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方案产品 > 正文

35kV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007-08-09 14:40:1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几年,随着高耗能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35KV室内开关柜的大量使用,使得电缆出线比例逐年增多,导致对地电容电流剧增。由于35 kV系统单相接地引发的电缆爆炸愈来愈多,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仅就2003年以来乌兰察布电业局统计发现,由于35KV系统单相接地而引发的事故就10多起,有的造成全站停电,影响重要用户供电,有的造成电缆爆炸、开关柜烧毁和避雷器爆炸等。

原因分析

(一)谐振过电压

  35kV系统为不接地系统,电网中存在大量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直接接地,成为电网对地电容电流、高次谐波电流的充放电途径,当线路接地时,电压互感器的铁心线圈相当于与非故障线路对接电容并联,构成了可能产生谐振的并联电路,由于相对地电压升高倍,有可能使得电压互感器的铁心出现饱和或接近饱和,阻抗变小,电路中出现容抗和阻抗相等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并联谐振,此时互感器一次侧的电流最大,这样有可能使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侧熔断件熔断,或者烧坏电压互感器,以及电缆爆炸。此种情况往往在变电所投产初期(线路出线回路少)不是很明显,但随着线路出线回路的增多(各回线路对地的等值电容量增大,容抗增大)出现谐振的情况较多。另外由于35KV系统为室内开关柜,35KVPT接地点多,一般为4个接地点,这也为发生谐振过电压提供了条件。

(二)弧光接地过电压

  正常情况下,35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允许运行2h。但为什么频繁地发生单相接地迅速发展成相间事故,使事故扩大化呢?原因之一是系统中个别设备存在绝缘薄弱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35 kV系统电容电流较大,接地电弧变得不能自熄而产生了较高倍数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据国内外经验,弧光接地过电压最大可达3-5倍。

  在单相接地事故中,通过弧光的电流乃是健全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为了减小故障总电流,往往采用消弧线圈。装设消弧线圈后,接地点残流不超过10 A,接地电弧便不能维持,会自行熄灭。

解决办法

(一)谐振过电压

a 优先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抗谐振型电压互感器;

b 减少同一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接地数量,除电源侧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外,其它电压互感器中性点尽可能不接地;

c 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装设二次消谐器或消谐电阻;

d 在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装设一次消谐器。

适当选择消弧线圈的脱谐度,避开电网谐振点。

(二)弧光接地过电压

a 装设消弧线圈

  为保证接地电弧自熄,35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 A时,一律应装设消弧线圈。

b 合理选择消弧线圈容量

  消弧线圈的分头调整,不能仅仅依据理论计算值,应根据实测电容电流值来调整。否则,由于计算误差大,造成消弧线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造成消弧线圈欠补偿,形成谐振过电压,从而产生负作用。容性电流测试工作应定期开展,测试方法可采用外加电容法,简便有效,适合现场应用。

c 消弧线圈的选型

  老式手动消弧线圈除需停电调分头,不能自动跟踪补偿电网电容电流等缺点外,脱谐度也很难保证在10%以内,其运行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采用老式手动消弧线圈补偿的电网,单相接地发展成相间短路的事故率在20%~40%之间,比采用自动跟踪补偿的电网高出3倍以上。因此,新上消弧线圈应装设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

  目前,自动消弧线圈有四大类:(1)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消弧线圈的分接头;(2)调节消弧线圈的铁心气隙;(3)直流助磁调节;(4)可控硅调节消弧线圈。

  为保证老式手动消弧线圈充分发挥作用,克服固有的缺点,可分轻重缓急逐步改造成自动跟踪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ToB内容运营:生产和渠道全梳理

2019-12-29

电力数据中台建设及应用

2019-06-16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热点报告 | 电力专业领域词汇

2018-10-21

详解国内最权威市场占有率最高

2018-03-03

热点排行
  • ·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控平台
  • · 电力数据中台建设及应用
  • · 详解国内最权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售电软件平台
  • · 用上洛斯达CAVE,让你裸眼看3D!
  • · 凯捷发数字化核电解决方案 确保安全合规智慧运营
  • · Gartner:中国企业首次进入全球服务器市场前五强
  • · Bentley新一代CONNECT平台:消除信息孤岛
  • · 华为ICT解决方案 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 · 关注丨Bentley实现良好项目协同与数据共享
  • · 九思软件(OA专家)电力行业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 ·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控平台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