架构。
其次,不论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还是在系统的维护阶段,三峡工程信息中心都严格地控制需求和版本,降低重复管理,从而使信息中心应用系统能够在得到很好应用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基础设施方面,三峡工程总公司则尽可能地统一技术平台和标准,提高标准化程度,使维护成本降低;在数据资源上,EAI主要采用对基础数据、页面的整合,减少数据的维护量;在安全方面,三峡工程总公司成立了授权管理非常严格的体系。
另外,在运营维护过程当中,三峡工程总公司还不断地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对系统平台进行一些巡检。在进行系统性能优化的过程中,数据库、应用软件、应用服务器基本都采用B/S架构。
三峡工程总公司还利用对服务器操作系统运作状况的掌控,周期性的进行巡检和筛选调整,优化系统运行的性能。
作者: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金和平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是中国工程界首次引进的大型集成化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隐含着西方的管理理念,同时又符合三峡的项目建设要求,为三峡工程的平稳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三峡工程总公司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管理中,建设管理系统、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很具代表性。
TGPMS覆盖工程建设
在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TGPMS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系统不仅为工程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同时也构建了一个高度紧密的体系,各方在这个系统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数据规范化集成性也明显地提高了。
在TGPMS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三峡工程现今已全面覆盖了三峡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算、进度、质量、安全、技术、物资设备和施工文档等。
TGPMS的应用使三峡工程的建设达到了质量保障、进度提前、节约较大资金这三个目标。具体体现在供应链管理原理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了施工工作系统的技术供应和物料供应的综合管理;创造性地实现了大型工程供应链、物流、价值流的协调统一;促进了管理优化和资源优化的配置,加快了资金流转、降低了库存,由此产生了几个亿的效益。
作为一种成功范例,TGPMS不仅被应用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也被三峡总公司应用到工程管理平台中。TGPMS现在已经成为总公司的后续工程开发和业务延伸的战略支撑,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目前,TGPMS系统在国内已得到广泛推广,不少大型水电工程、北京奥运会游泳场馆项目、京沪高速和铁道部所有的铁路客运高速项目也都相继采用了这套系统。
EAM覆盖生产管理
被业内简称为EPMS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是三峡工程总公司成功组织和实施的第二个企业级的大型集成化、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为电力生产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该项目从2002年5月份开始实施,2003年逐步投入运行。
三峡工程总公司的EPMS是引进“爱斯”的EAM平台来运作的。在引进EAM平台的过程中,三峡工程总公司通过BPR和自身实情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原来的系统上成功地实现了发电企业生产全部流程通过统一平台进行管理,以及各个子公司的高度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
EPMS还全面满足了三峡电厂设备维护和物资运行管理的要求。这个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是紧密集成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操作信息,都与此系统实现了共享。
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根据采集的电力生产过程可靠性指标生成缺陷报告和维护解决工单,保证资产能够得到及时地维护,并使巡检的数据可以自动进入系统等功能。
EPMS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检修资产维护的管理水平,也全面提升了三峡电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效益,使三峡电厂的扁平化管理得以顺利实现。
2004年8月,三峡工程总公司把这个系统推广到所有的生产管理中,包括可视化电厂、检修公司和提调中心,现在可视化电厂和检修厂的实施已经完毕,提调中心正在实施,所有的生产单位都通过这个EPMS来实施生产和资产运营维护管理。
围绕系统性能发展运维
三峡公司的IT运营维护管理做得非常成功。它主要围绕有效支持集团发展战略、有效支持业务目标和管理变革、优化已有的IT资源使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供更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营维护这几个方面,通过运营维护的管理,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性能。
根据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三峡工程总公司不断调整管理变革的需要,编制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整个信息化的架构,其中包括技术方向、IT组织、技术投资、运营维护策略等等。
对三峡工程总公司来说,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非常重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上线阶段,三峡工程总公司首先进行的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强调“先僵化后优化”,积极贯彻“先引进优秀的管理理念,然后再逐步优化”的建设思想。同时,在业务系统维护的过程中,监控业务的有效性,周期性地进行IT绩效评估。
三峡工程总公司的成功维护表明,在IT运营维护中,为了保证IT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体系,明确业务流程所涉及的岗位、相应的数据责任,保证业务流程中在系统里顺畅地完成;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和推进力度、增强对系统的认识、设置好控制点也是保证运行结果有效性的手段。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他们之所以关心三峡工程总公司的运维管理,目的是想知道在运营维护管理中,怎样才能优化IT资源的使用,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
首先,三峡工程总公司把人力资源作为切入点,开始了成功的运营维护管理。这么做的原因是公司认为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在市场化竞争时代取得胜利的法宝。特别在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的作用就更显突出。三峡工程总公司的人力资源运营维护,主要采用了集团化矩阵式架构,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总公司信息中心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信息服务管理,信息中心也属于一个集成化的服务体系。信息中心包括应用开发中心、系统管理中心、运营支持中心,为各个建设项目和电厂提供这样一个集成化的矩阵式管理架构。
其次,不论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还是在系统的维护阶段,三峡工程信息中心都严格地控制需求和版本,降低重复管理,从而使信息中心应用系统能够在得到很好应用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基础设施方面,三峡工程总公司则尽可能地统一技术平台和标准,提高标准化程度,使维护成本降低;在数据资源上,EAI主要采用对基础数据、页面的整合,减少数据的维护量;在安全方面,三峡工程总公司成立了授权管理非常严格的体系。
另外,在运营维护过程当中,三峡工程总公司还不断地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对系统平台进行一些巡检。在进行系统性能优化的过程中,数据库、应用软件、应用服务器基本都采用B/S架构。
三峡工程总公司还利用对服务器操作系统运作状况的掌控,周期性的进行巡检和筛选调整,优化系统运行的性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