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专访侯子良
2012-10-08 09:52: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东方自动化网》总裁、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子良就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IS)专题接受《中国电力》、《电力系统装置》、《计算机世界》、《信息系统工程》、《互联网+周刊》、《电气时代》和《软件世界》等媒体的采访,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采访持续进行了1.5小时,现将情况摘要报导如下:
问:您作为SIS的提出者,当时为什么要提出SIS概念?
答:国外虽没有SIS概念,但是SIS的某些功能早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在火电厂厂级信息化系统中出现。我在1997年所以要提出SIS概念主要因为,厂级信息化系统中包含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监控信息系统两大部分内容,两大系统的信息特征、开发和管理要求差异很大,安全可靠性等级不同,把SIS概念从MIS概念中独立分离,突出出来,可以迅速凝聚熟悉电厂生产过程背景的开发公司和用户(设计院、电厂等)投入进来,而不致由于SIS功能熔在MIS概念中而被排斥在外,或处于从属地位;同时,也可迅速把SIS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特点显现出来。
事实证明,由于SIS概念的出现,使得我国SIS功能的完善化程度,SIS开发公司的成长速度等方面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国外。
问:SIS提出后六年来,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 争论的阶段;
第二阶段 试点阶段,在少数引进机组或示范电厂中批准立项;
第三阶段 普遍立项,推广应用。
SIS的发展,比历史上任一项自动化技术(包括DCS)在火电厂的应用发展如此迅速,实际上试点工程还没有投产,就已在新建单机容量300MW机组的电厂中推广应用,甚至在少部分老厂中也在逐步规划实施。
由于SIS如此迅速的推广应用,使经验少、技术不大成熟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急待补课。
问:目前在采取哪些措施应对SIS上述突出问题?
答:大家看到,目前各大发电公司都在组织力量,加强对SIS的规划、指导和管理。我认为,担负电力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机构也应积极协助各大发电公司,做好服务工作。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为此努力做好下列工作:
1.根据国家发改委任务,组织编制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编制大纲已于去年12月审查通过,预计今年中将完成送审稿的审查,年内完成报批稿。
2.正在立项修编锅炉、汽机、发电机、磨煤机、风机和水泵等工艺设备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条件,这些标准将充分考虑设备状态监督和状态检修等SIS和MIS功能的要求。
3.组织全国性的SIS技术研讨、交流和评审,其中包括将于今年3月份召开的《SIS实时/历史数据库应用技术研讨会》,加强对数据库选型的指导,同时形成数据库市场竞争的局面。
4.希望进一步建立经常性的机构,加强SIS的培训和交流。
热工自动化标委会愿意协助各发电公司,做好服务,像DCS一样,用尽可能短时间,使SIS成功应用。
问:你能否评价一下SIS推广以来有哪些经济效益,能否提出具体数字?
答:目前投运的SIS还不多,大部分还处于在建阶段,已投运的SIS,应用功能也不完善,因此,至今还没有见到系统对比测试分析报告。但是仅据有的厂反映,SIS已经对电厂安全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经常聚在会议室里根据SIS提供的大量数据分析机组的状况;值班人员根据SIS提供的经济操作指导,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此外,还根据SIS提供的输出与反馈偏差提示及时发现了故障等等,因此,SIS已深受电厂的好评。
问:SIS发展还有哪些问题?跟发展数字化电厂有什么关系?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在去年11月发表的《火电厂全面实现数字化应成为我们当前的目标》一文中谈到了这个问题。
"用信息化推动电厂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1997年"2000年电厂自动化设计新思路"一文中提出在火电厂中广泛应用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实际上仅仅是吹响了火电厂信息化的号角。所谓火电厂信息化,就是:火电厂生产过程监控和企业管理的所有必要信息均应无重复的得以采集和通过数字网络共享;经过自动处理,使信息尽可能浓缩和智能化;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应最大限度实现自动化,减少繁重的人工信息采集、录入、处理和反馈处理的工作量,提高安全性和劳动生产率。
目前,信息智能化还只是开始,很多智能软件正在开发和实践;另一方面,实现电厂现代化监控和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还没有做到自动采集和处理,例如,一台300MW机组,单是为实现现场变送器、执行器和开关柜的现代化管理,就需要采集六、七千点信息,如果要实现工艺设备状态检修,还需要增加一些测点,这么多信息如果用传统采集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火电厂必须在厂级、机组(车间)级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进而实现现场设备级数字化,即全面推广应用现场总线系统。这样,SIS的有些功能才不致成为无米之炊。它的可行性,我在去年11月的文章中作了论述。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火电厂全面实现数字化,或者说数字化电厂应当成为我们下一个奋斗目标了。
问:你认为选择SIS供应商应具备什么条件?SIS对IT商提供了什么机遇?
答: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应有深厚行业背景,熟悉火电厂生产过程及其控制
2.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3.有一支优秀的开发和实施队伍
4.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稳定性
近十年,SIS将以平均每年3-5亿元产值向前发展,它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造就若干个出色的SIS供应商。
《东方自动化网》总裁、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子良就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IS)专题接受《中国电力》、《电力系统装置》、《计算机世界》、《信息系统工程》、《互联网+周刊》、《电气时代》和《软件世界》等媒体的采访,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采访持续进行了1.5小时,现将情况摘要报导如下:
问:您作为SIS的提出者,当时为什么要提出SIS概念?
答:国外虽没有SIS概念,但是SIS的某些功能早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在火电厂厂级信息化系统中出现。我在1997年所以要提出SIS概念主要因为,厂级信息化系统中包含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监控信息系统两大部分内容,两大系统的信息特征、开发和管理要求差异很大,安全可靠性等级不同,把SIS概念从MIS概念中独立分离,突出出来,可以迅速凝聚熟悉电厂生产过程背景的开发公司和用户(设计院、电厂等)投入进来,而不致由于SIS功能熔在MIS概念中而被排斥在外,或处于从属地位;同时,也可迅速把SIS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特点显现出来。
事实证明,由于SIS概念的出现,使得我国SIS功能的完善化程度,SIS开发公司的成长速度等方面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国外。
问:SIS提出后六年来,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 争论的阶段;
第二阶段 试点阶段,在少数引进机组或示范电厂中批准立项;
第三阶段 普遍立项,推广应用。
SIS的发展,比历史上任一项自动化技术(包括DCS)在火电厂的应用发展如此迅速,实际上试点工程还没有投产,就已在新建单机容量300MW机组的电厂中推广应用,甚至在少部分老厂中也在逐步规划实施。
由于SIS如此迅速的推广应用,使经验少、技术不大成熟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急待补课。
问:目前在采取哪些措施应对SIS上述突出问题?
答:大家看到,目前各大发电公司都在组织力量,加强对SIS的规划、指导和管理。我认为,担负电力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机构也应积极协助各大发电公司,做好服务工作。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为此努力做好下列工作:
1.根据国家发改委任务,组织编制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编制大纲已于去年12月审查通过,预计今年中将完成送审稿的审查,年内完成报批稿。
2.正在立项修编锅炉、汽机、发电机、磨煤机、风机和水泵等工艺设备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条件,这些标准将充分考虑设备状态监督和状态检修等SIS和MIS功能的要求。
3.组织全国性的SIS技术研讨、交流和评审,其中包括将于今年3月份召开的《SIS实时/历史数据库应用技术研讨会》,加强对数据库选型的指导,同时形成数据库市场竞争的局面。
4.希望进一步建立经常性的机构,加强SIS的培训和交流。
热工自动化标委会愿意协助各发电公司,做好服务,像DCS一样,用尽可能短时间,使SIS成功应用。
问:你能否评价一下SIS推广以来有哪些经济效益,能否提出具体数字?
答:目前投运的SIS还不多,大部分还处于在建阶段,已投运的SIS,应用功能也不完善,因此,至今还没有见到系统对比测试分析报告。但是仅据有的厂反映,SIS已经对电厂安全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经常聚在会议室里根据SIS提供的大量数据分析机组的状况;值班人员根据SIS提供的经济操作指导,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此外,还根据SIS提供的输出与反馈偏差提示及时发现了故障等等,因此,SIS已深受电厂的好评。
问:SIS发展还有哪些问题?跟发展数字化电厂有什么关系?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在去年11月发表的《火电厂全面实现数字化应成为我们当前的目标》一文中谈到了这个问题。
"用信息化推动电厂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1997年"2000年电厂自动化设计新思路"一文中提出在火电厂中广泛应用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实际上仅仅是吹响了火电厂信息化的号角。所谓火电厂信息化,就是:火电厂生产过程监控和企业管理的所有必要信息均应无重复的得以采集和通过数字网络共享;经过自动处理,使信息尽可能浓缩和智能化;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应最大限度实现自动化,减少繁重的人工信息采集、录入、处理和反馈处理的工作量,提高安全性和劳动生产率。
目前,信息智能化还只是开始,很多智能软件正在开发和实践;另一方面,实现电厂现代化监控和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还没有做到自动采集和处理,例如,一台300MW机组,单是为实现现场变送器、执行器和开关柜的现代化管理,就需要采集六、七千点信息,如果要实现工艺设备状态检修,还需要增加一些测点,这么多信息如果用传统采集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火电厂必须在厂级、机组(车间)级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进而实现现场设备级数字化,即全面推广应用现场总线系统。这样,SIS的有些功能才不致成为无米之炊。它的可行性,我在去年11月的文章中作了论述。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火电厂全面实现数字化,或者说数字化电厂应当成为我们下一个奋斗目标了。
问:你认为选择SIS供应商应具备什么条件?SIS对IT商提供了什么机遇?
答: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应有深厚行业背景,熟悉火电厂生产过程及其控制
2.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3.有一支优秀的开发和实施队伍
4.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稳定性
近十年,SIS将以平均每年3-5亿元产值向前发展,它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造就若干个出色的SIS供应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