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信息化评价的思考
2006-07-14 15:29: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湖南怀化电业局 黄少华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我国电力信息化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生产自动化阶段和管理信息化阶段。电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电力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高于以往任何时候。以湖南为例,据初步统计,湖南地市供电企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平均为550万元左右。
尽管电力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与企业的预期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转变为市场化经营模式,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开展信息化评价工作势在必行。2006年1月,湖南省电力公司对全省所有地市供电企业和所属3家发电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检查和考评。
在对湖南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评价过程中,考评人员发现,公司系统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技术架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的推广使用等方面,均有许多亮点。但也发现少数单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化工作没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不足,不太适应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设备和资金管理存在明显漏洞,花大成本建设起来的应用系统没能真正运用起来。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较低。对上级信息部门的有关要求敷衍塞责。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等。而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还难以用现有的评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加以评价,整个评价体系还需要完善。
信息化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引起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信息化与实际工作有机融合,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弊端,提升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使企业信息化能够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制定指标体系要在考虑科学性、可比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指标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持续性,并突出实用性。
制定电力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对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还要突出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突出信息化与管理业务之间的结合程度,突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湖南省电力公司这次信息化评价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与“黑洞”,反映了公司信息化运行管理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管理控制流程不规范,服务管理不到位,缺乏审计和监督机制,缺乏运行考核办法和行为。这些都是电力信息化综合治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电力信息化综合治理,能保持电力信息化与业务目标一致,并对关键流程实施有效控制,以便构筑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因此,要合理利用电力信息化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和投资风险管理,从而保证电力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信息化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工程量大,需要付出的成本不低,而且还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它却是一种发展趋势,会对电力信息化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不能苛刻求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指标体系和有关评价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力信息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电力信息化真正渗透到电力企业的方方面面。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我国电力信息化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生产自动化阶段和管理信息化阶段。电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电力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高于以往任何时候。以湖南为例,据初步统计,湖南地市供电企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平均为550万元左右。
尽管电力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与企业的预期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转变为市场化经营模式,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开展信息化评价工作势在必行。2006年1月,湖南省电力公司对全省所有地市供电企业和所属3家发电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检查和考评。
在对湖南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评价过程中,考评人员发现,公司系统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技术架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的推广使用等方面,均有许多亮点。但也发现少数单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化工作没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不足,不太适应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设备和资金管理存在明显漏洞,花大成本建设起来的应用系统没能真正运用起来。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较低。对上级信息部门的有关要求敷衍塞责。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等。而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还难以用现有的评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加以评价,整个评价体系还需要完善。
信息化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引起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信息化与实际工作有机融合,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弊端,提升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使企业信息化能够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制定指标体系要在考虑科学性、可比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指标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持续性,并突出实用性。
制定电力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对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还要突出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突出信息化与管理业务之间的结合程度,突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湖南省电力公司这次信息化评价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与“黑洞”,反映了公司信息化运行管理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管理控制流程不规范,服务管理不到位,缺乏审计和监督机制,缺乏运行考核办法和行为。这些都是电力信息化综合治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电力信息化综合治理,能保持电力信息化与业务目标一致,并对关键流程实施有效控制,以便构筑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因此,要合理利用电力信息化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和投资风险管理,从而保证电力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信息化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工程量大,需要付出的成本不低,而且还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它却是一种发展趋势,会对电力信息化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不能苛刻求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指标体系和有关评价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力信息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电力信息化真正渗透到电力企业的方方面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