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窗口 树新形象――成安县电力局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
2006-10-25 15:49: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是河北省成安县电力局行风评议免评两年后参评的第一年,为真正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该局把“四个服务”宗旨,深化“三个十条”作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我加压、履行承诺、便民利民、惠及客户,有的放矢地抓好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
以人为本,内强素质。该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工程。去年,该局5名职工分别荣获县“十佳文明标兵”、“十佳文明职工”、“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市民”称号,受到了县文明委的表彰。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他们坚持“四个结合”,即与依法治电、“以德治电”、“便民利民”、文明窗口创建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同时,该局加强岗位培训。今年以来,该局举办农电培训班10期,供电所、变电站安全学习培训6期,培训人员达56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广大职工一改过去的工作方法,自觉从群众的不满意的地方做起,找差距、找不足,主动对过去没想到、没做好的事情认真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真正把工作做在群众开口之前。同时还建立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监督网,制定了监督员走访通气制度、局领导走访用户制度、基层供电所长走访群众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基层单位的行风建设和服务工作进行评估考核,有效保证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机制,规范服务。针对供电企业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的特点,该局实施规范化服务活动,并强化三个机制。一是服务机制。该局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咨询、投诉、办理用电业务提供方便,并在各窗口深入开展了星级达标活动,加强职工的“三德”、“三观”和“四职”教育,引导大家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二是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在社会上聘请了120余名行风监督员,设立了经理接待日。今年以来,共调查、走访、接待用户7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88条,接待答复、处理率达到100%,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投诉机制。该局在各乡镇及局机关设立举报箱12个,设立举报电话一部,客户可随时举报投诉违诺、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该局各供电所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保证有电送得出,客户用得上。4月2日,春暖乍寒,但客户中心门前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常重村两委带领村民代表将写有“客户满意,服务周到”的锦旗送到了客户中心王主任手中,向电业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原来常重村在农网改造以后,新增用户不断增加,线路管理比较混乱,致使本村电压不稳定,不能正常用电,时至春灌期间,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村民反映强烈。电力局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客户中心、供电所技术骨干前往常重村,从设计测量选料到施工提供了一条龙服务,经过多次勘测和现场办公,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在短短的一周内义务为常重村进行了整改,并且谢绝了本村准备的酒宴。优质、快捷的服务在电力局与客户之间架起了理解、沟通、信任的平台,树立了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整改后本村电压正常了,灯也亮了,真正让村民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村民们拍手称快。为了表示对电业职工的感谢,村民委托两委送锦旗给敬业的电业人。
在去冬今春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他们认真制定供电方案,合理调荷,实行凌晨工作制,保证了重点工业企业及农业季节性用电。“没想到他们凌晨5点就来施工,7点钟就恢复了送电!电力局的“凌晨工作制”真是帮了我们企业大忙!”8月25日,成安县恒达纺纱厂和聚良环保设备厂的负责人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县电力局实行“凌晨工作制”的一个缩影。该局针对麦收期间用电负荷紧张,工农业生产对电力供应要求的不断增长,为了不影响工农业生产用电,避免停电给用户带来损失,做到早施工、早完工,又能避开酷暑高温,该局推行了“凌晨工作制”,即凌晨5点开始施工,8点30分,在人们开始工作和生产的时候,线路已经修架完毕、故障排除。同时,该局变运工区对所辖变电站设备进行除锈、喷漆、整修、消缺工作和农村线路实地勘察、策划、架线施工中,为不影响工农业用电也实行了“凌晨工作制”。每天早5点全体人员集合,6时准时开工,紧张有序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经过10多天,全部完成了5座35千伏变电站的设备的喷漆、整修工作。职工纷纷说:“这样的工作方法,既不影响工农业正常用电,我们也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
该局在实施“凌晨”工作法二个月以来,既避免用电高峰停电,又避开施工人员冒酷暑施工,使该县项目区16家企业提前竣工投产,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好评,又给企业创造了财富。(李向民 钱子亮 赵香香)
以人为本,内强素质。该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工程。去年,该局5名职工分别荣获县“十佳文明标兵”、“十佳文明职工”、“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市民”称号,受到了县文明委的表彰。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他们坚持“四个结合”,即与依法治电、“以德治电”、“便民利民”、文明窗口创建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同时,该局加强岗位培训。今年以来,该局举办农电培训班10期,供电所、变电站安全学习培训6期,培训人员达56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广大职工一改过去的工作方法,自觉从群众的不满意的地方做起,找差距、找不足,主动对过去没想到、没做好的事情认真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真正把工作做在群众开口之前。同时还建立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监督网,制定了监督员走访通气制度、局领导走访用户制度、基层供电所长走访群众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基层单位的行风建设和服务工作进行评估考核,有效保证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机制,规范服务。针对供电企业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的特点,该局实施规范化服务活动,并强化三个机制。一是服务机制。该局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咨询、投诉、办理用电业务提供方便,并在各窗口深入开展了星级达标活动,加强职工的“三德”、“三观”和“四职”教育,引导大家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二是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在社会上聘请了120余名行风监督员,设立了经理接待日。今年以来,共调查、走访、接待用户7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88条,接待答复、处理率达到100%,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投诉机制。该局在各乡镇及局机关设立举报箱12个,设立举报电话一部,客户可随时举报投诉违诺、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该局各供电所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保证有电送得出,客户用得上。4月2日,春暖乍寒,但客户中心门前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常重村两委带领村民代表将写有“客户满意,服务周到”的锦旗送到了客户中心王主任手中,向电业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原来常重村在农网改造以后,新增用户不断增加,线路管理比较混乱,致使本村电压不稳定,不能正常用电,时至春灌期间,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村民反映强烈。电力局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客户中心、供电所技术骨干前往常重村,从设计测量选料到施工提供了一条龙服务,经过多次勘测和现场办公,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在短短的一周内义务为常重村进行了整改,并且谢绝了本村准备的酒宴。优质、快捷的服务在电力局与客户之间架起了理解、沟通、信任的平台,树立了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整改后本村电压正常了,灯也亮了,真正让村民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村民们拍手称快。为了表示对电业职工的感谢,村民委托两委送锦旗给敬业的电业人。
在去冬今春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他们认真制定供电方案,合理调荷,实行凌晨工作制,保证了重点工业企业及农业季节性用电。“没想到他们凌晨5点就来施工,7点钟就恢复了送电!电力局的“凌晨工作制”真是帮了我们企业大忙!”8月25日,成安县恒达纺纱厂和聚良环保设备厂的负责人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县电力局实行“凌晨工作制”的一个缩影。该局针对麦收期间用电负荷紧张,工农业生产对电力供应要求的不断增长,为了不影响工农业生产用电,避免停电给用户带来损失,做到早施工、早完工,又能避开酷暑高温,该局推行了“凌晨工作制”,即凌晨5点开始施工,8点30分,在人们开始工作和生产的时候,线路已经修架完毕、故障排除。同时,该局变运工区对所辖变电站设备进行除锈、喷漆、整修、消缺工作和农村线路实地勘察、策划、架线施工中,为不影响工农业用电也实行了“凌晨工作制”。每天早5点全体人员集合,6时准时开工,紧张有序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经过10多天,全部完成了5座35千伏变电站的设备的喷漆、整修工作。职工纷纷说:“这样的工作方法,既不影响工农业正常用电,我们也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
该局在实施“凌晨”工作法二个月以来,既避免用电高峰停电,又避开施工人员冒酷暑施工,使该县项目区16家企业提前竣工投产,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好评,又给企业创造了财富。(李向民 钱子亮 赵香香)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