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企业管理与技术的CIO需具备四方面素质 (2)
2008-02-21 17:19: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希赛网
参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与企业的各类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上至决策者、中到部门主管、下到普通员工―是了解企业的一条最佳途径。这些人员实际上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用户,与他们的沟通就是与最终客户在沟通,就可以从各个侧面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的历史、发展、如今的问题、未来的愿景,了解企业的组织和各种关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核心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的文化。表面上看,这些都与IT技术无关,但是,这些都与IT应用戚戚相关、紧密相连,是IT人员成为CIO必须渡过的难关。
障碍4:兰博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中层、基层做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该是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队医,是策划者、组织者、鼓吹者和实践者。但是,如果要做高层管理,更需要的是领队和队医,是策划者和鼓吹者。CIO要引领企业的IT方向、制定战略和规划,要扬鞭呐喊、鼓舞士气,而不仅仅事事亲躬、埋头冲锋;CIO应该利用组织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才华,这是科学家与经理人的重大区别。技术出身的人要培养一个视野,一个管理者的宽广视野;要善于协调、组织和利用他人,特别是技术能力比你低的人。技术一般都是比较强调个人的作用(尽管要求合作的态度和能力),但是当你期望进入决策层的时候,要管一个大型项目、管一个战略、管一个领域的时候,你就要对整个企业、整个组织、整个战略负责。这个时候CIO决不能只表现个人的力量,而要建立一个组织,并且依靠这个组织,而这正是从技术到管理必须跨越的台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当中,CIO自己不能成为、也不应该使用兰博式的个体,而应该充分、合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我的前CEO告戒过我:我们企业的发展迅猛异常、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就是有十个你这样的专家也难以完成这么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信服。
障碍5:IT是拯救或提升企业的利器
最近几年,中国的IT行业十分引人注目:在每年的十大企业家评选中都少不了IT企业的领军人物,党和政府把信息化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认为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手段,政府和地方都加大力度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教学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提升了IT人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在企业里的IT人员仿佛有一种优越感和救世主或先进文化代表者的使命,以为企业的提升或从困境中摆脱,完全可以用在西方成功的ERP、CRM、PLM、SCM等工具和思想来改造中国的企业。孰不知,除了概念炒作、市场运作以及其他营销手段以外,信息技术最终是一些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任何信息系统都无法包含它声称管理哲学观念和实践的全部。而且,如果未掌握企业管理的核心,没有掌握IT信息系统的实质,没有正确使用的IT系统也就谈不上是先进思想的代表。
在我经常随时随地收到网络不通、邮件发不出、打不开网页、密码遗忘等电话询问和报告时,我恍然大悟:无论是在管理帐务、制作生产计划、记录销售合同、管理研发文档与产品,还是在支持数据分析、网上招聘以及协同办公等,人们终究只是把信息技术当作企业的一个工具。
实质上,IT在企业里就如同那里的机床、水电、通讯工具等的作用一样,而且这些看不见、摸不着、还容易莫名其妙出错的应用软件和网络系统有时让人感觉还不如电话、传真有用。更不用说把IT与资金管理、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等企业的核心领域相提并论,把IT提升到资产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和状况。IT专业技术人员务必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与核心问题,用技术解决日常实际上看似简单的工作。必须把IT从神坛上请下来,让IT成为企业日常运作不可缺乏的要素,这样,具有专业背景的CIO才有存在的意义。这种从天上到地下的态度和能力,对于IT人员是必须跨越的障碍。
障碍6:技术精英的清高与孤傲
要想成为合格的CIO,你一定努力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做专家的事,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精益求精,但决不要自认为是专家,更不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领先一步、技胜一酬。IT技术人员要将中国的传统美德―谦虚―铭刻在心。不要以为学习、掌握和应用了欧美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就把争强好胜、坦荡直爽的文化也引入到中国,特别是带入到历史悠久的国企中。在中国,权位越高、技术越精、职责越大,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地做人。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视为马首,在平级干部中一团和气、称兄道弟,在下属里嘻嘻哈哈、言听计从,尽管这些行为在IT技术人员看来无法理解、难以做到,甚至是虚伪的表现,但是,做不到这些正是阻碍IT专才成长为高级管理者的一个巨大障碍。
中国不乏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平易近人的学者、专家和技术精英,他们都是IT技术人才做人的典范。有志于加入CIO行列的IT人员,必须学会与企业的各类人员交朋友,与你的最终用户交朋友。我的前CEO多次公开说过:中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诚心诚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夹着尾巴做人。
在中国,做管理就是做人,做CIO更是如此。
参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与企业的各类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上至决策者、中到部门主管、下到普通员工―是了解企业的一条最佳途径。这些人员实际上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用户,与他们的沟通就是与最终客户在沟通,就可以从各个侧面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的历史、发展、如今的问题、未来的愿景,了解企业的组织和各种关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核心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的文化。表面上看,这些都与IT技术无关,但是,这些都与IT应用戚戚相关、紧密相连,是IT人员成为CIO必须渡过的难关。
障碍4:兰博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中层、基层做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该是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队医,是策划者、组织者、鼓吹者和实践者。但是,如果要做高层管理,更需要的是领队和队医,是策划者和鼓吹者。CIO要引领企业的IT方向、制定战略和规划,要扬鞭呐喊、鼓舞士气,而不仅仅事事亲躬、埋头冲锋;CIO应该利用组织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才华,这是科学家与经理人的重大区别。技术出身的人要培养一个视野,一个管理者的宽广视野;要善于协调、组织和利用他人,特别是技术能力比你低的人。技术一般都是比较强调个人的作用(尽管要求合作的态度和能力),但是当你期望进入决策层的时候,要管一个大型项目、管一个战略、管一个领域的时候,你就要对整个企业、整个组织、整个战略负责。这个时候CIO决不能只表现个人的力量,而要建立一个组织,并且依靠这个组织,而这正是从技术到管理必须跨越的台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当中,CIO自己不能成为、也不应该使用兰博式的个体,而应该充分、合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我的前CEO告戒过我:我们企业的发展迅猛异常、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就是有十个你这样的专家也难以完成这么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信服。
障碍5:IT是拯救或提升企业的利器
最近几年,中国的IT行业十分引人注目:在每年的十大企业家评选中都少不了IT企业的领军人物,党和政府把信息化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认为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手段,政府和地方都加大力度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教学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提升了IT人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在企业里的IT人员仿佛有一种优越感和救世主或先进文化代表者的使命,以为企业的提升或从困境中摆脱,完全可以用在西方成功的ERP、CRM、PLM、SCM等工具和思想来改造中国的企业。孰不知,除了概念炒作、市场运作以及其他营销手段以外,信息技术最终是一些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任何信息系统都无法包含它声称管理哲学观念和实践的全部。而且,如果未掌握企业管理的核心,没有掌握IT信息系统的实质,没有正确使用的IT系统也就谈不上是先进思想的代表。
在我经常随时随地收到网络不通、邮件发不出、打不开网页、密码遗忘等电话询问和报告时,我恍然大悟:无论是在管理帐务、制作生产计划、记录销售合同、管理研发文档与产品,还是在支持数据分析、网上招聘以及协同办公等,人们终究只是把信息技术当作企业的一个工具。
实质上,IT在企业里就如同那里的机床、水电、通讯工具等的作用一样,而且这些看不见、摸不着、还容易莫名其妙出错的应用软件和网络系统有时让人感觉还不如电话、传真有用。更不用说把IT与资金管理、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等企业的核心领域相提并论,把IT提升到资产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和状况。IT专业技术人员务必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与核心问题,用技术解决日常实际上看似简单的工作。必须把IT从神坛上请下来,让IT成为企业日常运作不可缺乏的要素,这样,具有专业背景的CIO才有存在的意义。这种从天上到地下的态度和能力,对于IT人员是必须跨越的障碍。
障碍6:技术精英的清高与孤傲
要想成为合格的CIO,你一定努力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做专家的事,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精益求精,但决不要自认为是专家,更不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领先一步、技胜一酬。IT技术人员要将中国的传统美德―谦虚―铭刻在心。不要以为学习、掌握和应用了欧美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就把争强好胜、坦荡直爽的文化也引入到中国,特别是带入到历史悠久的国企中。在中国,权位越高、技术越精、职责越大,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地做人。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视为马首,在平级干部中一团和气、称兄道弟,在下属里嘻嘻哈哈、言听计从,尽管这些行为在IT技术人员看来无法理解、难以做到,甚至是虚伪的表现,但是,做不到这些正是阻碍IT专才成长为高级管理者的一个巨大障碍。
中国不乏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平易近人的学者、专家和技术精英,他们都是IT技术人才做人的典范。有志于加入CIO行列的IT人员,必须学会与企业的各类人员交朋友,与你的最终用户交朋友。我的前CEO多次公开说过:中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诚心诚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夹着尾巴做人。
在中国,做管理就是做人,做CIO更是如此。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