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电力信息孤岛
2007-07-30 09:32:0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近来正在实施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等为核心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在新的改革方案下,电力将成为真正的商品。为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减人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综合过程化,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电力生产特点。而实现电力业务的信息化是实现这一切的有效捷径。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为此,国家电力总公司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十五”计划,并把“十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制定为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的理念,依据对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程的统一规划,建成公司整体化的信息网络,带宽达到100Mbps,初步实现公司系统内部管理的信息化。2000年,国家电力总公司又颁布了《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十五”规划纲要》,而且还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电力企业“达标创一流”的一个必要条件。
其实,中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不过那时主要集中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监制方面,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进入电力系统专项业务应用,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等的使用。20世纪末,电力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各级电力企业开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因此,相对于传统应用,虽然我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电力企业的网络已普遍建立,但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太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面对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不知如何去整合。因此,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信息标准化工作入手,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建高档次的数据环境,整合现有的办公自动化(OA)、MIS系统、电力市场和营销系统、电力调动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和呼叫中心(CallCenter)等电力行业信息应用系统。
随着电力市场的出现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业务将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会议电视、变电站视频监控(无人职守)、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频业务的出现;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电量计费系统网络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多媒体业务的出现等。因此,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体现信息化综合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重点。而建立一个综合、经济、可靠、有效的通信网络,既能满足现在电力系统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业务的需求,又能面向未来,支持不断增多的用户、更大的宽带以及新的业务的广域数据网是关键所在。从本期选编的安徽电力、中山电力、西水电力网络系统分析可见一斑。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近来正在实施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等为核心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在新的改革方案下,电力将成为真正的商品。为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减人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综合过程化,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电力生产特点。而实现电力业务的信息化是实现这一切的有效捷径。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为此,国家电力总公司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十五”计划,并把“十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制定为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的理念,依据对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程的统一规划,建成公司整体化的信息网络,带宽达到100Mbps,初步实现公司系统内部管理的信息化。2000年,国家电力总公司又颁布了《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十五”规划纲要》,而且还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电力企业“达标创一流”的一个必要条件。
其实,中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不过那时主要集中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监制方面,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进入电力系统专项业务应用,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等的使用。20世纪末,电力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到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各级电力企业开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因此,相对于传统应用,虽然我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电力企业的网络已普遍建立,但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太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面对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不知如何去整合。因此,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信息标准化工作入手,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建高档次的数据环境,整合现有的办公自动化(OA)、MIS系统、电力市场和营销系统、电力调动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和呼叫中心(CallCenter)等电力行业信息应用系统。
随着电力市场的出现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业务将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会议电视、变电站视频监控(无人职守)、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频业务的出现;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电量计费系统网络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多媒体业务的出现等。因此,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体现信息化综合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重点。而建立一个综合、经济、可靠、有效的通信网络,既能满足现在电力系统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业务的需求,又能面向未来,支持不断增多的用户、更大的宽带以及新的业务的广域数据网是关键所在。从本期选编的安徽电力、中山电力、西水电力网络系统分析可见一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