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城郊供电员工给师生讲解电力知识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吉筱萱 报道 “这是火电厂,同学们看这是它的大烟囱,这个又粗又高还带‘腰线’的水泥塔是热交换器。一般来说看到这两个建筑物就可以断定是火力发电厂。”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分公司沙河子供电所四楼的供电系统三维立体模盘前,一位身着电业工装的人正在给师生们讲解着从发电厂到用户的电力传输过程。
讲解人叫郭伟,是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分公司的员工,二十多年的捐资助学让他成了船营区虎牛沟小学的名誉校长,当天正在进行的活动叫做“名誉校长的课外班”。围在他左右的是虎牛沟小学的孩子们,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同时也吊起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
“同学们看,这是电厂发出的是三相交流电,在电厂经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导线被输送到用户所在地的变电所,这个过程叫高压输电,电压通常有66千伏和220千伏。”
“郭校长,为什么要把电压升这么高呢?电压太高是不是容易电着人呢?”
“电是通过导线传输的,导线输电时电在导线上也是有损耗的,如果我们把电压升高了损耗就会减少,这个道理将来同学们上中学时都能学到。至于说电压高是不是容易电到人,这其实和电压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看你是否遵守安全规程。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高压也伤不着人,相反如果我们违反了相关的规程,低压也一样发生感电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从沙河子供电所出来,郭伟又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座变台前,为孩子们讲起了农村低压电网的构成、安全用电常识、雷雨天防雷击安全知识等。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许多同学都表示,郭校长的课外班是我们最愿意参加的活动!
郭伟则表示:“开展这种课外班可以让山村里的孩子开阔眼界崇尚科学,可以帮助和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作为电力员工我有这方面的知识和便利条件,而作为他们的名誉校长,我有帮助他们的义务。”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