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力信息化是一场持久战
2008-09-04 16:09: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互联网+周刊记者熊熙玲/文
【互联网周刊消息】中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大致是从60年代起步,开始主要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监制方面,80~90年代进入电力系统专项业务应用,即进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等的使用,进入90年代后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管理信息化,建立各级企业
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其它专项应用系统也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
那电力信息化指的是什么?它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其中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势在必行
与英国等较早开展电力改革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力市场开放相对滞后一些。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各地区电力集团公司都相继引进新设备,对自身电力通信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国家电力信息中心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信息化这个东西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势在必行,如果不搞信息化,就将被市场淘汰。”
特别是当“电力市场”形成后,电力市场对信息化的进程提出了需求:电力公司、调度中心、电厂、电网、市场管理机构、客户之间的数据通信种类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这将导致各电厂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的电价低,谁的信息发布及时可靠,谁就会赢得市场,这就要求电力通信网及时、准确的为用户提供信息,并保障电厂及时发布信息的需要;电力通信网要求一网多能,在能满足电力生产调度的同时,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向多媒体、多业务、宽带化、综合化通信平台发展。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电力市场试点中,将逐步扩大竞争范围和力度,让发电企业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实行更大范围内的报价竞争;深化电价改革,在发电环节实行市场定价的同时,完善销售电价,研究试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促进低谷生活用电的增长。“但是,电力行业只靠卖电赚钱,那这个市场是不会有多少新的盈利增长点的,所以,电力行业必须加紧信息化的步伐,比如电力公司的电线现在已经牵进千家万户,那靠电线载波技术实现通讯就是电力加入市场竞争后的一个新盈利增长点。”
“电力行业为什么要信息化,归纳为两点,一是跟上市场脚步,不被时代淘汰;二就是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国电公司领导意味深长地说,“应该把信息技术看作电力市场重要的支撑者。”
信息化跃上新台阶
随着全国各地电力网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大区电网间光纤网络互联的实现,我国电力通信网建设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电力生产、电力调度、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水情预报、自动化实时信息传输等业务的迅速增长,还有视频应用需求的增长。全国有80%~90%的大型供电企业建成了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甚至广域网,实现了信息共享,全国有十几家大中型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先后通过验收。2001年是“电力服务质量年”,目前已有25%的供电企业已经建立或正在着手建立呼叫中心,67%的供电企业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到2003年要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力营销客户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国家电力公司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电力信息中心和国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国家电力商务网。该网的服务对象是电力设备材料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电力投资者、各级电力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电力用户。据了解,该项目将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和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等。第二期将建立基于工作流的电子化购销系统、动态的图示化工作流平台、可客户化的商务模板平台、个性化规则管理、客户数据分析系统、探索性开发ASP应用等。第三期将建设电子化支付系统、网上招议标系统、电力市场网上竞价系统、电费收缴系统等。该项目计划于2005年全部建成。
在华东区,嘉兴电力通信网将能够充分支持电力实时数据业务、程控交换机话音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以及企业信息中心的IP局域网业务;金华电力信息宽带广域网则将先满足金华电力局目前急需的数据传输需要,然后逐步在网络上开展语音、视频等业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在华南区,中山电力城域网的建设在我国电力系统城域网建设中走在了前列,该网络解决方案采用Passport7480多业务ATM交换机,分布在10个节点上,节点间采用155M光纤网互联。该网提供话音、IP、电路仿真、ATM及FR等多种业务,以满足电力通信未来发展的需要。
IT产业助力电力信息化建设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IT应用主要包括电网(国调,网省地市以及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用电营销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以及企业ERP等。
IBM eServer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IBM对于中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与电力行业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合作。1992年IBM进入中国以后,IBM对电力行业更加重视,为中国的电力行业提供了多种可靠的IT应用。
IBM针对电力系统提供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顺利地将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应用、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IBM利用eServer x系列服务器所具有的光通路诊断、热插拔功能、预测故障分析等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用户在故障尚未发生之前发现它,并且给出警告,帮助用户顺利排除。另外,IBM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由于信息化建设是逐步进行的,所以电力系统在初期的建设及投资上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的投资及很高的配置。IBM扩展性极强的机架式服务器eServer x系列以及外围可扩展的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这不仅指CPU的扩展或者内存的扩展、硬盘的堆积,而是整个系统的扩展,能够保证电力用户在需要时顺利升级。
在可扩展性方面,用户在选择eServer xSeries服务器的时候,可以得到IBM全球服务部(IGS,IBM Global Services)的售前咨询服务支持。对于广大用户,尤其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自IGS的行业和技术专家,将为他们带去行之有效的专业级咨询服务。
康柏技术理念融汇电力行业:在中国,康柏公司有一个近30人的专门从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队伍。众所周知,在每一个行业,应用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康柏正在为此进行不断的努力。康柏在电力行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队伍,如ORACLE , ABB、SAP等国际厂商,以及电科院、东方电子集团、国电南瑞集团等,康柏与之都有紧密的技术支持合作,共同为电力用户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
康柏在中国电力行业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众多的合作伙伴,并积极跟踪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康柏一直在积极进行着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例如Cosix64高端操作系统,使电力行业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康柏正在将康柏在国外成熟的ISO、电力交易市场的经验引入中国,为中国用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与呼叫中心,并与康柏领先的解决方案进行完美的结合,全力促进中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华为DWDM中标吉林电力通信:吉林省电力通信公司与华为公司签定协议,由华为32波DWDM系统承建该省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工程。该工程全长1684公里,共有19个站,是我国电力系统第一个DWDM光传输网工程。
该工程竣工后,将解决原有传输网络容量小、可靠性差等问题,极大增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平滑升级能力,在满足电力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以后运营奠定了网络基础。据悉,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国家干线和许多省干线目前都采用2.5G传输容量,随着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市场化,DWDM组网方式将在该系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北电构建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北电网络公司企业网系统部与湖北省电力局签约,构建新的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它是一个覆盖湖北全省的电力系统企业网络工程。
北电网络根据湖北电力局的业务需求、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带宽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单一平台”及“统一管理”的解决方案。新建网络将达到业务平台的统一性、网络管理的统一性、网络技术的成熟性、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的严格要求。
在华东区,嘉兴电力通信网将能够充分支持电力实时数据业务、程控交换机话音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以及企业信息中心的IP局域网业务;金华电力信息宽带广域网则将先满足金华电力局目前急需的数据传输需要,然后逐步在网络上开展语音、视频等业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在华南区,中山电力城域网的建设在我国电力系统城域网建设中走在了前列,该网络解决方案采用Passport7480多业务ATM交换机,分布在10个节点上,节点间采用155M光纤网互联。该网提供话音、IP、电路仿真、ATM及FR等多种业务,以满足电力通信未来发展的需要。
IT产业助力电力信息化建设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IT应用主要包括电网(国调,网省地市以及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用电营销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以及企业ERP等。
IBM eServer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IBM对于中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与电力行业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合作。1992年IBM进入中国以后,IBM对电力行业更加重视,为中国的电力行业提供了多种可靠的IT应用。
IBM针对电力系统提供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顺利地将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应用、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IBM利用eServer x系列服务器所具有的光通路诊断、热插拔功能、预测故障分析等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用户在故障尚未发生之前发现它,并且给出警告,帮助用户顺利排除。另外,IBM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由于信息化建设是逐步进行的,所以电力系统在初期的建设及投资上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的投资及很高的配置。IBM扩展性极强的机架式服务器eServer x系列以及外围可扩展的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这不仅指CPU的扩展或者内存的扩展、硬盘的堆积,而是整个系统的扩展,能够保证电力用户在需要时顺利升级。
在可扩展性方面,用户在选择eServer xSeries服务器的时候,可以得到IBM全球服务部(IGS,IBM Global Services)的售前咨询服务支持。对于广大用户,尤其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自IGS的行业和技术专家,将为他们带去行之有效的专业级咨询服务。
康柏技术理念融汇电力行业:在中国,康柏公司有一个近30人的专门从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队伍。众所周知,在每一个行业,应用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康柏正在为此进行不断的努力。康柏在电力行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队伍,如ORACLE , ABB、SAP等国际厂商,以及电科院、东方电子集团、国电南瑞集团等,康柏与之都有紧密的技术支持合作,共同为电力用户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
康柏在中国电力行业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众多的合作伙伴,并积极跟踪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康柏一直在积极进行着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例如Cosix64高端操作系统,使电力行业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康柏正在将康柏在国外成熟的ISO、电力交易市场的经验引入中国,为中国用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与呼叫中心,并与康柏领先的解决方案进行完美的结合,全力促进中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华为DWDM中标吉林电力通信:吉林省电力通信公司与华为公司签定协议,由华为32波DWDM系统承建该省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工程。该工程全长1684公里,共有19个站,是我国电力系统第一个DWDM光传输网工程。
该工程竣工后,将解决原有传输网络容量小、可靠性差等问题,极大增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平滑升级能力,在满足电力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以后运营奠定了网络基础。据悉,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国家干线和许多省干线目前都采用2.5G传输容量,随着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市场化,DWDM组网方式将在该系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北电构建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北电网络公司企业网系统部与湖北省电力局签约,构建新的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它是一个覆盖湖北全省的电力系统企业网络工程。北电网络根据湖北电力局的业务需求、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带宽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单一平台”及“统一管理”的解决方案。新建网络将达到业务平台的统一性、网络管理的统一性、网络技术的成熟性、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的严格要求。
“我们要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但绝对不能怠慢信息化进程,因为信息技术是支撑电力市场建设和增加电力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的必由之路”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决心已下,市场引进竞争,必定是胜者为王,“在年初电力公司工作部署会议上,就已经明确了信息化的在整个电力市场的位置,2001年的工作中,要把信息化当成整个工作的重心来抓。”
“中国电力市场的信息化是从六十年代就展开的,不过那时只能算是计算机产品的应用,1998年,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进行以‘网厂分开、竞价上网’为中心的电力改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是要走出去,扎实地打一场信息化持久战。”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在埋头苦干、加速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将组队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力信息化道路。
案例一:华中电力通信网
华中电力是国家电力系统的骨干企业,华中电力通信网覆盖河南、江西、
湖北、湖南华中四省,是国家电力通信主干线贯穿华中连接全国电力通信网的枢纽。华中电力局传统的电力应用系统的通信系统是采用微波PDH传输系统。考虑到华中电力局所辖四省以及葛州坝电站的通信线路条件的限制,华中电力调度通信局就其ATM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1999年8月华中电力局决定采用北电网络Pass port6480 ATM广域网交换机组成的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华中局在广域网线路上完成IP数据、程控交换机、SCADA数据PCM传输和H. 320视频会议系统的业务集成要求。
案例二: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
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能够覆盖整个西北电力系
统的统一的多业务平台。该网络平台一方面要提供对多种协议/业务的支持和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另一方面要为网络规模的扩展和各种新型业务的引入提供可能。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最终采用了信元中继技术和帧/信元混合中继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在不同通信线路条件下对多种业务的质量保证。该系统还具有高可靠性、开放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提供的应用包括各种Internet/Intranett应用、话音/传真应用、视频应用、电力实时系统应用和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等。
【互联网周刊消息】中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大致是从60年代起步,开始主要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监制方面,80~90年代进入电力系统专项业务应用,即进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等的使用,进入90年代后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管理信息化,建立各级企业
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其它专项应用系统也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
那电力信息化指的是什么?它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其中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势在必行
与英国等较早开展电力改革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力市场开放相对滞后一些。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各地区电力集团公司都相继引进新设备,对自身电力通信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国家电力信息中心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信息化这个东西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势在必行,如果不搞信息化,就将被市场淘汰。”
特别是当“电力市场”形成后,电力市场对信息化的进程提出了需求:电力公司、调度中心、电厂、电网、市场管理机构、客户之间的数据通信种类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这将导致各电厂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的电价低,谁的信息发布及时可靠,谁就会赢得市场,这就要求电力通信网及时、准确的为用户提供信息,并保障电厂及时发布信息的需要;电力通信网要求一网多能,在能满足电力生产调度的同时,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向多媒体、多业务、宽带化、综合化通信平台发展。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电力市场试点中,将逐步扩大竞争范围和力度,让发电企业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实行更大范围内的报价竞争;深化电价改革,在发电环节实行市场定价的同时,完善销售电价,研究试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促进低谷生活用电的增长。“但是,电力行业只靠卖电赚钱,那这个市场是不会有多少新的盈利增长点的,所以,电力行业必须加紧信息化的步伐,比如电力公司的电线现在已经牵进千家万户,那靠电线载波技术实现通讯就是电力加入市场竞争后的一个新盈利增长点。”
“电力行业为什么要信息化,归纳为两点,一是跟上市场脚步,不被时代淘汰;二就是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国电公司领导意味深长地说,“应该把信息技术看作电力市场重要的支撑者。”
信息化跃上新台阶
随着全国各地电力网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大区电网间光纤网络互联的实现,我国电力通信网建设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电力生产、电力调度、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水情预报、自动化实时信息传输等业务的迅速增长,还有视频应用需求的增长。全国有80%~90%的大型供电企业建成了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甚至广域网,实现了信息共享,全国有十几家大中型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先后通过验收。2001年是“电力服务质量年”,目前已有25%的供电企业已经建立或正在着手建立呼叫中心,67%的供电企业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到2003年要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力营销客户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国家电力公司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电力信息中心和国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国家电力商务网。该网的服务对象是电力设备材料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电力投资者、各级电力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电力用户。据了解,该项目将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和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等。第二期将建立基于工作流的电子化购销系统、动态的图示化工作流平台、可客户化的商务模板平台、个性化规则管理、客户数据分析系统、探索性开发ASP应用等。第三期将建设电子化支付系统、网上招议标系统、电力市场网上竞价系统、电费收缴系统等。该项目计划于2005年全部建成。
在华东区,嘉兴电力通信网将能够充分支持电力实时数据业务、程控交换机话音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以及企业信息中心的IP局域网业务;金华电力信息宽带广域网则将先满足金华电力局目前急需的数据传输需要,然后逐步在网络上开展语音、视频等业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在华南区,中山电力城域网的建设在我国电力系统城域网建设中走在了前列,该网络解决方案采用Passport7480多业务ATM交换机,分布在10个节点上,节点间采用155M光纤网互联。该网提供话音、IP、电路仿真、ATM及FR等多种业务,以满足电力通信未来发展的需要。
IT产业助力电力信息化建设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IT应用主要包括电网(国调,网省地市以及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用电营销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以及企业ERP等。
IBM eServer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IBM对于中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与电力行业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合作。1992年IBM进入中国以后,IBM对电力行业更加重视,为中国的电力行业提供了多种可靠的IT应用。
IBM针对电力系统提供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顺利地将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应用、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IBM利用eServer x系列服务器所具有的光通路诊断、热插拔功能、预测故障分析等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用户在故障尚未发生之前发现它,并且给出警告,帮助用户顺利排除。另外,IBM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由于信息化建设是逐步进行的,所以电力系统在初期的建设及投资上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的投资及很高的配置。IBM扩展性极强的机架式服务器eServer x系列以及外围可扩展的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这不仅指CPU的扩展或者内存的扩展、硬盘的堆积,而是整个系统的扩展,能够保证电力用户在需要时顺利升级。
在可扩展性方面,用户在选择eServer xSeries服务器的时候,可以得到IBM全球服务部(IGS,IBM Global Services)的售前咨询服务支持。对于广大用户,尤其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自IGS的行业和技术专家,将为他们带去行之有效的专业级咨询服务。
康柏技术理念融汇电力行业:在中国,康柏公司有一个近30人的专门从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队伍。众所周知,在每一个行业,应用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康柏正在为此进行不断的努力。康柏在电力行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队伍,如ORACLE , ABB、SAP等国际厂商,以及电科院、东方电子集团、国电南瑞集团等,康柏与之都有紧密的技术支持合作,共同为电力用户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
康柏在中国电力行业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众多的合作伙伴,并积极跟踪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康柏一直在积极进行着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例如Cosix64高端操作系统,使电力行业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康柏正在将康柏在国外成熟的ISO、电力交易市场的经验引入中国,为中国用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与呼叫中心,并与康柏领先的解决方案进行完美的结合,全力促进中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华为DWDM中标吉林电力通信:吉林省电力通信公司与华为公司签定协议,由华为32波DWDM系统承建该省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工程。该工程全长1684公里,共有19个站,是我国电力系统第一个DWDM光传输网工程。
该工程竣工后,将解决原有传输网络容量小、可靠性差等问题,极大增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平滑升级能力,在满足电力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以后运营奠定了网络基础。据悉,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国家干线和许多省干线目前都采用2.5G传输容量,随着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市场化,DWDM组网方式将在该系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北电构建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北电网络公司企业网系统部与湖北省电力局签约,构建新的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它是一个覆盖湖北全省的电力系统企业网络工程。
北电网络根据湖北电力局的业务需求、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带宽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单一平台”及“统一管理”的解决方案。新建网络将达到业务平台的统一性、网络管理的统一性、网络技术的成熟性、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的严格要求。
在华东区,嘉兴电力通信网将能够充分支持电力实时数据业务、程控交换机话音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以及企业信息中心的IP局域网业务;金华电力信息宽带广域网则将先满足金华电力局目前急需的数据传输需要,然后逐步在网络上开展语音、视频等业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在华南区,中山电力城域网的建设在我国电力系统城域网建设中走在了前列,该网络解决方案采用Passport7480多业务ATM交换机,分布在10个节点上,节点间采用155M光纤网互联。该网提供话音、IP、电路仿真、ATM及FR等多种业务,以满足电力通信未来发展的需要。
IT产业助力电力信息化建设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IT应用主要包括电网(国调,网省地市以及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用电营销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以及企业ERP等。
IBM eServer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IBM对于中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与电力行业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合作。1992年IBM进入中国以后,IBM对电力行业更加重视,为中国的电力行业提供了多种可靠的IT应用。
IBM针对电力系统提供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顺利地将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应用、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IBM利用eServer x系列服务器所具有的光通路诊断、热插拔功能、预测故障分析等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用户在故障尚未发生之前发现它,并且给出警告,帮助用户顺利排除。另外,IBM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由于信息化建设是逐步进行的,所以电力系统在初期的建设及投资上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的投资及很高的配置。IBM扩展性极强的机架式服务器eServer x系列以及外围可扩展的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这不仅指CPU的扩展或者内存的扩展、硬盘的堆积,而是整个系统的扩展,能够保证电力用户在需要时顺利升级。
在可扩展性方面,用户在选择eServer xSeries服务器的时候,可以得到IBM全球服务部(IGS,IBM Global Services)的售前咨询服务支持。对于广大用户,尤其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自IGS的行业和技术专家,将为他们带去行之有效的专业级咨询服务。
康柏技术理念融汇电力行业:在中国,康柏公司有一个近30人的专门从事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队伍。众所周知,在每一个行业,应用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康柏正在为此进行不断的努力。康柏在电力行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队伍,如ORACLE , ABB、SAP等国际厂商,以及电科院、东方电子集团、国电南瑞集团等,康柏与之都有紧密的技术支持合作,共同为电力用户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
康柏在中国电力行业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众多的合作伙伴,并积极跟踪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康柏一直在积极进行着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例如Cosix64高端操作系统,使电力行业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康柏正在将康柏在国外成熟的ISO、电力交易市场的经验引入中国,为中国用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与呼叫中心,并与康柏领先的解决方案进行完美的结合,全力促进中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华为DWDM中标吉林电力通信:吉林省电力通信公司与华为公司签定协议,由华为32波DWDM系统承建该省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工程。该工程全长1684公里,共有19个站,是我国电力系统第一个DWDM光传输网工程。
该工程竣工后,将解决原有传输网络容量小、可靠性差等问题,极大增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平滑升级能力,在满足电力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以后运营奠定了网络基础。据悉,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国家干线和许多省干线目前都采用2.5G传输容量,随着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市场化,DWDM组网方式将在该系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北电构建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北电网络公司企业网系统部与湖北省电力局签约,构建新的湖北电力宽带数据网,它是一个覆盖湖北全省的电力系统企业网络工程。北电网络根据湖北电力局的业务需求、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带宽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单一平台”及“统一管理”的解决方案。新建网络将达到业务平台的统一性、网络管理的统一性、网络技术的成熟性、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的严格要求。
“我们要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但绝对不能怠慢信息化进程,因为信息技术是支撑电力市场建设和增加电力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的必由之路”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决心已下,市场引进竞争,必定是胜者为王,“在年初电力公司工作部署会议上,就已经明确了信息化的在整个电力市场的位置,2001年的工作中,要把信息化当成整个工作的重心来抓。”
“中国电力市场的信息化是从六十年代就展开的,不过那时只能算是计算机产品的应用,1998年,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进行以‘网厂分开、竞价上网’为中心的电力改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是要走出去,扎实地打一场信息化持久战。”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在埋头苦干、加速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将组队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力信息化道路。
案例一:华中电力通信网
华中电力是国家电力系统的骨干企业,华中电力通信网覆盖河南、江西、
湖北、湖南华中四省,是国家电力通信主干线贯穿华中连接全国电力通信网的枢纽。华中电力局传统的电力应用系统的通信系统是采用微波PDH传输系统。考虑到华中电力局所辖四省以及葛州坝电站的通信线路条件的限制,华中电力调度通信局就其ATM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1999年8月华中电力局决定采用北电网络Pass port6480 ATM广域网交换机组成的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华中局在广域网线路上完成IP数据、程控交换机、SCADA数据PCM传输和H. 320视频会议系统的业务集成要求。
案例二: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
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能够覆盖整个西北电力系
统的统一的多业务平台。该网络平台一方面要提供对多种协议/业务的支持和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另一方面要为网络规模的扩展和各种新型业务的引入提供可能。西北电力信息广域网最终采用了信元中继技术和帧/信元混合中继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在不同通信线路条件下对多种业务的质量保证。该系统还具有高可靠性、开放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提供的应用包括各种Internet/Intranett应用、话音/传真应用、视频应用、电力实时系统应用和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