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储能资源云利用 促进消纳新能源

  2021-10-05 12:55:46    来源:国家电网报 田大为 叶枫
A- A+
电力18讯:

  9月21日,安徽省庐江县国轩新能源75兆瓦/300兆瓦时储能电站顺利接入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统一管理,电站储能设备的利用效率达到100%。

  8月份,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国网信通股份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全面投入生产应用。它如同一个蓄电设备网络池,将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规格、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连接在一起,通过云网管控系统进行统一资源管控。储能云网的规模化应用能充分发挥储能产业价值,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网安全水平。

  储能相关业务应用实践不断落地

  储能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物理、电磁等方式,把多余电能、热能、光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存储并加以利用。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大规模风电及光伏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

  伴随“新基建”不断推进,以“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应用成果正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式。如何安全、高效、经济地存储电能,以满足广泛的高质量用电需求,是储能产业长久以来不懈的追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近年来推动储能云、新能源云、共享储能等业务应用实践不断落地,有力促进了储能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储能云网概念的诞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3月,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储能云上线。该平台面向电动汽车、家庭储能、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等用户,提供灵活便捷、即插即用的储能设施接入方式,通过与用户签订协议,按照收益分成等方式让渡使用权,实现储能设备共享,为储能用户和运营商创造收益。

  2019年4月,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储能电站试运营共享储能交易。市场化模式打破了单个电站独享模式,通过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支撑共享储能市场有效运行,大大提升了青海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2020年1月,辽宁大连供电公司完成基于储能云网的变电站多源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此项工作以打造变电站为核心节点的区域储能云网示范为目标,完成选定变电站区域内的储能云网规划、投资分析及商业模式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储能云网,有效支撑了大连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建设。

  今年4月,国家电网新能源云正式上线运行。其中的储能服务平台模块通过动态监测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类型储能的运行状况,为电网企业、储能业主、运维厂商提供发展分析、运行监测、采购交易等服务,辅助指导储能规划。

  实现储能资源的云利用、调控、运营

  虽然近年来储能电站建设不断加快,然而相对零散,缺乏整体规划及协同机制,经常出现“有储无电、有电无储、容量不足”等状况。而储能云网能采用云网管控的方式实现区域储能资源的统一利用。

  “电力系统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非线性时变能量平衡系统。电能以光速传播,发电、输电、用电瞬时完成,而且要时刻保持平衡。传统电力系统是用一个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去匹配一个宏观可测的用电系统,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滚动调节,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继远软件总经理向辉说,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将从根本上改变电网以往“源随荷动”的模式。而储能是电力系统瞬时动态平衡和短时能量平移的重要手段。储能云网建设可以实现区域储能资源的全局管控,确保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精准调控,从而大幅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2018年起,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启动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研发。储能云网就是以电网为核心,把新能源发电站分散的储能设施、集中式储能电站、用户自发自用配套的储能设施等电化学储能资源,结合“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电力调度控制、能量管理等技术,形成储能资源互联共享网络池,实现储能资源的云利用、调控、运营。

  在储能安全管控方面,储能云网实现正常用电、紧急故障、负荷高峰等多种场景下的最优调度策略,实现智能化调度;在储能智能规划方面,利用现有变电站资源,布局区域内储能云网各级节点的规划设计模型,提供各级储能站的最优选址、站点设计及容量规划,实现储能智能化规划;在用采数据接入方面,通过储能智能控制装备,实现电站运行数据实时采集,采用安全认证、加密传输、标准统一等手段确保数据采集和传输安全;在智能集中监控方面,采用“互联网+储能”的思路实现储能云的集中监测和远程管控,提升电站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储能辅助服务方面,提供储能交易、储能投资、收益测算,为建设投资、规划设计、效益分析提供辅助决策。

  构建“互联网+储能”生态体系

  2019年10月,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通过站端边缘处理组件采集储能电站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环境系统、电池电压温度等全方位数据,汇聚至云端平台,基于平台模型算法和业务流程,支撑储能电站运营、运维、调度、监控各项工作。

  如今,分布在安徽、江苏等省份的5个储能电站已接入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合计容量400兆瓦时,共有35663个数据点。这些数据点的运行信息在平台界面一目了然。该平台面向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各类用户提供储能站安全建设、智能运行、高效运营等一站式订制化服务,通过储能资源的广泛接入、云端控制和协同运行,实现储能状态全息感知、运营数据全面连接、储能业务全程在线、客户服务全新体验、能源生态开放共享和储能多元化盈利,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互联网+储能”生态体系。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动力电池企业。2019年10月,国轩高科与继远软件在安徽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储能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国轩高科有丰富的储能锂电市场开发经验,正在积极推进用户侧储能电站、电网侧储能电站及其他储能领域的工程应用,充分发挥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等商业价值,并探索储能行业新的商业模式。构建储能云网,能有效助力储能行业的资源集约化、管理精益化,促进储能产业更好地满足社会用能需求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一步,国轩高科将借助储能云网平台,对储能电站云化管理,打造“站点+城市+区域+全国”的一体化储能资源协同运营体系,促进储能业务发展。

  “储能云网服务平台运行后,已有5座核心储能电站接入平台。平台为电站数字化运营、高质量运维、自动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合肥正瑞储能公司董事长张家旺说,接入平台以后,电站告警处置时间从过去的15分钟缩短到了1分钟以内,大幅提升了电站运行安全性,平台的运营算费功能也大幅降低了运营工作量。

  储能云网运营服务平台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分布在安徽、江苏、山东、湖北等省份的约23座储能电站的全面接入,累计管控容量达800兆瓦时。

  继远软件将持续完善储能云网平台服务能力,结合接入的储能资源,协同各级政府、企业、电力公司开展广泛的需求响应、电力辅助服务等基于储能的业务探索,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支撑实现区域“双碳”目标。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供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发展策划部主任冯凯:正确把

2021-02-24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辛保安: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 推

2021-01-29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张北柔直工程竣工投产
  • · 南方电网积极融入服务“新基建” 3年拟投入1200亿元实施62个重点项目
  • · 河南电力2020年投资13亿元发力“数字新基建”建设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南方电网制定服务自贸港建设行动计划5个行动计划18项重点举措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 · 世界首台160千伏超导直流限流器安装到位 超级工程将添“黄金搭档”
  • · 国网天津电力创新应用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
  • · 河南电力2020年投资13亿元发力“数字新基建”建设
  • · 贵州电网公司“十四五”配电网向智能化迈进
  • · 云南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 将投100亿元建设智能电网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