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企业信息化"蹒跚学步"
2006-02-16 10:53: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 孔海勤
在我国,四川省是水电生产大省,占全国水电的40%以上,几乎占据着全国水电总量的"半边天"。水电生产企业的顺利发展,不仅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更是为水电用户提供可靠服务的保证。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水电生产企业当然不能例外,正在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四川的水电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呢?经记者了解,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蹒跚学步"。
目前,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各级领导重要的议事日程。四川的电力生产企业以信息化促进电力营销,把信息化与企业核心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生产智能化和营销网络化。
在以前已经存在的建设中,各个系统相对独立,不能够很协调的完成数据信息交流,甚至系统不兼容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已有的成果不能满足当前以及未来业务的开展,但也说明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早已经开始迈步。电力生产企业真正的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
信息化基础建设力度大
在硬件方面,电力生产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网络,实现生产部门与管理营销部门间的内部数据交流和管理。其中,记者采访的一家企业,他们公司的电脑数量已经达到人均两台。此外,他们还有各类高性能的PC服务器,提供网络管理、病毒防范、防火墙、邮件服务、Web发布等应用服务硬件支持。
在软件应用方面,开始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软件,邮件服务器采用了Notes平台,软件开发模式均采用了C/S或B/S结构。软硬件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强大,为整个信息系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些应用说明,电力行业是IT产品的大用户,是不容忽视的市场。
三方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
经记者采访发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薄弱部分在管理。现阶段多数企业正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例如建设企业内部网,实现公司内部业务交流、实时新闻播报、公司最新动态发布等内容,形成最基本的信息化基础管理。
营销网络化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建设的比较好。营销逐步实现网络化营销管理系统基于流程化管理,全面涵盖了营销业务的全过程,系统包括电费、业务、计量用电等模块。该电力公司采用后台服务器三机容错、互为循环备份的容错方案,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又充分发挥了系统的性能。
据了解,电力生产的智能化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部分,特别是大坝的自动化。据一家信息中心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公司5年前就完全实现了大坝自动化,该自动化系统包含有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软件和智能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自动检测分布在坝体不同位置传感器的状态,以便于快捷、准确地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监测,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帮助。此系统功能较齐全,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图形绘制、报表制作、系统维护、离线分析、测值预报、网络管理和远程维护。在该公司主楼的大厅,记者就看到源源不断地来自千里以外的大坝上的有关检测数据。
记者点评: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别于其他任何行业,在解决方案上几乎没有共性可言。像一位专业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所说:"针对不同的电力企业,我们必须拿出相异的解决方案来,没有可借鉴或者雷同之处。"而且,电力企业对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要求也比较苛刻,解决方案提供商要经过层层把关的考验才能入围投标企业,因此提供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少之又少,四川更是如此,有的只是小的管理软件开发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调度方面管理软件的研发。
在我国,四川省是水电生产大省,占全国水电的40%以上,几乎占据着全国水电总量的"半边天"。水电生产企业的顺利发展,不仅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更是为水电用户提供可靠服务的保证。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水电生产企业当然不能例外,正在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四川的水电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呢?经记者了解,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蹒跚学步"。
目前,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各级领导重要的议事日程。四川的电力生产企业以信息化促进电力营销,把信息化与企业核心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生产智能化和营销网络化。
在以前已经存在的建设中,各个系统相对独立,不能够很协调的完成数据信息交流,甚至系统不兼容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已有的成果不能满足当前以及未来业务的开展,但也说明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早已经开始迈步。电力生产企业真正的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
信息化基础建设力度大
在硬件方面,电力生产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网络,实现生产部门与管理营销部门间的内部数据交流和管理。其中,记者采访的一家企业,他们公司的电脑数量已经达到人均两台。此外,他们还有各类高性能的PC服务器,提供网络管理、病毒防范、防火墙、邮件服务、Web发布等应用服务硬件支持。
在软件应用方面,开始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软件,邮件服务器采用了Notes平台,软件开发模式均采用了C/S或B/S结构。软硬件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强大,为整个信息系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些应用说明,电力行业是IT产品的大用户,是不容忽视的市场。
三方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
经记者采访发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薄弱部分在管理。现阶段多数企业正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例如建设企业内部网,实现公司内部业务交流、实时新闻播报、公司最新动态发布等内容,形成最基本的信息化基础管理。
营销网络化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建设的比较好。营销逐步实现网络化营销管理系统基于流程化管理,全面涵盖了营销业务的全过程,系统包括电费、业务、计量用电等模块。该电力公司采用后台服务器三机容错、互为循环备份的容错方案,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又充分发挥了系统的性能。
据了解,电力生产的智能化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部分,特别是大坝的自动化。据一家信息中心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公司5年前就完全实现了大坝自动化,该自动化系统包含有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软件和智能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自动检测分布在坝体不同位置传感器的状态,以便于快捷、准确地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监测,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帮助。此系统功能较齐全,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图形绘制、报表制作、系统维护、离线分析、测值预报、网络管理和远程维护。在该公司主楼的大厅,记者就看到源源不断地来自千里以外的大坝上的有关检测数据。
记者点评: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别于其他任何行业,在解决方案上几乎没有共性可言。像一位专业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所说:"针对不同的电力企业,我们必须拿出相异的解决方案来,没有可借鉴或者雷同之处。"而且,电力企业对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要求也比较苛刻,解决方案提供商要经过层层把关的考验才能入围投标企业,因此提供电力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少之又少,四川更是如此,有的只是小的管理软件开发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调度方面管理软件的研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