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新科技电力生产总体解决方案
2007-10-16 14:09:0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从电力企业整体出发,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电力信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与设计;用Intranet/Internet及多层分布计算技术实现对企业信息的处理及管理,达到企业资源唯一、业务闭环、系统平台统一、信息共享及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覆盖全局各业务部门每个管理岗位和生产班组,实现信息从源头管理,将全局管理与各部门业务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对业务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并更好地为全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同时以WEB方式提供全局信息的综合决策查询系统,使系统的易用性、功能性、完备性达到统一。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覆盖电力变电运行管理、变电检修管理(巡检)、电力调度管理、线路管理、生技管理、电力地理信息等。
设计原则
1.业务流程整合的原则
电力生产、运行、检修、电网调度以及客户服务流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我们将从电力企业的总体组织和资源层面来清楚的定义它和其他重要业务流程的关系,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应该服从业务流程整合的需要。
2.系统的开放性
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电力生产指挥中心,要求它与电力企业现有的各种应用系统(EMS/SCADA/DMS系统、TMR系统、GIS系统、Oa 系统、ERP系统等相连和集成,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一个信息工作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是实现系统互连的基础。
3.系统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设计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硬件系统要有冗余的处理能力和可扩充性,应用软件系统要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随着系统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业务量的增加平滑的进行系统的扩充。
4.系统的安全性
电力生产管理的多数岗位采取持证上岗,明确责任,因此对操作终端必须有有效的身份确认机制,系统必须对每个重要操作和处理留下日志或痕迹记录,做到责权关联的有效管理。
5.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使系统能为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系统在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上都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错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系统的可管理性
在系统应具备有效的、统一的手段和机制进行系统配置管理,业务应用设置调整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监视可控制等。
7.友好的用户界面
强大的功能,友好的界面和系统的可维护性是今后系统充分发挥效力的关键。
产品特色
1.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将生产计划流程、停役申请流程、工作票流程、操作票流程、缺陷流程、检修流程、试验报告、巡视记录流程、整定单流程全部与设备对应,根据设备可以查到与该设备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信息。
2.业务流程的平台化设计,支持工作流程控制,业务流程可定义,用户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标准模版,可维护、可修改、适应业务流程的多样性。
3.信息闭环,实现全局性主要生产业务流程,进行全程流程监控,并在业务处理环节中,提供消息提示和警告,实现业务从被动到主动的管理。
4.基于intranet/intemet 的三层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集群/阵列方式保证系统与数据安全可靠、中间层应用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便于部署与扩容,使系统的可扩性、安全性、先进性得到保证。并易于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流程、应用等整合。
5.提供用户一个全局的、功能强大的、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机构与权限设置体系。
6.实现软件功能的构件化和模块化,允许用户增加、删减、修改应用模块,便于功能扩展。
7.系统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严格地数据正确性,有效性检测,保证进入系统数据的高可靠性。
8.提供用户自定义制作报表工具,提供制图工具,以供变电所接线图绘制管理,工作票中图形绘制等。
9.提供基于 Web 浏览器的信息查询、方便、灵活、金榜的查询方式,直观、多样的(表格、棒图、饼图、曲线、接线图)查询结果输出形式。
10.开放性,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知识、经验和成熟的企业应用整合技术,广泛地与相关系统相集成,如:、EMS/SCADA/DMS系统,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或中间件服务平台,电力其它应用软件等,使MIS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力生产业务管理支持平台。
系统功能:
设备数据管理
以设备台帐为轴心,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的档案数据。对于一个设备将只有一个台帐(档案),保证各个单位能看到的设备档案是最新、统一、全面的。区分作为资产的电力设备同电网概念上的设备位置分开,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投运、迁移、报废。正确定义各变电所的接线型式、结构,根据各种结构型式下不同的设备配置,自动生成设备位置
1.电网结构规则维护
包括接线方式维护、母线设备组定义、间隔配置、设备组名称维护、设备名称维护等。
2.设备生成和维护
变电所结构定义、设备组定义、设备位置定义。
3.设备参数管理
描述变电所内所有类型变电设备的特征参数,建立设备的台帐信息。
4.设备状态管理
包括设备投运、设备迁移、设备停用、设备报废。设备的台帐与运行检修模块关联,不断记录设备的大修反措计划、检修、试验信息,缺陷信息、运行特征数据、变动信息,直到设备退役。
5.设备查询、统计分析
可以按照各种条件(设备类型,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投运日期等)查询统计各类设备及其详细台帐信息。
主要业务流程
1.缺陷管理
依据整个缺陷管理的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缺陷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具备信息完全而准确、缺陷状态清晰。实现缺陷与设备定级的关联。实现缺陷消缺任务自动预分配,对每个变电站设备以间隔为单位进行综合定级,绝缘定级,对间隔进行间隔定级。管理部门能对缺陷信息、定级信息进行查询、汇总、统计,可生成各类缺陷统计报表和设备定级报表。
2.停役申请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基层停电申请填写、基层主管审核、生技处审核、调度运方初审、领导审核、调度运方批复(终审)、调度停役执行等流程。能对停役申请书的流程具备全程监控功能,能较方便了解到具体某张申请单现已流转到哪个部门,已执行了哪些审核等。具备查询、统计、作废、打印功能及修改未签发申请单功能。能统计计划检修率及临修率。
3.调度操作票
根据操作任务的性质划分操作票的类型,如计划操作票、临时操作票、新设备投产操作票等。调度所的操作票除了临时操作票,其他操作票都只有找到已经填写了批准停役时间的申请单才能进行开票。也为了规范操作票命令的格式,特引进操作票典型命令、常用术语的概念,给输入时进行选择提供方便。调度操作票流程包括:操作票开票、操作票复核、操作票正审、操作票发送、操作票执行。
4.运行操作票
以典型票、所用票复制作为主要开票手段,辅以运行人员手工修改。流程从接受调度操作任务开始,使运行操作票有据可依。能与调度综合令、系统操作票结合。操作票流程包括接受调度操作任务、操作票开票、操作票审核、预演确认、操作票执行。可进行操作票的评估考核,操作票的查询、统计分析。
5.工作票管理
工作票按照安全要求不同分为第一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系统完成工作票流程化处理,生产计划作为填写工作票信息来源,并附填修试设备详细列表,工作终结前完善设备修试记录验收。工作票终结后,运行安全员对工作票评估。工作票评估结果作为工作票合格率统计依据。
6.整定单管理
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有不同的整定单,但对于相同类型的整定单,提供建立模板存放在数据库中,统一输入界面,供下次选择时进行调用。并提供从历史的整定单中进行调用。主要流程:整定单的编制、校核、审核、批准、发送、事由安排、执行、验收、确认。
变电运行管理
1.值班基本维护
运行班组维护、班组轮值维护、定期工作内容周期维护。
2.变电运行日志
变电运行日志主要记录三个方面的内容。本值巡视检查、本值运行记事和交班小结。
3.运行记录
包括缺陷记录、操作记录、工作票记录、设备修试记录、日电量记录、电压记录、开关跳闸记录等。
4.运行簿册
避雷器动作记录、蓄电池测试记录、SF6开关机构压力记录、电容器投切记录、高频保护通道测试记录、故障录波记录、定期切换试验记录。
5.运行报表
它是生产中常用的报表数据库,其中有二十多种报表数据库,主要有月综合报表、月电量平衡报表、设备缺陷报表等。
6.设备定级
对全所设备以间隔为单位进行综合定级,绝缘定级,对间隔进行间隔定级。列出该定级季度内影响定级的所有设备缺陷记录。
电力调度管理
1.电网调度管理
调度值班与运行日志管理支持术语快捷输入方式、交接班内容自动生成,手自动轮值排班管理,具有电网运行生产日报管理,技术问答及反事故演习等。
2.运行方式管理
与Scada系统接口,随时读入数据进行统计产生报表、支持潮流、电压、电容、低周等多种报表、检修周计划、日计划与申请单关联
、具有电网参数管理、年度运行方式管理 、电网稳定管理功能。
3.继电保护管理
维护和查询保护运行日志数据、保护检验计划编制、完成情况统计、继保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分析、保护检验计划编制、保护技术资料管理。
4.自动化管理
包括自动化设备管理 /、自动化值班日志 、 自动化缺陷管理 、自动化运行管理。
5.通信管理
包括通信运行日志管理、通信设备管理 /、通信检修管理 、 通信运行管理 /、通信路由管理 /、通信电话管理。
电力变电检修管理
1.生产计划
根据设备缺陷、设备检修和设备试验等记录信息,完成生产年、月、周计划的制定。
2.大修管理
修试常用术语维护,大修管理与总结。
3.试验管理
考虑实用性和灵活性,系统提供基本的试验项目模板,可用户自定义的试验项、试验组、试验及试验公式,试验报告的范围包括高压、油务、在线检测。
试验过程的流程化管理,试验记录的全面管理的分析统计。
4.检修管理
检修计划安排,记录设备检修情况,以图表方式动态分析统计设备周期检修等执行情况,提供检修到期、超周期等预警提示。提供用户可定义与维护的检修报告模板。
5.班组管理
技术文档与图纸管理、备品备件、试验设备的管理、班组培训与安全活动管理。
电力生技管理
1.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包括大修计划管理、月度生产计划管理、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反措计划管理等,汇总统计各项计划的费用完成情况。从生产项目计划编制、生产项目计划审核到生产项目组织、实施以及生产任务完成后验收、总结填写把生产管理的其他管理功能贯穿起来。
2.工作联系单
以流程方式提供工作联系单管理,包括联系单编制、联系单审核、联系单查询等。
3.运行管理
能对缺陷信息、定级信息进行查询、汇总、统计,可生成各类缺陷统计报表和设备定级报表。
4.三变及四小器管理
对三变设备及四小器设备台帐信息、运行信息、检修试验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统计。
5.电压无功管理
对上报的电压及无功各类报表进行分析统计。进行电压合格率考核。
6.关键指标
管理统计生产运行关键指标。
7.科技项目管理
进行科技项目上报、科技项目审核、科技项目年计划制定、科技项目成果管理。
8.监督管理
监督网络人员管理、绝缘、仪表监督信息报表管理等。
9.可靠性管理
考虑与现有国电公司系统接口,系统可以基本实现以自动统计数据(包括运行、注册、变动三个部分)为主,以手工修改为辅助的输变电设备可靠性管理模式。
10.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
建立可靠性管理由事后统计变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计算的预控管理模式。各部门协同管理停电事件,共同提高管理效益。具有以可靠性指标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功能和以停电为核心的过程管理功能。
系统包括的功能有:输变电设备及供电用户基础数据管理,运行事件维护与管理,输变电及供电可靠性年月目标制定,停电计划及可靠性预控管理,可靠性指标计算,权限机构管理等。
电力线路管理
1.系统管理
提供用户可定义的机构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个人菜单自定义。
2.基础资料管理
包括线路与杆塔基础资料,线路编码库、线路图档、同杆架设等。
3.电力地理信息
采用GIS平台系统,构架电力输电网,输电专题图绘制,具有图形缩放、鹰眼、比例尺、自动延布,三维视图等功能。
4.流程管理
缺陷、工作票、任务单、检修计划与施工措施等进行流程化管理。
5.检修管理
包括红外测温管理、危险点预控、绝缘子管理、盐密测试等。
6.运行管理
包括过电压管理、通道管理、线路验收、线路运行分析,进行线路巡视管理,可与带GPRS手持巡检仪接口,以保证巡视规范、信息及时。
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从电力企业整体出发,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电力信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与设计;用Intranet/Internet及多层分布计算技术实现对企业信息的处理及管理,达到企业资源唯一、业务闭环、系统平台统一、信息共享及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覆盖全局各业务部门每个管理岗位和生产班组,实现信息从源头管理,将全局管理与各部门业务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对业务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并更好地为全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同时以WEB方式提供全局信息的综合决策查询系统,使系统的易用性、功能性、完备性达到统一。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覆盖电力变电运行管理、变电检修管理(巡检)、电力调度管理、线路管理、生技管理、电力地理信息等。
设计原则
1.业务流程整合的原则
电力生产、运行、检修、电网调度以及客户服务流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我们将从电力企业的总体组织和资源层面来清楚的定义它和其他重要业务流程的关系,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应该服从业务流程整合的需要。
2.系统的开放性
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电力生产指挥中心,要求它与电力企业现有的各种应用系统(EMS/SCADA/DMS系统、TMR系统、GIS系统、Oa 系统、ERP系统等相连和集成,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一个信息工作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是实现系统互连的基础。
3.系统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设计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硬件系统要有冗余的处理能力和可扩充性,应用软件系统要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随着系统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业务量的增加平滑的进行系统的扩充。
4.系统的安全性
电力生产管理的多数岗位采取持证上岗,明确责任,因此对操作终端必须有有效的身份确认机制,系统必须对每个重要操作和处理留下日志或痕迹记录,做到责权关联的有效管理。
5.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使系统能为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系统在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上都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错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系统的可管理性
在系统应具备有效的、统一的手段和机制进行系统配置管理,业务应用设置调整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监视可控制等。
7.友好的用户界面
强大的功能,友好的界面和系统的可维护性是今后系统充分发挥效力的关键。
产品特色
1.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将生产计划流程、停役申请流程、工作票流程、操作票流程、缺陷流程、检修流程、试验报告、巡视记录流程、整定单流程全部与设备对应,根据设备可以查到与该设备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信息。
2.业务流程的平台化设计,支持工作流程控制,业务流程可定义,用户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标准模版,可维护、可修改、适应业务流程的多样性。
3.信息闭环,实现全局性主要生产业务流程,进行全程流程监控,并在业务处理环节中,提供消息提示和警告,实现业务从被动到主动的管理。
4.基于intranet/intemet 的三层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集群/阵列方式保证系统与数据安全可靠、中间层应用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便于部署与扩容,使系统的可扩性、安全性、先进性得到保证。并易于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流程、应用等整合。
5.提供用户一个全局的、功能强大的、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机构与权限设置体系。
6.实现软件功能的构件化和模块化,允许用户增加、删减、修改应用模块,便于功能扩展。
7.系统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严格地数据正确性,有效性检测,保证进入系统数据的高可靠性。
8.提供用户自定义制作报表工具,提供制图工具,以供变电所接线图绘制管理,工作票中图形绘制等。
9.提供基于 Web 浏览器的信息查询、方便、灵活、金榜的查询方式,直观、多样的(表格、棒图、饼图、曲线、接线图)查询结果输出形式。
10.开放性,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知识、经验和成熟的企业应用整合技术,广泛地与相关系统相集成,如:、EMS/SCADA/DMS系统,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或中间件服务平台,电力其它应用软件等,使MIS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力生产业务管理支持平台。
系统功能:
设备数据管理
以设备台帐为轴心,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的档案数据。对于一个设备将只有一个台帐(档案),保证各个单位能看到的设备档案是最新、统一、全面的。区分作为资产的电力设备同电网概念上的设备位置分开,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投运、迁移、报废。正确定义各变电所的接线型式、结构,根据各种结构型式下不同的设备配置,自动生成设备位置
1.电网结构规则维护
包括接线方式维护、母线设备组定义、间隔配置、设备组名称维护、设备名称维护等。
2.设备生成和维护
变电所结构定义、设备组定义、设备位置定义。
3.设备参数管理
描述变电所内所有类型变电设备的特征参数,建立设备的台帐信息。
4.设备状态管理
包括设备投运、设备迁移、设备停用、设备报废。设备的台帐与运行检修模块关联,不断记录设备的大修反措计划、检修、试验信息,缺陷信息、运行特征数据、变动信息,直到设备退役。
5.设备查询、统计分析
可以按照各种条件(设备类型,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投运日期等)查询统计各类设备及其详细台帐信息。
主要业务流程
1.缺陷管理
依据整个缺陷管理的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缺陷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具备信息完全而准确、缺陷状态清晰。实现缺陷与设备定级的关联。实现缺陷消缺任务自动预分配,对每个变电站设备以间隔为单位进行综合定级,绝缘定级,对间隔进行间隔定级。管理部门能对缺陷信息、定级信息进行查询、汇总、统计,可生成各类缺陷统计报表和设备定级报表。
2.停役申请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基层停电申请填写、基层主管审核、生技处审核、调度运方初审、领导审核、调度运方批复(终审)、调度停役执行等流程。能对停役申请书的流程具备全程监控功能,能较方便了解到具体某张申请单现已流转到哪个部门,已执行了哪些审核等。具备查询、统计、作废、打印功能及修改未签发申请单功能。能统计计划检修率及临修率。
3.调度操作票
根据操作任务的性质划分操作票的类型,如计划操作票、临时操作票、新设备投产操作票等。调度所的操作票除了临时操作票,其他操作票都只有找到已经填写了批准停役时间的申请单才能进行开票。也为了规范操作票命令的格式,特引进操作票典型命令、常用术语的概念,给输入时进行选择提供方便。调度操作票流程包括:操作票开票、操作票复核、操作票正审、操作票发送、操作票执行。
4.运行操作票
以典型票、所用票复制作为主要开票手段,辅以运行人员手工修改。流程从接受调度操作任务开始,使运行操作票有据可依。能与调度综合令、系统操作票结合。操作票流程包括接受调度操作任务、操作票开票、操作票审核、预演确认、操作票执行。可进行操作票的评估考核,操作票的查询、统计分析。
5.工作票管理
工作票按照安全要求不同分为第一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系统完成工作票流程化处理,生产计划作为填写工作票信息来源,并附填修试设备详细列表,工作终结前完善设备修试记录验收。工作票终结后,运行安全员对工作票评估。工作票评估结果作为工作票合格率统计依据。
6.整定单管理
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有不同的整定单,但对于相同类型的整定单,提供建立模板存放在数据库中,统一输入界面,供下次选择时进行调用。并提供从历史的整定单中进行调用。主要流程:整定单的编制、校核、审核、批准、发送、事由安排、执行、验收、确认。
变电运行管理
1.值班基本维护
运行班组维护、班组轮值维护、定期工作内容周期维护。
2.变电运行日志
变电运行日志主要记录三个方面的内容。本值巡视检查、本值运行记事和交班小结。
3.运行记录
包括缺陷记录、操作记录、工作票记录、设备修试记录、日电量记录、电压记录、开关跳闸记录等。
4.运行簿册
避雷器动作记录、蓄电池测试记录、SF6开关机构压力记录、电容器投切记录、高频保护通道测试记录、故障录波记录、定期切换试验记录。
5.运行报表
它是生产中常用的报表数据库,其中有二十多种报表数据库,主要有月综合报表、月电量平衡报表、设备缺陷报表等。
6.设备定级
对全所设备以间隔为单位进行综合定级,绝缘定级,对间隔进行间隔定级。列出该定级季度内影响定级的所有设备缺陷记录。
电力调度管理
1.电网调度管理
调度值班与运行日志管理支持术语快捷输入方式、交接班内容自动生成,手自动轮值排班管理,具有电网运行生产日报管理,技术问答及反事故演习等。
2.运行方式管理
与Scada系统接口,随时读入数据进行统计产生报表、支持潮流、电压、电容、低周等多种报表、检修周计划、日计划与申请单关联
、具有电网参数管理、年度运行方式管理 、电网稳定管理功能。
3.继电保护管理
维护和查询保护运行日志数据、保护检验计划编制、完成情况统计、继保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分析、保护检验计划编制、保护技术资料管理。
4.自动化管理
包括自动化设备管理 /、自动化值班日志 、 自动化缺陷管理 、自动化运行管理。
5.通信管理
包括通信运行日志管理、通信设备管理 /、通信检修管理 、 通信运行管理 /、通信路由管理 /、通信电话管理。
电力变电检修管理
1.生产计划
根据设备缺陷、设备检修和设备试验等记录信息,完成生产年、月、周计划的制定。
2.大修管理
修试常用术语维护,大修管理与总结。
3.试验管理
考虑实用性和灵活性,系统提供基本的试验项目模板,可用户自定义的试验项、试验组、试验及试验公式,试验报告的范围包括高压、油务、在线检测。
试验过程的流程化管理,试验记录的全面管理的分析统计。
4.检修管理
检修计划安排,记录设备检修情况,以图表方式动态分析统计设备周期检修等执行情况,提供检修到期、超周期等预警提示。提供用户可定义与维护的检修报告模板。
5.班组管理
技术文档与图纸管理、备品备件、试验设备的管理、班组培训与安全活动管理。
电力生技管理
1.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包括大修计划管理、月度生产计划管理、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反措计划管理等,汇总统计各项计划的费用完成情况。从生产项目计划编制、生产项目计划审核到生产项目组织、实施以及生产任务完成后验收、总结填写把生产管理的其他管理功能贯穿起来。
2.工作联系单
以流程方式提供工作联系单管理,包括联系单编制、联系单审核、联系单查询等。
3.运行管理
能对缺陷信息、定级信息进行查询、汇总、统计,可生成各类缺陷统计报表和设备定级报表。
4.三变及四小器管理
对三变设备及四小器设备台帐信息、运行信息、检修试验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统计。
5.电压无功管理
对上报的电压及无功各类报表进行分析统计。进行电压合格率考核。
6.关键指标
管理统计生产运行关键指标。
7.科技项目管理
进行科技项目上报、科技项目审核、科技项目年计划制定、科技项目成果管理。
8.监督管理
监督网络人员管理、绝缘、仪表监督信息报表管理等。
9.可靠性管理
考虑与现有国电公司系统接口,系统可以基本实现以自动统计数据(包括运行、注册、变动三个部分)为主,以手工修改为辅助的输变电设备可靠性管理模式。
10.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
建立可靠性管理由事后统计变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计算的预控管理模式。各部门协同管理停电事件,共同提高管理效益。具有以可靠性指标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功能和以停电为核心的过程管理功能。
系统包括的功能有:输变电设备及供电用户基础数据管理,运行事件维护与管理,输变电及供电可靠性年月目标制定,停电计划及可靠性预控管理,可靠性指标计算,权限机构管理等。
电力线路管理
1.系统管理
提供用户可定义的机构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个人菜单自定义。
2.基础资料管理
包括线路与杆塔基础资料,线路编码库、线路图档、同杆架设等。
3.电力地理信息
采用GIS平台系统,构架电力输电网,输电专题图绘制,具有图形缩放、鹰眼、比例尺、自动延布,三维视图等功能。
4.流程管理
缺陷、工作票、任务单、检修计划与施工措施等进行流程化管理。
5.检修管理
包括红外测温管理、危险点预控、绝缘子管理、盐密测试等。
6.运行管理
包括过电压管理、通道管理、线路验收、线路运行分析,进行线路巡视管理,可与带GPRS手持巡检仪接口,以保证巡视规范、信息及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ToB内容运营:生产和渠道全梳理
2019-12-29
- 电力数据中台建设及应用
2019-06-16
-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 热点报告 | 电力专业领域词汇
2018-10-21
- 详解国内最权威市场占有率最高
2018-03-03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