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中的电力信息化
2007-06-05 13:48: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辜体仁 | |
摘要: | |
引 言 通过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行业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和资源重组,已初步形戊多家电力企业参与竞争的态势,并逐渐走向电力市场化运营道路。在新行业格局环境下,2003年电力信息化建设进入调整和整合时期。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业,更是典型的传统工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作为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大局的电力行业,应当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支持自身的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开发和建设,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控制和CAD技术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电力营销等各类应用系统纷纷建立起来。目前电力信息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生产、管理及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是信息化带动电力工业的印证,大大提升了电力行业的产业水平;电力工业现代化又促进电力信息化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实践证明,信息化发展战略是电力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2003年电力信息化调整特征 改革后的电力行业形成了新格局。电力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和市场经营型转变,同时企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管理和营销理念发生了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或重构使业务模式发生变化,业务流程正转向适应电力市场的运作模式。这给电力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必然形成2003年电力信息化的调整特征。 1.1 组建信息管理新机构,规划信息发展新蓝图 新成立的各电力企业加强了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各新建的发电集团公司在机构组建时,设置了信息主管部门或信息主管人,用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确保集团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在新的集团领导下能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各电力企业根据企业发展蓝图,重新规划、修改和补充原信息化发展规划。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借鉴现代工业化国家和国外大型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边规划边实施,为企业的产业提升和经营效益服务。规划中,汪重企业需求,充分利用咨询机构的技术优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注意信息化的实际效益。 1.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电力产业核心业务技术水平 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点,历来受到极大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总体应用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调度日志管理系统、电量远传及调度运行技术支持系统、DTS、操作票管理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国内开发的SCADA和EMS系统应用水平普遍提高,近2年对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SCADA系统设备进行了更新,提高了系统设备的安全性,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电力行业的通信网络是电力生产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2002~2003年电力系统新建的光缆近几万里。全国电力系统形成以光纤、数字微波传输为主,包含卫星、电力线载波、电缆和无线电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局面,电力通信网络覆盖除中国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1.3 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2003年电力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在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除继续实施电力信息安全的示范性工程外,还加强了电力信息网络身份认证、防病毒和防攻击的安全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已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实行了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表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1.4 电力营销系统是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系统 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提出提高服务质量号召,已有200多个市县供电局建立了以"95598"为呼号的用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有的地区建立了省、市、地、县级供电所4级电力营销实时系统,实现无笔化营销管理,并与银行联网电费结算。尽管呼叫中心的建设刚起步,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是“95598”呼叫中心的建立,提升和正在提升电力营销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客户服务水平,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 整合系统,推进信息化向深度发展 为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强化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克服信息孤岛和孤立系统给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障碍,电力企业2003年重点工作是整合现有的应用系统,用新的建设理念和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改造和数据共享。根据企业业务变化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实施改造和整合。应用中间件技术,建立系统平台,探索电力企业的ERP系统建设,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003年改革后的各集团公司,没有仓促建设信息化项目,而是以企业需要为基础,积极开发实施企业生产急需的信息建设项目,为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服务。 二、电力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2.1 如何适应电力新体制 电力信息化建设面临电力新体制环境的考验。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竞争机制转化时,电力信息化如何为电力体制服务成为电力信息化成败的重点。首先电力体制刚刚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电力信息化需要再次创业、再次探索。特别是在信息化与企业建设不可分割的情况下,电力信息化工作者和各级领导,要重新审视经过20多年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和经过近50年形成的电力管理模式。认真研究如何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向迈进;如何加快电力信息化发展进程;如何建立适应电力市场化运营环境的电力信息系统。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带来管理模式的变化,已经建设的信息系统是否能适应新的企业环境,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实践。 2.2 电力市场与电力交易的信息化 电力市场化运营和电力网上交易,为电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尽快建立电力交易系统,是电力信息化今后几年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在电力网上交易市场形成后,为之服务的电力市场交易网络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然而,网络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轻视网络安全建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电网的停电事故来看,造成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网安全运行状态的信息不通畅。教训告诉我们,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电网安全息息相关。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力交易信息系统,是一项重点信息工程。 2.3 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重视网络和硬件投资,轻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建设的现象仍然严重,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资源衔接较差。电力信息化深层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电力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力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和开发计划;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有关的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在强调信息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一些关系企业发展的数据和信息,只掌握在少数部门的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手中,没有把它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资源库和知识库。 现代企业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财富,保护好企业这一重要的信息财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2004年电力信息化的任务 (1)继续完成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明确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任务,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绘制蓝图。 (2)继续调整和整合已经建设的各业务应用子系统,建立企业级(至少是省级电力企业)的统一信息平台。抓紧信息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企业生产和业务管理的信息资源开发建议,建立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数据仓库,提高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系统的实用价值,为企业的深层开发和发展创造条件。 (3)加快信息系统间的联网运行,推动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首先要实现公司管理部门间和所属企业间的政令通畅和数据流动速度,把"四统一"落到实处。为实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利的工具和条件。 (4)继续建设高速宽带电力数据网,为电力生产的发展创造条件。 (5)电力营销系统是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目前已建的系统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客户服务的需求。加快建设电力代销系统和CRM是新一年的重要任务。 (6)继续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建设。建立电力信息安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防病毒,还包括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测、监测及论证系统建设;要逐步建立信息系统的软件和数据的多级备份系统。提高电力信息系统在提高电网性能和保证电网安全方面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电力管理创新,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四、2004年电力信息化展望 2004年是电力体制改革后的第二个年头,随着改革的初步完成,经过企业重组、资源优化和新型管理体系的建立,电力行业信息化经过2003年的调整和新的规划后,将在新的一年中以新的姿态出现,大发展趋势已显现于世。 电力调度通信数据网络及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加快。各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为适应新的企业环境要求,将会出现建设的新高潮。包括光纤通信网络建设和租用公共数据通信网络将会十分活跃。这是电力机构改革的结果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同时,信息网络安全的建设也将得到极大关注,网络安全产品,特别是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将得到更多重视;电力调度自动化,包括电网水调自动化将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网络技术向数字化和图数一体化发展;电网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所属的企业,将加大企业资源管理的研究,电力企业ERP建设,个别企业的调研和开创性建设将进入实质性稳步开发建设和有条件的推广阶段。 电力企业原来建设的MIS系统和各应用子系统,在新的一年中将继续实施整合和功能性调整,企业的生产报表管理系统将与企业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物资原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项应用系统将整合在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使之适应改革条件下的电力企业的管理需要和运营需要。 电网公司的OA全国联网运行将要开通,由于生产和管理的需要,移动办公环境的建设将要加快;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建设将随着电力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全面展开,将从示范性建设进入推广和提高阶段。信息网络的语音传输技术(VOIP)和无限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都将进一步得到关注。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