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供电启动电科学校本教育进校园活动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翟 威
关键词:校本教育
时间:2月22日(元宵节)
地点:江苏省昆山市徐公桥小学
客户:昆山户籍和非昆山户籍小学生
数说:自2015年7月以来,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启动一项名为“小手牵大手――电科学常识校本教育进校园”的公益活动,他们协请教育专业人士编写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小学生科学教育读本》,被当教育主管部门列为特色乡土教材,供电部门与当地教育局、文明办协作,把教材送进昆山城乡52所小学和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生手中,开展有组织、有系统的电科学常识校本教育教学,受到了学校、孩子和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电从哪里来?”“一天的什么时段用电,电费会便宜?”
“家用电器待机时会有多少的耗电量?”“电器冒烟、起火了,小朋友不可以做什么?”……
2月22日下午,在毗邻上海的江苏省昆山市徐公桥小桥的一间教室里,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的志愿者刘英,正在跟不同年级的孩子们,面对面访谈。为了即将在这所学校开展的《电・小学生科学教育读本》的课堂教学,她在做一则调查。来自安徽定远的12岁的王妮娜,是这所小学六年级1班的“三好学生”,但是对于家庭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知识和技能,也只是来源于父母和奶奶的只言片语。
在昆山这座城市正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生中,王妮娜是就读于当地学校的近十万非昆山户籍学龄青少年中的一名。这所徐公桥小学现有在读学生1300多名,非昆山户籍的孩子占了83%。
昆山这座开放型城市,集聚了超过150万外来建设者。除了随父母一起居住并就读于昆山外,这座城市的寒暑假还会迎来数以万计的“小候鸟”们来与父母团聚。涉电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训练一度是个空白。
当天接受访谈调研的孩子中,还有来自浙江的五年级小学生潘鸿和来自邻市太仓、安徽定远另外几名三四年级小学生。“事实上,如果没有专业和系统的教育教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无论是户籍昆山人还是非昆山户籍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孩子们对于电科学常识和安全、节约用电的了解程度,并没有本质差别”,刘英说。
29岁的刘英是昆山市供电公司推行电科学校本教育进校园的一名准专业教育志愿者。2015年7月起,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文明办联手,在昆山城乡60所小学的小学生中,试点推进电科学常识的校本教育,刘英在一所学校作了首堂授课,她精心备课,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图画和视频资料,给200余名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传授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知识和技能,45分钟的一堂课,吸引了几乎每一个听课的孩子。下课了孩子们仍簇拥着她……
据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党群部主任陈建昌介绍,为有效策应当地人文素质教育、破除电力科学常识社会疑虑误解、有效传播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知识技能,供电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引导作用并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推进全学校、全覆盖的校本教学。此外还将开辟社会实践等教学阵地,组织开展“走近电科学”主题夏令营、知识技能竞赛、主题征文活动。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