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院“新生导师制”成为新员工快速成长重要途径
2015-08-12 00:00:00 来源: 成都院 龙海涛
A-
A+
电力18讯:
“传、帮、带”,是成都院的传统。以成都院地质处为例,日前,入职一年的2014年员工及其导师在“迎新座谈会”上进行了新生培养汇报,四位员工自信满满的工作总结和导师们高度的评价昭示着他们已经快速成长,通过考核。
导师就像人生道路的航标,尤其对于初出象牙塔的青年,初期的指导培训对以后的工作影响深远。新生导师制是成都院历年来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的优良传统,为帮助员工尽快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岗位,树立正确人生观而设立。
一对一导师培养机制,迅速完成角色转换
“在导师过去一年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由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一位新员工在总结中提到。成都院新生导师制结合每名新员工的专业特点,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工作、生活上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引导新员工快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和心态转换。
加强基本功培训,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第一次到水电站现场,庞大的工程开挖面以及错综复杂的地下洞室让我内心也十分焦虑,但导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消除了我困惑”,一位新员工激动的说到。导师在青年成长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通过提供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的协助和辅导,帮助员工在初期打下牢固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加强思想沟通,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工作,同时我也体验了从未有过的生活,艰苦但快乐、简单却意义非凡”,一位新员工颇有感触地说。地质工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导师与员工在跋山涉水、搭灶煮饭的生活点滴中亦成为了良师益友。导师不仅帮助新员工作职业生涯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成都院新生导师制是新员工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使新员工打下全面牢固的工作基础,同时,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让新员工能够尽快地融入到成都院这个大家庭。
正如布鲁克说的那样:“对一个人发展负有最大责任的并非上司,而是他自己”。导师是一个辅助者和协助者,不能替代新员工思考,新员工是自己真正的主体。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电
2019-03-02
- 注电证书挂靠被查,已被住建部撤
2018-12-22
-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 2018年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
2018-09-28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正式成
2018-09-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