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工业互联网 应用再提速

  2021-05-20 22:19:53    来源:国家电网报 刘峣
A- A+
电力18讯:

  从2012年首次提出概念,到连续4年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近年来成果斐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工业互联网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发展态势和前景看好。

  在国家政策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工业互联网正由理念倡导加速走向落地深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赋能效应显现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工业APP突破59万个。

  如何评价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成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汇聚能力较强,数据驱动生产方式初步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较好,尤其是在设备上云、研发工具供给及使用、工业模型沉淀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基础设施加速推进的同时,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也在走向实践,产业经济发展增长迅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78万亿元。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效应正在显现,驱动数字经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化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开发设计的门槛和成本,个性化定制助力服装、家具、家电等行业实现逆势增长,网络化协同加速了汽车、航空、电子等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化延伸助力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实现了价值跃升。

  政策体系完善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上百个,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个。这其中,既有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打造的底层技术平台,也有航天云网、海尔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的平台;既有徐工、TCL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运营的平台,还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的平台。

  专家表示,随着更具针对性政策举措的落地,工业互联网将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化。

  如今,“十四五”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蓝图正徐徐展开。工信部日前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

  谢少锋表示,中国将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政策,制定出台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体系;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支持建设专业型的平台,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平台体系。

  让企业会用善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应用有待拓展,企业“不会用、不善用”的问题依然存在。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由于我国工业互联网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目前尚未探索出可行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尚未形成有经济效益的良性成长模式,系统化和场景化的规模应用还没有形成,仍有不少企业对“上云”存在顾虑。

  让工业互联网惠及更多企业、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政策供给以及相关企业的投资、建设和推广。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要依托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规划法规、标准、标识解析系统、安全监测平台、中小微企业技术支撑服务、核心技术开发、关键设备生产和入网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对推进工业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原载5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发展策划部主任冯凯:正确把

2021-02-24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辛保安: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 推

2021-01-29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张北柔直工程竣工投产
  • · 河南电力2020年投资13亿元发力“数字新基建”建设
  • · 世界首台160千伏超导直流限流器安装到位 超级工程将添“黄金搭档”
  • · 南方电网积极融入服务“新基建” 3年拟投入1200亿元实施62个重点项目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从江苏“同里”综合能源小镇,看未来能源变革与电网发展
  • · 国网天津电力创新应用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
  • · 国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 · 南方电网制定服务自贸港建设行动计划5个行动计划18项重点举措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 · 云南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 将投100亿元建设智能电网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