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与队伍建设:打造"超个体"战斗团队
2013-09-27 08:57: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赵建国谈创先与班组建设:一个班组就几项工作,把它们梳理出来,按什么程序去办,每道程序按照什么标准,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把这些都固化到流程中去,规范地做事,按照流程来做,这样班组的负担才能真正的减下来。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细胞,是企业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强则企业才能强,班组优则企业才能优。如何建设好“小班组”,是推动公司向价值型、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大智慧”,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地的保障,也是南网员工幸福的起点。
从个体到团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鼓荡相激
班组的职责就是日常工作,必须是密针细缕,但也离不开荦荦大端。他们如何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合力?如何发挥个体特长,又能和谐共进?这是管理的艺术,也是管理者的职责。
在地球上,就捕猎战斗力而言,狮子、老虎、熊其实没什么可怕,因为它们只会捕猎力气、体型上弱于自己的动物,而行军蚁才会让你胆寒心颤。非洲的行军蚁能捕获蟋蟀、蚱蜢等身体比它们大上百倍千倍的“大块头”,其方阵经过之处,一切腿脚慢的昆虫,有时甚至关起来的家禽、圈里的猪,都会进入它们的胃里。
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的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它们拥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超个体”形式进行战斗,而不是单打独斗。
好的班组就应该是这样,团结是他们的自然属性,秩序是其必然要求。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遵循一些规则,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提升群体的智慧,放大群体的战斗力。因此,超个体比简单的个体叠加力量更加强大。
“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是佛山顺德供电局运维二班最朴素的管理理念。管理者会根据年龄、健康、家庭等状况,值班安排时将班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把不同个性、能力的人员组合在合适的轮值中,达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
海南电网文昌供电局在推进“五进台区”实施过程中,细分了岗位、职责、目标和任务,责任明确、到位,台区责任人释放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迸发出巨大的工作干劲。
善弈者谋全局之胜,不善弈者求数子之得。班组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员工队伍塑造、战略执行到位、管理向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企业走向卓越的第一步。必须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有干事的信心和决心,而班组就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当下,尤需下功夫把每个岗位需要涉及到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对应关系和工作要求搞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把岗位责任体系弄明白,确保每个人都干该干的事,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做到有章法、成体系。
让人员与岗位匹配,调动其内在动力。“在其位,行其道。”让那些会干事的带动大家一起干,努力干。就像一场音乐会,一个人开始鼓掌,就会带动周围的一些人一起鼓掌,只有每个人都发挥长处,那么就会鼓荡相激,蔚为大观。
从繁琐到简约:有效减负、理清要干的活,才能忙而不乱
天津的丰田汽车生产线曾经让外界惊叹不已:在每一个工位旁,都有一份描述详尽、步骤清晰的“标准作业”单。“标准作业”详细规定了作业的顺序、要求、标准、所用时间,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质量“关键点”。员工上岗前,必须准确理解和记忆“标准作业”单上的所有要求与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单进行操作。
云南电网临沧局500千伏博尚变电站,结合实际优化流程,“只做一件事”。他们将梳理出来的工作表单,分为日、值、周、月度、半年、年度和不定期工作表单,明确时间、责任岗位、记录等要求,并且由值班长进行监督,副站长、站长轮流进行检查。“由于这些工作表单都是大家梳理、讨论、制定执行的,所以执行起来都很实用,哪个人哪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都非常的清晰,尤其是里面的依据标准和关联表单,节省了很多去翻阅制度和标准的时间,切切实实提升了工作效率。”站长惠小东说。
越到基层越简单。条条框框的任务、几个表单,对照每一项去落实就好了。对于企业而言,“规则越多的地方,秩序越好,自由其实也就越多”,自由多了,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出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
南方电网一体化的推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班组厘清自己手中的活,要打造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规范化的做事规则。它让班组忙而有序,忙得有效,忙中有乐。
当然,在创先的道路上,一方面由于需要系统改进,另一方面很多基础性工作还得梳理,这毫无疑问会在某种程度、某些时段加大员工的工作量。像营配信息集成的建设初期,有些员工不理解数据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抱怨为何工作越做越多,人越来越忙。
这种忙,其实是雄伟音乐的不可缺少的篇章。对于一个庞大的、基础薄弱、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而言,边打基础,边赶路。我们不可能立即找到便捷工作的通道,唯有梳理出工作的经纬线,才能找到至简之路。
唯有奔跑,才能不断接近胜利。
从谋生到归属:打造一个价值归依的平台,让班组实现核聚变
任何一个单位,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工作一段时间后,员工的积极性渐渐消退,有的心灰意冷,有的成了刺头或老油条,疲了,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即使加紧去监督、督促、考核,但是往往效果不尽人意。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没有一个个体不想在团队中获得发展,没有一位员工愿意被任意批评。这里面关键原因在于管理者有没有真正深度了解员工的需求;而员工有没有找到前进的目标感和归属感。
本报曾经做个一个班组调查,数据表明,52%的受访者认为本单位职业通道顺畅度一般,而近40%的受访者期盼“有上升空间”。如何拓宽职业通道,大部分的班组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加强思想及技能培训,通过轮岗学习、考核考试等增加晋升机会。
而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通道建设和班组的归属感建设。公司设置的高级技能专家通道,就是一个明显的昭示。“过去,一线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是‘h’型,最多做到班组长就遇到‘天花板’,于是千军万马挤管理岗。现在,‘h’型扩展为‘H’型,技能岗和管理岗一样有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部大机器,那么员工就是组装成这台大机器的一个个小零件,选购性能良好的零件,甚至对零件进行改良,并按照每个零件的功能合理安排他们的位置。让公司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人皆可成长。而对于个人,只有在发展的大环境中打造好自己这个“零件”,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工作价值和人生意义。
班组的归属感建设必不可少。近年来,公司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幸福南网建设,深入推进员工辅导计划,打造“温馨、和谐”班组文化。
像广州供电局南沙局“幸福1号”工程项目,“培养1份安全意识、遵守1份廉洁承诺、保持1份好心情、锻造1副好身体、精通1种业务技能”打造一个较为完善的幸福工程体系。柳州供电局通过“动感书屋”、“智慧PK”、“理论加油站”等特色栏目,用互动性强感染力高的形式,让员工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谋划幸福。
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南方电网就像一株大树,它能够让叶茂花香,也能够让鸟鸣虫唱,每一个个体都在大树下充分舒展、成长,那才是真正的风景。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细胞,是企业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强则企业才能强,班组优则企业才能优。如何建设好“小班组”,是推动公司向价值型、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大智慧”,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地的保障,也是南网员工幸福的起点。
从个体到团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鼓荡相激
班组的职责就是日常工作,必须是密针细缕,但也离不开荦荦大端。他们如何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合力?如何发挥个体特长,又能和谐共进?这是管理的艺术,也是管理者的职责。
在地球上,就捕猎战斗力而言,狮子、老虎、熊其实没什么可怕,因为它们只会捕猎力气、体型上弱于自己的动物,而行军蚁才会让你胆寒心颤。非洲的行军蚁能捕获蟋蟀、蚱蜢等身体比它们大上百倍千倍的“大块头”,其方阵经过之处,一切腿脚慢的昆虫,有时甚至关起来的家禽、圈里的猪,都会进入它们的胃里。
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的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它们拥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超个体”形式进行战斗,而不是单打独斗。
好的班组就应该是这样,团结是他们的自然属性,秩序是其必然要求。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遵循一些规则,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提升群体的智慧,放大群体的战斗力。因此,超个体比简单的个体叠加力量更加强大。
“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是佛山顺德供电局运维二班最朴素的管理理念。管理者会根据年龄、健康、家庭等状况,值班安排时将班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把不同个性、能力的人员组合在合适的轮值中,达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
海南电网文昌供电局在推进“五进台区”实施过程中,细分了岗位、职责、目标和任务,责任明确、到位,台区责任人释放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迸发出巨大的工作干劲。
善弈者谋全局之胜,不善弈者求数子之得。班组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员工队伍塑造、战略执行到位、管理向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企业走向卓越的第一步。必须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有干事的信心和决心,而班组就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当下,尤需下功夫把每个岗位需要涉及到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对应关系和工作要求搞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把岗位责任体系弄明白,确保每个人都干该干的事,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做到有章法、成体系。
让人员与岗位匹配,调动其内在动力。“在其位,行其道。”让那些会干事的带动大家一起干,努力干。就像一场音乐会,一个人开始鼓掌,就会带动周围的一些人一起鼓掌,只有每个人都发挥长处,那么就会鼓荡相激,蔚为大观。
从繁琐到简约:有效减负、理清要干的活,才能忙而不乱
天津的丰田汽车生产线曾经让外界惊叹不已:在每一个工位旁,都有一份描述详尽、步骤清晰的“标准作业”单。“标准作业”详细规定了作业的顺序、要求、标准、所用时间,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质量“关键点”。员工上岗前,必须准确理解和记忆“标准作业”单上的所有要求与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单进行操作。
云南电网临沧局500千伏博尚变电站,结合实际优化流程,“只做一件事”。他们将梳理出来的工作表单,分为日、值、周、月度、半年、年度和不定期工作表单,明确时间、责任岗位、记录等要求,并且由值班长进行监督,副站长、站长轮流进行检查。“由于这些工作表单都是大家梳理、讨论、制定执行的,所以执行起来都很实用,哪个人哪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都非常的清晰,尤其是里面的依据标准和关联表单,节省了很多去翻阅制度和标准的时间,切切实实提升了工作效率。”站长惠小东说。
越到基层越简单。条条框框的任务、几个表单,对照每一项去落实就好了。对于企业而言,“规则越多的地方,秩序越好,自由其实也就越多”,自由多了,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出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
南方电网一体化的推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班组厘清自己手中的活,要打造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规范化的做事规则。它让班组忙而有序,忙得有效,忙中有乐。
当然,在创先的道路上,一方面由于需要系统改进,另一方面很多基础性工作还得梳理,这毫无疑问会在某种程度、某些时段加大员工的工作量。像营配信息集成的建设初期,有些员工不理解数据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抱怨为何工作越做越多,人越来越忙。
这种忙,其实是雄伟音乐的不可缺少的篇章。对于一个庞大的、基础薄弱、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而言,边打基础,边赶路。我们不可能立即找到便捷工作的通道,唯有梳理出工作的经纬线,才能找到至简之路。
唯有奔跑,才能不断接近胜利。
从谋生到归属:打造一个价值归依的平台,让班组实现核聚变
任何一个单位,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工作一段时间后,员工的积极性渐渐消退,有的心灰意冷,有的成了刺头或老油条,疲了,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即使加紧去监督、督促、考核,但是往往效果不尽人意。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没有一个个体不想在团队中获得发展,没有一位员工愿意被任意批评。这里面关键原因在于管理者有没有真正深度了解员工的需求;而员工有没有找到前进的目标感和归属感。
本报曾经做个一个班组调查,数据表明,52%的受访者认为本单位职业通道顺畅度一般,而近40%的受访者期盼“有上升空间”。如何拓宽职业通道,大部分的班组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加强思想及技能培训,通过轮岗学习、考核考试等增加晋升机会。
而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通道建设和班组的归属感建设。公司设置的高级技能专家通道,就是一个明显的昭示。“过去,一线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是‘h’型,最多做到班组长就遇到‘天花板’,于是千军万马挤管理岗。现在,‘h’型扩展为‘H’型,技能岗和管理岗一样有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部大机器,那么员工就是组装成这台大机器的一个个小零件,选购性能良好的零件,甚至对零件进行改良,并按照每个零件的功能合理安排他们的位置。让公司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人皆可成长。而对于个人,只有在发展的大环境中打造好自己这个“零件”,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工作价值和人生意义。
班组的归属感建设必不可少。近年来,公司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幸福南网建设,深入推进员工辅导计划,打造“温馨、和谐”班组文化。
像广州供电局南沙局“幸福1号”工程项目,“培养1份安全意识、遵守1份廉洁承诺、保持1份好心情、锻造1副好身体、精通1种业务技能”打造一个较为完善的幸福工程体系。柳州供电局通过“动感书屋”、“智慧PK”、“理论加油站”等特色栏目,用互动性强感染力高的形式,让员工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谋划幸福。
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南方电网就像一株大树,它能够让叶茂花香,也能够让鸟鸣虫唱,每一个个体都在大树下充分舒展、成长,那才是真正的风景。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电
2019-03-02
- 注电证书挂靠被查,已被住建部撤
2018-12-22
-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 2018年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
2018-09-28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正式成
2018-09-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